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枸杞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壁材与芯材的比例为(m:m)2:3;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70℃,雾化器转速24000r/min,进料速度为46.21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枸杞油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3.29%,含油率为45.62%。  相似文献   

2.
以银杏中主要活性物质类黄酮的微胶囊化效率为考察指标,对银杏油进行微胶囊化处理,探讨喷雾干燥法制备银杏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β- 环糊精的比例为1:1(m/m),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3(m/m),料液浓度为25%(m/V),单甘脂为0.1%;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料流量30ml/min,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银杏油的效率可达到90.66%;制备的银杏油微胶囊为黄色或淡黄色细小颗粒,水分含量2.28%,密度0.82g/cm3,溶解度98.10%,黄酮含量5.73%,包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螺旋藻为主要壁材,以亚麻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微胶囊。考察了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及进料配方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明胶和麦芽糊精作为辅助壁材,并对微胶囊产品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螺旋藻壁材包埋亚麻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空气压力3 bar,空气流速4.3 m/s,进口温度190℃,进料流量900 m L/h,进料质量分数10%,芯壁材质量比1∶3,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为48.85%。与单一螺旋藻壁材相比,复合壁材微胶囊具备更高的包埋率,以螺旋藻为主壁材,以明胶和麦芽糊精为辅助壁材制备的亚麻油微胶囊包埋率可提升至75.36%。通过表征分析及性能检测可知,喷雾干燥制备的螺旋藻微胶囊表面光滑,颗粒圆、尺寸小,平均粒径为7.20μm,且抗氧化性与市售螺旋藻粉相比提高47.7%。螺旋藻与明胶、麦芽糊精复配制得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当温度由40℃升至200℃时,复合壁材微胶囊的质量保持率为82.96%;复合壁材微胶囊能有效延缓芯材亚麻油的氧化进程,且室温储存30 d后微胶囊芯材保留率仍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研究和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番茄红素粉末的工艺及技术,结果表明,在天然番茄红素微胶囊的生产过程中,制造微胶囊型番茄红素的壁材最佳组合为:以阿拉伯胶和糊精以1∶1的质量比混合作为壁材,原料固形物含量为20%,芯材和壁材的适宜比例为1∶6;高压均质可有效地提高天然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效率和微胶囊化产率,其最佳均质压力为30MPa;最佳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65~75℃、进料量为4.0mL/min、进风压力为0.15MPa。  相似文献   

5.
以水溶性大豆多糖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壁材质量浓度、芯材壁材比、乳化剂含量、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对番茄红素微胶囊效率的影响作用,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产品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壁材质量浓度0.28g/mL、芯材壁材比1:7、乳化剂质量分数2%、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60℃、出风口温度88℃,所得微胶囊效率为91.8%,此番茄红素微胶囊产品膜结构致密完整。水溶性大豆多糖为壁材喷雾干燥法对番茄红素红素进行微胶囊包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7.
微胶囊型天然V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造微胶囊型VE粉末的微胶囊化工艺及技术.结果表明制造微胶囊型天然VE的壁材及其最佳组合为阿拉伯胶糊精玉米糖浆=22.5%25.O%52.5%,心材与壁材的适宜比例为65,最佳均质压力为30MPa,最佳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60℃、进料流量150mL/min、进风温度195℃、出风温度70℃.  相似文献   

8.
邓红  李宁  曹立强 《中国油脂》2014,39(3):33-36
研究了不同壁材及壁材配比、固形物含量和芯材载量对文冠果种仁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文冠果种仁油微胶囊产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油的微胶囊化最佳配方为:壁材为明胶+蔗糖,二者质量比1∶5,固形物含量20%,芯材载量35%;喷雾干燥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进料流量650 mL/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文冠果种仁油微胶囊产品感官品质较好,在保持低水分含量(仅为2.49%)的同时,兼具良好的溶解度和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的工艺,评价了微胶囊产品的质量,并预测了其保质期.研究结果表明:(1)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阿拉伯胶为壁材,麦芽糊精为壁材填充物;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温度为80℃;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1:5;油/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山葡萄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4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36%.(2)喷雾干燥法制取的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为乳白色粉末,密度0.7312 g/cm~3,含水量2.76%,溶解度94.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颗粒较圆整,基本接近球形,平均颗粒直径(3.6±0.75)μm.(3)贮藏稳定性试验表明,经微胶囊化的山葡萄籽油,其贮藏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未微胶囊化的山葡萄籽油以及添加了抗氧化荆VE的山葡萄籽油制品.  相似文献   

10.
喷雾干燥法制备蜂胶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蜂胶中主要活性物质类黄酮的微胶囊化效率为考察指标,对蜂胶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处理,探讨喷雾干燥法制备蜂胶提取物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1,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3,固形物浓度为30%,单甘酯为0.2%;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料流量40mL.min-1,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蜂胶提取物的效率可达到93.51%;制备的蜂胶提取物微胶囊为淡黄色细小颗粒,水分含量2.51%,密度0.86g/cm3,溶解度96.13%,类黄酮含量6.82%,包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降脂植物油——胡麻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胡麻油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作用机理及降脂效果,并提出了提高胡麻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有效途径及人体适宜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2.
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亚麻籽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针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液pH、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5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亚麻胶提取的影响最大,由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亚麻胶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初始pH 7.0,提取功率240 W,时间40 min、时亚麻壳中亚麻胶的提取率为19.8%。  相似文献   

13.
亚麻粕中亚麻胶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麻粕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亚麻胶提取、纯化工艺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麻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pH 2.0,料液比1:21(g/mL),醇沉浓度75%;纯化时石灰乳-磷酸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50 mL浸提液中氢氧化钙加入量0.3 g.温度80℃,保温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14.
以5个品种亚麻籽为原料,分析和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分布、甘三酯组成,测定了亚麻籽及油中木脂素含量以及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中粗脂肪质量分数为45%左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主要为亚麻酸(C18∶3/Ln),相对质量分数为49.20%~55.43%,其次是油酸(C18∶1/O),相对质量分数18.69%~28.21%,亚油酸(C18∶2/L)相对质量分数为10.85%~16.73%,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88%以上;亚麻籽油中主要的甘三酯为OLn Ln(17.27%~20.50%)和Ln Ln Ln(11.91%~17.0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达到6.59 mg/100 g以上;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测定亚麻籽和亚麻籽油中木脂素(SD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3%~3.69%和0.03%~0.22%。  相似文献   

15.
亚麻籽胶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亚麻籽胶的静态流变性质和动态流变性质.静态流变性质的研究表明:亚麻籽胶溶液是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温度对亚麻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模型,活化能为27.48kJ/mol;pH值对亚麻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很大;盐的加入导致亚麻籽胶溶液的粘度降低.动态流变性质的研究表明,亚麻籽胶溶液显示弱凝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研究了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胶的质量分数、溶解温度、乳化温度、加油量以度贮存温度等对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都有影响。质量分数增加,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增强;加油量增多。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下降;溶解温度升高能提高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而乳化温度和贮存温度越高,亚麻籽胶乳状液越不稳定。由于亚麻籽胶与阿拉伯胶在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旋转半径、粘度、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上的差异,导致了亚麻籽胶与阿拉伯胶乳化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亚麻籽胶的溶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亚麻籽胶溶液静态和动态流变性质的测定 ,研究了亚麻籽胶的溶解特性。结果表明 ,亚麻籽胶在相同的溶解时间下 ,随着溶解温度的升高 ,亚麻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逐渐增大 ;在相同的溶解温度下 ,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 ,亚麻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逐步增加到最大值后又呈下降趋势 ;在不同的溶解温度下 ,1 %的亚麻籽胶溶液达到最大粘度 1 60 0Pa·s所需时间不同 ,分别为40℃溶解 8h ,5 0℃溶解 6h,60℃溶解 4h ,70℃溶解 4h ,80℃溶解 2h ,而且其粘弹性不同 ,溶解温度越高 ,则凝胶特性越强  相似文献   

18.
亚麻籽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籽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因生氰糖苷的存在和毒性,限制了亚麻籽的使用和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亚麻籽生氰糖苷的组成、含量、致毒机理和脱毒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亚麻籽胶的胶凝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变学法测定了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熔化点,并采用质构仪、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影响亚麻籽胶凝胶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亚麻籽胶具有胶凝性,它能形成一种热可逆的冷致凝胶,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低于其凝胶的熔化点,且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及其凝胶的熔化点均随冷却的起始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亚麻籽胶浓度、溶解温度、pH、NaCl、CaCl2及复合磷酸盐能影响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pH6~9的范围内,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NaCl和复合磷酸盐可以降低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低浓度(〈0.3%)的CaCl2可以增强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而高质量分数(〉0.3%)的CaCl2能降低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20.
亚麻籽粘质物的脱除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亚麻籽为原料,研究了热水浸泡法脱除亚麻籽粘质物的影响因素.以粘质物脱除率与其粘度的乘积——粘性脱除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的合适水平:温度70 ℃、pH 6.0、料水质量体积比1 g:7 mL、时间60 min、脱粘次数4次.采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沉淀粘质物得到粗亚麻籽胶,粗亚麻籽胶中多糖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5.4%和8.50%.热水浸泡法工艺简单,粘质物脱除率达到74.0%,粘性脱除率达16.7%,提取的粘质物可以通过进一步纯化制备亚麻籽胶,而脱粘的亚麻籽可以进一步仁壳分离,分别提取亚麻籽油和木酚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