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结构态的堇青石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振禹  耿建刚 《中国陶瓷》1997,33(4):3-4,28
本文论述了堇青石的两种同质多相,即低温堇青石和高温堇青石的合成工艺。应用烧结法成功地合成了高纯度低温堇青石。讨论了添加剂对于堇青石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正硅酸乙酯,六水硝酸镁,九水硝酸铝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均质堇青石粉体,将粉体压制后在1250℃保温2h烧成后得到堇青石陶瓷烧结体,通过DSC-TGA、 XRD和S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煅烧后得到堇青石粉体的晶相经历了从无定形态向α-堇青石转变的过程,μ-堇青石在950℃时结晶形成,1200℃时,μ-堇青石转化为α-堇青石,同时有镁铝尖晶石相出现,1250℃时,α-堇青石相增多,μ-堇青石相和镁铝尖晶石相消失,堇青石的结晶程度较好,其烧结体的致密度达到最高,为2.456 g/cm3,晶粒细小,微观结构比较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堇青石蜂窝陶瓷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堇青石蜂窝陶瓷的制备工艺、影响堇青石蜂窝陶瓷热膨胀系数的因素,以及堇青石蜂窝陶瓷的应用方向。随着堇青石蜂窝陶瓷性能的提高,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以菱镁矿、高岭土和石英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堇青石陶瓷。采用TG-DSC、XRD、SEM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菱镁矿粒度对堇青石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以及堇青石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降低菱镁矿的粒度可以有效降低堇青石陶瓷的烧成温度;在该体系中,堇青石陶瓷的烧成受固相扩散传质控制,降低原料粒度可以促进堇青石陶瓷的烧成。  相似文献   

5.
许为  罗旭东  遇龙 《耐火与石灰》2014,(6):18-20,23
以菱镁矿轻烧粉、废弃水口和硅灰为原料制备多孔堇青石材料,研究分析菱镁矿轻烧粉中氧化镁对制备多孔堇青石材料致密度、结晶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用XRD法和SEM法表征多孔堇青石材料中的结晶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利用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可以制备出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多孔堇青石材料。但菱镁矿轻烧粉的过量引入会降低多孔堇青石材料的孔隙率,导致合成材料中镁橄榄石相增多。  相似文献   

6.
堇青石质原料合成中的致密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洪峰 《陶瓷》1996,(3):35-37
通过对堇青石合成过程中结构发展的讨论,阐明堇青石质不易致密的原因在于堇青石生成反应有妨于致密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种合成致密堇青石原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堇青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红外辐射特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红外辐射材料。分析了改善堇青石材料红外性能的几个主要途径:适当减小原料的粒度、合理选择堇青石合成方法、在堇青石基质中添加适量过渡金属氧化物、选取适宜的堇青石烧结温度等。介绍了堇青石在红外辐射导电陶瓷、红外泡沫陶瓷、高温红外辐射涂料和常温红外辐射涂料中的应用,展示了堇青石作为红外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绿泥石对堇青石材料烧成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代刚斌  李红霞  杨彬  王新福 《陶瓷》2003,(2):44-47,
通过TG—DTA热分折仪、XRD衍射仪、SEM电镜分折了加入绿泥石对堇青石材料烧成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绿泥石替代滑石可以降低堇青石材料的合成温度,拓宽堇青石的烧成温度范围,可以改善合成堇青石材料的显微结构,在比较宽的烧成温度范围内合成高温力学性能稳定的堇青石材料。  相似文献   

9.
堇青石是MgO-SiO2-Al2O3体系中重要的三元化合物,具有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热震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和催化剂载体中。整理了近些年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堇青石合成制度和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采用不同原料通过固相法、低温燃烧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堇青石及不同物质掺杂对堇青石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堇青石的合成和改性方法较多,且能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但总体来说距离国外生产出的堇青石陶瓷在性能方面依旧存在差距,因此,制备出高性能的堇青石材料并能够使之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技术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今后学者们对于堇青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崔素芬 《耐火与石灰》1998,23(11):46-49
指出了用国内原料可以制得符合世界领先公司堇青石组成所要求的各种堇青石配料复合物。当主要氧化物和杂质停含量相同时,观察至堇青石性能与配料组成的关系。研究了滑石预烧温度对一步烧结工艺制得堇青石试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堇青石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红外辐射陶瓷及计算机集成电路基片等。天然矿物中的堇青石含量很少,且收集需要的难度高,很难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人工合成堇青石成了堇青石原料的主要来源。本实验采用高温固相法、用"滑石-高岭土-氧化铝"系统进行堇青石制备,以钾长石代替氧化铝,在1200℃的温度下合成出了堇青石。当钾长石掺量为15%的时候,所得到的堇青石样品具有最好的性能,除了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抗压强度达到了110MPa外,所生成的堇青石的量最多,孔隙率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掺杂堇青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粒度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CuO的掺杂量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1200℃保温2h制得堇青石粉体材料。堇青石的形成过程为非晶态→μ-堇青石→β-堇青石。在CuO的掺杂量小于15%时,随着CuO掺杂量的增大,堇青石粉体的平均粒度逐渐降低,获得的堇青石粉体为单相固溶体。但是当CuO掺杂量继续增大后,粉体的平均粒度反而增大,同时形成了第二相—石榴石晶体。  相似文献   

13.
在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堇青石粉体的基础上,研究矿化剂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堇青石粉体的影响。利用DTA-TG、XRD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矿化剂种类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堇青石粉体的影响,添加矿化剂条件下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堇青石粉体的相转变过程,并对矿化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添加矿化剂条件下,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堇青石前驱体凝胶热处理中的相转变过程为:无定型堇青石于900℃开始直接转变为α-堇青石相。硼酸由于能增强了凝胶中的Mg-O-Al、Mg-O-Si和Al-O-Si键合,同时硼离子高温下进入α-堇青石的晶格形成有限固溶体及促进体系形成液相,因而能降低α-堇青石相合成温度。  相似文献   

14.
国产堇青石在质量上与进口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研究,堇青石的矿物特征差异与堇青石及其产品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堇青石耐火材料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堇青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助剂的添加对其耐火性能的影响,并对新型堇青石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的特性,总结了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的多相复合体系和掺杂固溶体两种类型研究现状,并对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的低成本化发展方向进行了着重阐述.最后对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的应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俞秋玉 《江苏陶瓷》1999,32(2):19-20
叙述了利用镁质粘土和高岭土原料人工合成堇青石 ,再与其它原料配合制成的堇青石棚板 ,取代了高价外购的堇青石棚板 ,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化钛-堇青石的前驱粉体。将该粉体在通氨气条件下进行煅烧和原位氮化反应,制备了氮化钛-堇青石的复合粉体.不同温度下合成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前驱粉体在1250℃氮化3h时,堇青石与氮化钛的合成反应能同时完成。能谱分析表明:复合粉体中的氮化钛分布均匀,实验中研究了堇青石材料力学性能与氮化钛含量的关系,表明TiN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堇青石的抗弯强度.当了iN体积分数为15%时,TiN-堇青石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值108MPa,比纯堇青石的提高28MPa.  相似文献   

19.
原位反应烧成莫来石-堇青石复合材料及其特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原位反应烧成方法制备了不同莫来石、堇青石含量比的复合材料。首先,根据堇青石和莫来石的理论化学组成,分别将高岭土、工业氧化铝和滑石混合,配制出堇青石生料粉(C粉)和莫来石生料粉(M粉)。然后,再将C粉和M粉按不同的设计比例混合,烧结制备出一系列莫来石-堇青石复合材料。添加V2O5添加剂,考察其对烧结复合材料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微观结构观察,热力学性质检验,比较了不同莫来石、堇青石含量比的复合材料的特性。制备的莫来石-堇青石复合材料所用的烧结温度可降低至1380℃,且复合材料中堇青石和莫来石晶体发育良好,复合材料抗热震性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堇青石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研制方法,指出堇青石陶瓷和铁氧陶瓷的复合是研制高效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有效途径,并对堇青石红外辐射陶瓷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