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小儿重症百日咳合并高白细胞血症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1例恶性百日咳合并高白细胞血症患儿的救治结果。结果患儿1岁9个月,合并高白细胞血症、百日咳脑病的重症百日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点抗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进行性升高,最高达103.04×109/L,在白细胞快速上升期,应用2次白细胞单采术,患儿白细胞水平明显下降,未出现不良反应。入院第6天撤离呼吸机,入院第15天患儿白细胞下降至13.9×109/L,咳嗽较前好转,一般情况好,住院15 d出院,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合并高白细胞血症的重症百日咳幼儿,在白细胞快速上升期,可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百日咳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婴幼儿百日咳25例病死病例(死亡组)及80例同期收治的重症存活病例(存活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男性5例(20.0%),中位发病日龄77天,20例(80.0%)未接种百日咳疫苗;存活组男性47例(58.8%),中位发病日龄83天,63例(78.8%)未接种疫苗。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男性少、痉挛性咳嗽发生率低、肺实变(或肺不张)发生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增多更显著、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使用丙种球蛋白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使用丙种球蛋白(OR=0.03、0.03)为重症百日咳死亡的保护因素,WBC最高值高、肺动脉高压(OR=1.10、13.31)为死亡的危险因素,有痉挛性咳嗽患儿死亡概率更小(OR=0.02)。预测死亡的WBC最高值的最佳临界值为55.37×10~9/L,AUC=0.83(95%CI:0.73~0.93)P0.001。结论未接种疫苗、高WBC血症、肺动脉高压明显增加婴幼儿重症百日咳的病死率,使用丙种球蛋白、早期换血减轻高WBC血症可能改善其预后,慎用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为检测中心,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确诊的114例百日咳住院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分为单纯百日咳组73例,混合感染组41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普通百日咳组100例,重症百日咳组14例。组间进行单因素比较,同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结果 (1)百日咳好发于秋冬季共66例(62.2%)。患儿以≤6月龄为主,共79例(69.3%)。未免疫89例(78.1%),免疫25例(21.9%)。(2)单因素分析比较得出,混合感染组较单纯百日咳组更易出现血氧下降、三凹征、发热、肺部湿啰音(P<0.05);重症组中有早产史、咳嗽后青紫、三凹征、发热、肺部湿啰音、肺炎和混合感染患者占比高于普通组(P<0.05);混合感染组、重症组较单纯百日咳组、普通组住院时间更长(P<0.05);重症组白细胞峰值较普通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峰值高是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OR=1.096,P<0.05)。(3)114例确诊患儿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0例(8.8%)患儿在病程7 d内用药,33例(28.9%)在病程8~14 d用药,余均>病程14 d用药,其中5例重症患儿>病程21 d用药。(4)≤4月龄的重症百日咳患儿易并发肺炎、百日咳脑病、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其中8例患儿行有创通气治疗。经积极治疗,1例患儿死亡,余均好转出院。结论 ≤6月龄、未免疫的小婴儿百日咳发病多见,常需住院治疗,小月龄的百日咳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合并感染、延迟用药可能会加重百日咳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监测血白细胞峰值有助于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合并血流感染的重症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 为重症百日咳合并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1例合并血流感染的重症百日咳婴儿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分别以"百日咳""菌血症""血流感染"及"Bordetella pertussis""whopping cough""bacteremia""blood infection""blood culture"为检索词, 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为早产儿, 日龄30 d, 为伴有高白细胞血症、频发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肺炎、肺动脉高压的重症百日咳, 其鼻咽分泌物聚合酶链反应、培养、血液及深部痰液宏基因组测序均检测到百日咳鲍特菌, 且存在大环内酯类耐药。治疗上经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周, 序贯无创呼吸机过渡及氧疗支持,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住院46 d好转出院。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篇, 共报道5例合并血流感染的重症百日咳, 连同我院1例患儿, 共计6例。4例为有潜在免疫低下的成年人, 血培养均阳性;2例...  相似文献   

5.
保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存前去白细胞血液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下,对24例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连续保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换血,换血量160 mL/kg,换血前后检查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血培养、血常规.换血后24、48、72 h监测血细胞.结果 换血后即刻2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总胆红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显著下降(P<0.05,0.01);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换血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a>0.05).换血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换血后无院内感染发生,24例均痊愈.结论 采用保存前去白细胞血液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并发症少,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入住我科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双通道同步换血术 ,并追踪随访预后。根据预后分为异常组、对照组 ,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追踪随访 6 8例 ,7例失访 ,余 6 1例中 2 5例异常 ,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异常组比较 ,日龄、体重、胆红素水平、B/A(胆红素白蛋白 )比值、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诊时间越晚 ,胆红素水平越高 ,越易发生核黄疸。早产儿、低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 ,对胆红素的毒性更加敏感。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可参考血清胆红素水平 ,BAEP及B :A比值早期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自二孩、三孩政策放开以来,高龄、高危孕产妇的人数逐渐增多,母婴发生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产儿健康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高危早产儿指胎龄<37周,尤其是<32周,并且出现了严重危象的早产儿[1]。高危早产儿可能会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颅内出血、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3],但通过转运工作,将高危早产儿安全地转运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进行救治,可充分利用各类医疗资源,使其得到有效救治,明显降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4]。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外周静脉输血,外周动脉抽血,均用输液泵控制,速度200~240 ml/h.置辐射台上保暖,在换血的过程同时采用白光光疗.结果 14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为(523±104.3) μmol/L,换血后为(249.8±78.4)μmol/L,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52.2%.结论 输液泵控制的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简单、实用、安全,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优良的护理对提高换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患儿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甚至死亡.换血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最迅速的方法.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采用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14例,取得较好疗效,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重症百日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综合性的对症支持治疗。但部分重症患儿对常用药物及重症监护室常见救治措施的治疗反应不理想,死亡风险大。研究提示如果早期实施某些治疗措施,如换血治疗等可减少死亡,但仍缺乏统一的实施规范。如何确定重症百日咳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救治能力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对重症百日咳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