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下颌下腺淋巴管、血管和腺导管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重建了人下颌下腺连续半薄切片内的淋巴管、导管、动脉和静脉等实体的三维图像,更加形象地揭示了腺体内淋巴管的立体构筑,以及与动脉、静脉、导管之间的伴行关系。  相似文献   

2.
猴下颌下腺微血管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廖瑞  李向印 《解剖学报》1991,22(1):22-24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对20例胎龄为16~35周的人胎下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人胎下颌下腺纹状管有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免疫反应阳性的上皮细胞,但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纹状管上皮细胞内分布特点不同。腺泡细胞呈免疫反应阴性。推测下颌下腺纹状管上皮细胞中的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对下颌下腺复杂的内分泌活动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5个月至足月胎儿的新鲜尸体50具:以淋巴管间接注射法,观察了下颌下腺的淋巴流向。6侧(6%)下颌下腺浅部和深部的淋巴先注入下颌下淋巴结。经下颌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再注入颈深上淋巴结(颈二腹肌淋巴结,甲状淋巴结、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94侧(94%)下颌下腺浅部和深部的淋巴在直接注入下颌下淋巴结的同时,亦直接注入颈深上淋巴结,脊副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其中下颌下腺的淋巴直接回流至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下颌下腺血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大的脏器或小的腺体移植方面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提出许多新的供移植的脏器和腺体,用以对疾病治疗的改进.游离移植下颌下腺治疗完全性干眼症就是最近提出的新课题.1990年Kumar在兔身上进行下颌下腺吻合微血管的游离移植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1990年Macleod在16岁男孩身上进行了下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完全性干眼症,获得较满意效果.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王玉新游离移植下颌下腺治疗干眼症患者,在国内首先获得成功.为了使下颌下腺游离移植术在人体顺利进行,我们对104例成人材料下颌下腺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下颌下腺动脉供应及静脉回流,期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52具成人尸体材料,行股  相似文献   

6.
婴儿和足月胎儿下颌下腺的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了婴儿和足月胎儿下颌下腺的微血管构筑,腺泡微动脉自小叶内部行至腺泡周围分成毛细胞管网,或穿出小叶至小叶的基底面,沿小叶表面延伸并分成毛细血管网,腺泡毛细血管网排列稀疏。足月胎儿的纹状管周围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微静脉交织吻合成的网状微静脉丛。婴儿的纹状管周围为排列密集的毛细血管网。足月胎儿的腺泡毛细血管汇入纹状管周围微静脉丛,婴儿的与纹状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相连。小叶间导管周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正常下颌下腺导管塑料铸型研究,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系统规律。 方法 用增塑的自凝塑料灌注10例正常人下颌下腺导管系统获得铸型,测量、分析铸型的导管长度和直径。 结果 腺门扩张状态下呈纵径大于横经的壶腹状。一级导管与主导管之间的关系有分叉型和线干型之分,前者较多见。 结论 自凝塑料能较好的显示下颌下腺主导管和一级分支导管,压力状态下腺门处扩张明显,分叉型导管系统其主导管和分支导管有利于内镜导入,线干型分支导管内镜导入困难。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素在小鼠下颌下腺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在成年小鼠下颌下腺的定位和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结果:小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及副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均呈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结论;生长抑素可能通过激素或神经递质的方式,对下颌下腺复杂的分泌活动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陆璐  汪家政 《解剖学杂志》1998,21(3):233-238
实验应用地高辛标记人β神经生长因子DNA探针原位杂交组化技术,研究小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性别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雄性和雌性小鼠下颌下腺NGF基因表达的部位基本相同,原位杂交反应产物都选择性分布于纹状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中,但雄性小鼠原位杂交信号强,雌性小鼠杂交信号较弱,原位杂交阳性小管在雄性小鼠以粗大的颗粒曲管为主,在雌性小鼠以细小的纹状管为主,颗粒曲管较少,而且在单位面积中雄性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VEGF-C和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用重组人VEGF-C、VEGF-D及VEGF-C+VEGF-D分别刺激后,计算细胞增殖率,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在加入重组人VEGF-C、VEGF-D试剂后细胞均增殖活跃。VEGF-D组增殖率为(54.2±4.35)%,VEGF-C组增殖率为(62.5±5.67)%,VEGF-C+VEGF-D组增殖率为(74.3±5.08)%,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VEGF-C与VEGF-D能刺激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面动脉与下颌下腺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80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面动脉与下颌下腺的位置关系并作了分型。其中面动脉经下颌下腺深面和上缘者46.3%;面动脉穿入下颌下腺实质者46.3%。85%的面动脉在下颌下腺后份接近或穿入腺体实质。依据面动脉与下颌下腺的关系,对下颌下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和下颌下腺切除术,提供有关的应用解剖学。  相似文献   

12.
下颌下腺切除对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培林  李肇特 《解剖学报》1994,25(4):425-427
在大鼠胃体前壁近胃窦处浆膜下注射冰醋酸造成溃疡模型,并进一步切除双侧下颌下腺,以观察其对大鼠体重和溃疡愈合的影响。术后14、28、35和50d观察溃疡愈合状况。发现下颌下腺切除明显延迟了溃疡的愈合。术后14和28d,胃溃疡大鼠体重增长减缓。结果提示,下颌下腺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能是维持机体生长和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人结肠癌和胃癌淋巴管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人结肠癌和胃癌组织淋巴管的微细分布、超微结构特征和组织化学染色特性 ,观察其共同特点 ,为进一步探讨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临床结肠癌和胃癌病人手术切除的组织 ,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分别取材 ,应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及 5′核苷酸酶 -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和高碘酸 -无色品红 -橙黄G染色的方法 ,对结肠癌和胃癌组织淋巴管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无论在结肠癌和胃癌 ,癌组织中心区均未见淋巴管 ;而癌组织周围区淋巴管的密度较正常区的增高 ,且管径较大 ,形态不一 ;淋巴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器有明显变化 ,内皮细胞间连接开放增加 ,常见淋巴管管壁的破坏和不完整 ;癌组织正常区的淋巴管分布于各层组织中 ,其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结论 淋巴管只存在于结肠癌和胃癌组织周围区和正常区 ,提示结肠癌和胃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可能是通过癌组织周围区淋巴管内皮细胞连接的开放和癌组织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破坏溶解作用而进入淋巴管管腔的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小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产生上皮生长因子的功能进行了免疫组化和体视学研究.结果显示:2周龄小鼠颗粒曲管呈上皮生长因子免疫反应阴性,2月龄呈阳性反应.随年龄增长,颗粒曲管数量增多,反应增强.同龄相比,雄性反应较雌性强,雄性颗粒曲管发育较雌性好.体视学结果显示:颗粒曲管的截面积、周长、等效直径及其上皮生长因子的相对含量均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同龄相比,雄性小鼠上述参数明显大于雌性.实验结果为评估下颌下腺的发育状况和生理功能,为确立从下颌下腺提取上皮生长因子的最佳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下颌下腺降钙素(CT)的分布。方法取16只健康的SD大鼠下颌下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染色。结果在大鼠下颌下腺,可见CT反应阳性物,它们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的浆液细胞内,各级导管的上皮细胞也呈CT反应阳性。结论下颌下腺可能具有分泌降钙素的功能,提示下颌下腺可能参与钙磷代谢的生理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鼠下颌下腺内ncNOS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方法取8只昆明种小鼠下颌下腺,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小鼠下颌下腺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ncNOS免疫反应阳性,而腺泡细胞则为阳性。结论小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中有ncNOS的表达,提示下颌下腺具有复杂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彭彦霄  吴学平  伍雪芳  贾雪梅 《解剖学研究》2003,25(4):298-299,I006
目的 对成人下颌下腺内NT 3进行定位研究。方法 对正常成人下颌下腺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结果 成人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呈NT 3免疫反应阳性 ,其中以纹状管最为明显。导管上皮细胞核和腺泡细胞则为阴性。结论 成人下颌下腺中有NT 3的表达 ,提示NT 3可能参与了下颌下腺复杂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成人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和分布。方法 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 成人下颌下腺内闰管、纹状管和部分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阳性反应,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结论 成人下颌下腺内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可能参与调节胃肠功能及下颌下腺自身的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肥大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4周、12周各6只)、治疗组12只(4周、12周各6只)及对照组6只,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HE和甲苯胺蓝(Toluidineblue,TB)染色观察并记数肥大细胞。结果对照组大鼠下颌下腺内肥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细胞内颗粒密集,平均肥大细胞数为(6.55±4.02)个/HP。实验组大部分肥大细胞胞内颗粒稀疏,有脱颗粒现象。4周平均肥大细胞数为(15.44±5.92)个/HP,12周为(46.67±7.78)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肥大细胞形态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区别,4周平均肥大细胞数为(12.33±1.67)个/HP,12周为(21.71±6.25)个/HP。结论糖尿病可导致下颌下腺内肥大细胞脱颗粒活跃、数量增多,提示肥大细胞可能参与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