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了解驻新疆部队医院诊疗活动中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细菌污染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部队医院诊疗工作中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进行现场采样,送实验室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驻疆部队医院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2.61%和84.79%,物体表面在Ⅰ、Ⅱ、Ⅲ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96.63%、96.55%和84.76%,医护人员手在Ⅰ、Ⅱ、Ⅲ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92.11%、90.00%和80.62%。结论驻疆部队医院诊疗活动中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消毒质量情况Ⅰ类环境优于Ⅱ类环境,Ⅱ类环境优于Ⅲ类环境,应加强部队医院重点场所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医护人员与保洁合作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工作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通过对保洁人员培训、教育,建立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登记本,加强保洁人员工作主动性,落实ICU内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工作。比较环境、物体表面采样细菌培养及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经过干预,保洁人员对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工作安排更加合理,效率增加,护士监督签字保证了保洁工作执行到位,细菌培养显示细菌数明显减低,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去年同期明显降低。[结论]ICU医护人员与保洁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质量状况,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医院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器械、医务人员手进行现场采样监测和评价。结果消毒器械、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平均合格率依次为97.6%、91.6%、84.9%、84.7%。结论医疗用品的安全管理比较规范,但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执行一切操作离不开手.手在操作时势必会触及门把手,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所以正确地执行医院洗手的规定,规范对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据统计,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感染[1].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感染率为30%[2].  相似文献   

5.
加强管理前后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本院贯彻《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前(1996)、后(1997年)的消毒工作质量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监测时,对室内空气用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min采样,对物体表面和人员手借助标准无菌规格板用棉拭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以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m2,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总数≤200cfu/m3,物体表面者≤5cfu/cm2,Ⅲ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物体表面者≤10cfu/cm2为合格。检测表明,贯彻《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后,室内空气与物品及人员手的消毒质量均明显提高(附表)。1997年检测27间室内空气细菌总数,12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诊疗工作中的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对诊疗工作进行中的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及洗手液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物体表面、外科手、卫生手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2.89%、98.75%和73.00%;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等分离率分别为20.0%、13.3%和13.3%。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结论诊疗活动中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污染情况仍然存在,仍需加强重点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减少交叉感染;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标准、规范在制定时,致病菌检测应与医院感染流行菌株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应拓宽致病菌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对医院内感染发病率及病房环境中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剂等细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原有的消毒方法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率为19.39%,主要是因病房环境中细菌含量超过卫生学标准,封闭式地管理方式及病人住院时间长等。采用新的消毒方法,降低了病房中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细菌含量,使院内感染率降至7.7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染病产妇的新生儿在抚触室中医院感染管理及控制对策。方法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环境消毒,进行人员培训,加强手卫生管理,制订隔离抚触室操作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措施落实率提高(P0.01),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提高(P0.05)。结论通过设立隔离抚触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控制新生儿抚触室中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外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及其分布情况。 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重症监护室病房进行环境采样,包括物医务人员手及工作服、各类医疗设备物体表面、病房环境物体表面等,共计316份,计算菌落总数,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 分离出各类菌落总数32株,大多分布于工作人员工作服、诊疗仪器、床单元、共用物品及水龙头等处。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管理和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重要隐患,应加强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有效保证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球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的今天,皮肤黏膜感染病原菌中出现了很多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致病菌,给皮肤黏膜感染治疗造成困难[1]。皮肤科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菌在医院环境中长时间生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病区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及多药耐药的特征,可能导致病区内医院感染暴发流行[2-3]。不动杆菌可广泛定植于物体表面、患者的开放气道和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皮肤。铜绿假单胞菌是人类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广发定植于潮湿环境、物体表面、各  相似文献   

11.
张丽 《护理研究》2012,26(32):3009
日趋严重的医院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医院临床的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很多,护理人员的手既要进行无菌操作,又要与携带细菌和病毒的病人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因此,护理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1-3]。手部卫生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1]。但在实际的医疗  相似文献   

12.
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的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手卫生包含了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擦手和外科手消毒[2]。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不仅要求重视手卫生的指征和技术,同时还不能忽视与手卫生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手的再污染,有效阻断医护人员因手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确保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5S"管理方法,加强重症监护室物品的管理、消毒隔离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手卫生管理、学习培训管理等,促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果]运用"5S"管理方法,在重症监护室构建安全、高效、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人人都严格按规范操作的工作氛围,提高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结论]在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运用"5S"管理方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和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与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科门诊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高危科室,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1],至关重要。口腔诊疗器械多直接与患者黏膜接触,易受血液、唾液及分泌物污染。做好口腔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及专科感染的控制是摆在口腔科护士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杜绝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2]。我院把口腔科门诊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监督与管理纳入感染控制之中,分析2007~2009年消毒灭菌质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择2007~2009年对口腔科门诊诊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5类相关物品,依据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每月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而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1-3]。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表明:籍手传播造成医院感染远比空气传染更具有危险性,由护理人员的手传播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4]。而医院感染己经成  相似文献   

16.
邓春春  陈丽萍 《全科护理》2009,7(25):2320-2321
[目的]了解我院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情况,为加强和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和采样方法对医院不同的无菌物品质量进行质量监测。[结果]我院消毒供应室存放的无菌物品抽样检测全部无细菌生长合格100%;无菌区物体表面、空气及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9%~100%。[结论]我院无菌物品质量监测合格率高,保证了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陈红  王永芝  袁媛  王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83-784
医院感染是目前严重威胁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 ,文献报道[1] :国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9 72 % ,免疫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可达 12 6 9% ,尤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 ,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可达17 4 %~ 4 1 7% [2 ] ,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我科采取了一些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监测对象 :病房室内空气 ,物体表面 ,使用中的消毒液 ,工作人员的手。1 2 方法及判断标准室内空气 ,物体表面 ,使用中的消毒液 ,工作人员的手按照GB15 981- 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和GB15 982 - 1995…  相似文献   

18.
医院消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的发生。为贯彻《消毒管理办法》,严格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控制医源性疾病的传播,于2000~2002年对唐山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1方法1.1调查范围此次调查对象系为唐山市各级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检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医疗用品、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等的质量控制情况。1.2采样和检测方法空气采样用平板暴露法;手术台、产床等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采样用浸有采样液棉拭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压力蒸汽灭菌器,用生物指示剂放于标准包内进…  相似文献   

19.
从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害、手和医院环境污染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手和医院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护理工作者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医务人员的手及其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污染的研究进展。提示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医务人员的手污染和病房环境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的手污染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污染,为护理管理者做好感染控制提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妇科母婴病房常见细菌谱分布,以便更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母婴病房内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共计对母婴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采样305份,从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细菌51株。检测结果表明,该医院母婴病房环境分离出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手上检出细菌构成比为47.10%,物体表面构成比为33.33%,空气中细菌成比为19.66%。51株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结论该医院母婴病房内环境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较普遍,提示加强母婴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