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绳状青霉菌(Penicillium funiculosum)发酵培养产右旋糖酐酶的条件。研究碳源、氮源对绳状青霉菌产右旋糖酐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发酵产酶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右旋糖酐和蛋白胨。采用正交试验对绳状青霉菌产右旋糖酐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条件为:发酵瓶装液量为80mL/250mL,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 值为5.5,培养温度为28℃,在该条件下,右旋糖酐酶的酶活力为18.963U/mL。  相似文献   

2.
潘进权 《食品科技》2011,(11):26-30
从豆类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的毛霉菌株Mucor sp.,采用响应面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其固体发酵产酶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条件:每只250 mL三角瓶装麸皮10 g,蛋白胨3%,K2HPO4 3.66%,CaCO3 2.49%,Tween 80 3%,麸皮:水=1:0.83,pH7.5,25℃发酵72 h。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该毛霉菌株蛋白酶的发酵单位可以达到4500 u/g,比优化前提高了约1.7倍,此结果远高于同类菌种的发酵产酶单位,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一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黄曲霉。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6℃、150r/min恒温振荡培养72h,发酵液酶活可达6.7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N源,淀粉为C源,初始pH6.0,36℃下培养72h,酶活可达9.16u/mL。  相似文献   

4.
红曲米中凝乳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曲米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添加剂,红曲米中微生物所产凝乳酶具有凝乳作用.采用酪蛋白平板法和Arima时间法筛选出了1株产生凝乳酶能力强的菌株M5.通过正交试验,对该霉菌产凝乳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结果表明,PDA 培养基是该霉菌产凝乳酶的最佳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转速为160 r/min、振荡培养72 h,凝乳活力可达到150.6 SU.  相似文献   

5.
耐高温腐乳毛霉菌种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毛霉M26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γ—射线及高温热处理复合诱变,并采用高温培养条件定向驯化,获得一株耐高温毛霉菌株M263-3,在32℃条件下,生长正常,酿制的腐乳质量优良。对毛霉M263-3的培养基及产酶条件进行试验,在最佳培养基及较适宜培养条件下,毛霉M263-3中性蛋白酶活力为830ug/min。  相似文献   

6.
从米曲中分离红曲霉菌并采用形态学进行观察,采用液态发酵法研究该株红曲霉菌的产酶功能、发酵性能及麸曲应用性能.结果表明:米曲中分离得到一株红曲霉菌为烟色红曲霉菌,该菌株在豆芽汁培养基中产酸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 6.0、酒精度7%、糖度10%,产色素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 5.0、酒精度5%、糖度10%,酯化酶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培养条件对混合霉菌产酯化酶及强化发酵对白酒挥发性代谢物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培养时间、温度、接种量、接种比例为因变量,酯化酶活力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探究混合培养最佳工艺,并以混合霉菌强化发酵白酒,分析传统发酵与强化发酵白酒挥发性代谢物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4 d,培养温度32℃,接种量3%,接种比例红曲霉:米曲霉:根霉为2:2:1条件下对混合功能霉菌产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酶活可达263.17 U/g,提高了104.6 U/g;混合霉菌强化发酵的白酒,在酒精度与挥发性物质方面均优于自然发酵白酒,且以15%替代大曲强化发酵白酒效果最佳。强化发酵后,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正己酸、棕榈酸乙酯含量均高于自然发酵白酒,风味物质更丰富,白酒的质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高效产果胶酶的微生物种质资源,该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采自菠萝地的土样中分离产果胶酶微生物,通过测定菌株产果胶酶能力对其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初筛与复筛得到一株产果胶酶酶活最高的菌株XW-18,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佳产酶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0 g/L,蛋白胨添加量20 g/L,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7.0,在此最佳条件下,所产的果胶酶活力达到(1 804.32±55.28)U/mL。  相似文献   

9.
以15株霉菌作为出发菌株,筛选出产香能力强的霉菌,优选产香霉菌的发酵培养基,再对优良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jsys-6,Njsys-45,Njsys-50 3株霉菌产香能力较强,米曲汁培养基发酵的代谢产物最丰富,酯化酶活力和总酯含量最高,分别为7.19U/mL和0.18%;试验得知Njsys-45为小曲最优添加菌,耐酒精浓度10%、最高耐温36℃、耐pH 3.6。经验证,Njsys-45能增加小曲酒的香味物质,酯化酶活力为7.18U/mL,总酯含量为0.18%。  相似文献   

10.
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壳寡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透明圈法筛选,从天然土样中获得产壳聚糖酶的野生菌株6株。将其中一株高产壳聚糖酶的微生物菌株命名为BK2。用发酵酶液降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壳寡糖的抑茵性和溶解性,研究结果表明,壳寡糖对一些常见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它在微酸性的条件下,溶解性及抑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红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和酯化酶等对促进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固态发酵白酒的风味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的红曲霉菌进行筛选,并对其中1株具高酯化力的红曲霉菌进行液体发酵条件考察、产香分析、强化制曲与酶活检测等应用研究及ITS鉴定等,以期获得酯化力较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一株海洋细菌产几丁质酶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B-25。进行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等对B-25菌株发酵产生几丁质酶的影响试验,研究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该菌株产酶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氮源为蛋白胨,通过培养条件优化,该菌株酶活力达到0.43U/mL,较始发菌株提高了4.9倍。  相似文献   

13.
水解菊粉微生物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种植洋姜的土壤中分离到200株能以菊粉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各类微生物。经过透明圈法进行初筛,淘汰多数分解菊粉能力差者,进而用摇瓶复筛,获得20株产菊粉酶水平较高者,其中细菌8株,放线菌2株,酵母菌4株,霉菌6株。多数细菌产酶水平高于其它三类微生物,最高者达9.85u/ml发酵液,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有关菌株,发酵周期为70~76小时。对产酶高的细菌B-3-3进行初步经典分类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腊肉中高产脂肪酶霉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研究。以罗丹明B为显色剂,利用平皿生化反应法对四川腊肉中高产脂肪酶的霉菌进行筛选,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其在不同时间、温度及初始p H条件下产酶情况。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一株产脂肪酶能力较强的霉菌,经鉴定为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其最适产酶条件为,当发酵时间为48h,温度为30℃,初始p H为8.0时,其脂肪酶活力可达384.05U/100m L。  相似文献   

15.
以从浓香型白酒窖泥所分离的白色链霉菌、桑氏链霉菌、鲁地链霉菌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产酶能力研究、共酵试验以及固态发酵产酒试验,探究该放线菌在酿酒过程中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放线菌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可促进丁酸菌产酸;对白酒产香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酯类、3-羟基-2-丁酮与2,3-丁二醇等香味物质含量。其中,桑氏链霉菌的发酵性能更好:用其制备的麸曲糖化酶活力为(661.8±10.2)U/g,蛋白酶活力(146.3±1.6)U/g,酯化力为(26.0±0.8)mg/(g·100 h),且能够显著提高香味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产酶性能好且稳定的菌株,利用CMC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采自不同地区的样品中筛出5株产酶较高的菌株。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对其中产酶最好的菌株A6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温度为32℃,初始pH值为5.5,接种量为5%,培养时间为4d,微晶纤维素与麸皮配比为7:3,氮源为复合氮源。  相似文献   

17.
土壤分离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 ,设计了一个利用廉价的酶作用底物实施的蛋白质交联凝絮 -沉淀性能测定方法 ,并将其作为初筛手段 ,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转谷氨酰胺酶微生物菌种。从 13 9株放线菌中经初筛和摇瓶发酵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筛选得到 10株产酶菌株 ,其中一株酶活达 0 2 4U/mL ,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实验 ,确定为链霉菌属 ,编号为Streptomycessp .WZFF .W 12。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新型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微生物菌种资源,本实验从腐木中分离获得1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青霉菌株L1;经等离子-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后利用七叶苷平板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最终获得1株可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D-6,经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其发酵产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是:KH_2PO_4 6 g/L、MgSO_4·7H_2O1 g/L、CaCl_2 0.5 g/L、FeS04 0.1 g/L,初始pH5.2,接种量5%(孢子浓度10~8个/mL),碳源添加量(X_1)玉米秸秆45.74 g/L、氮源添加量(X_2)(NH_4)_2SO_47.23 g/L、装液量(X_5) 63 mL/250 mL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60 r/min,发酵时间132 h,D-6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42.92 U/mL,较出发菌株L1提高了274.4%。研究结果为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发酵条件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该类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曲中凝乳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中国曲中筛选凝乳酶高产茵株以代替小牛皱胃酶作凝乳剂.方法:采用酪蛋白平板进行初筛,测定茵株发酵产酶活力并进行复筛,研究其产酶发酵条件.结果:经多次复筛选育出1株高产凝乳酶活力茵株 Rhizopus arrhizus F34.碳源种类对该菌株产酶影响较大,无机氮源对产酶有抑制作用;MgSO4、FeSO4、ZnSO4对产酶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aC12、KC1有利于凝乳酶的产生;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F34菌株产酶影响显著.结论:F34菌株产凝乳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是:米粉麸皮水解液4.5%、豆粉水解液4.0%、CaC12 0.3%、KC10.5%;最适发酵条件:初始pH 4.5,发酵温度34℃,培养时间60 h.  相似文献   

20.
高效甜酒曲菌种选育及酒酿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种优质甜酒曲和一种麸曲进行分离、纯化、复壮,选育出优质的根霉菌和酵母菌进行制曲;并对制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制曲培养基采用纯麸皮对霉菌的生长发育和产酶量均最好;制曲最佳培养时间为60h.通过发酵试验、感官分析得出最佳的甜酒生产条件为米饭含水量为60%,发酵温度为30℃,根霉菌添加量为0.45%,酵母菌的添加量为4×10-3%;产品的糖度最高达到33%,出汁率达66.7%,色泽为乳白色,具有浓郁的酒酿甜香味,品质与原酒曲发酵酒酿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