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流河源头位于玉林市北流河与南流江的结合部,而玉林市水资源紧缺,拟提出建设蟠龙水库,配合建设云良调洪库,实现北流河洪水资源化,满足北流河的防洪、复航及玉林市、北流市城区应急供水、改善下游生态环境,并整合建成玉龙灌区。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取水的可行性和用水的合理性。分析了该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水生态状况及对其他用水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项目的取水许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渝西地区自产水资源短缺,河流生态脆弱,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格局亟需优化。因此,基于MIKE BASIN软件平台建立了渝西水资源配置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区内主要水源工程、用水户和河流;然后从生态基流需水、水生生物需水、基本自净功能需水3个方面分析了河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退还现状生产生活挤占的生态用水和区内水资源优先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的前提下,以提水利用嘉陵江、长江过境水为主要解决生产生活缺水并补充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 ,给黑河中游的梨园河灌区节水改造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近年来 ,由于灌区骨干工程缺乏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用水结构不合理 ,地下水位下降等 ,使灌区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抢抓国家 3a黑河节水工程实施良机 ,加快灌区节水改造 ,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统一调度 ,对于缓解灌区用水矛盾 ,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分析介绍梨园河灌区水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现状、黑河调水目标及 3a节水工程的基础上 ,就目前灌区水资源科学配置、统一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岛市水资源条件、水源地位置和供用水结构、效率,考虑到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遵循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利用新技术方法对青岛市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网进行综合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供用水现状调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水资源配置工程网布局以及配置工程网监控调度系统、水量调度及预警制度、配置工程网管理体制建设等。规划成果为增强青岛市城市供水系统抗风险能力和实现南北贯通、互济互配、主客水联调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作为解决鄂北地区干旱问题的一项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其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同时通过对当地水资源、外引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供需关系的统筹考虑,既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又推动当地节水型社会建设。本文介绍的鄂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突破了传统的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思路,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水资源配置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水资源配置经历了从初步探索、系统分析与模拟、追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到注重社会公平与市场调节这4个阶段,并从水资源配置理论、配置方法、配置机制以及配置效果的后效评价4个方面对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水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应以天然与人工复合驱动作用下的水循环过程为基础,以广义水资源为配置对象,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配置手段应注意管理手段和工程措施并重。  相似文献   

8.
雷静  肖昌虎  张琳 《人民长江》2011,42(18):15-17
未来20a,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将迅速发展,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意义重大。阐述了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形势,根据长江流域内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同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从跨流域水量配置、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配置、主要用水行业水量配置、供水水源配置、城乡及区域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未来20 a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临沂市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雨洪资源利用规划方案,坚持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统筹规划,区域用水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建设跨流域、跨区域的调水工程,河网水系连通工程,科学优化配置好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模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实际需要出发探讨并给出了水资源系统及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研究了水资源系统网络图的绘制方法;给出了用该图概化和表示系统中的需水、水源、工程以及水的运动等复杂关系的方法;从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介绍了全面考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系统反映各种水源及工程供水特点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技巧,给出了模型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约束方程.该模型在河南省安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规划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推荐的配置方案合理,计算速度很快.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大型复杂水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11.
The Yangtze Riv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s in China, and its basin is the most populous urban area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and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of significance. In our analysis of 4,511 historical county-level cities and 37,512 historical flood disasters, we used ARCGIS to conduct spatial analyses, including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coldspot and hotspot analysis, and center of gravity analysi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population, and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the past 2000 yea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ree relatively stable, dense urban areas are the Chengdu Plain; the border of the Anhui, Zhejiang, Jiangsu Provinc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and southwestern part of Hubei Province. The hotspot areas of floods were the main tributaries and lak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reas the coldspot areas were the Chengdu Plai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More importantly, cities are not far from flood regions, and this will cause serious flooding. Due to location advantages, cities tend to be close to rivers, lakes, and other water system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historical detail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张金良 《水资源保护》2022,38(1):141-146
通过评价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演变特征,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目标与总体格局,探讨并提出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系统正在由无序发展向有序发展转变.针对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面临的河湖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地下水超采、流域水土流失等主要问题,应从强化河湖监管、...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6年长江源和怒江源区现场调查获取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和怒江源区河湖水体的基本理化参数、氮磷含量和形态指标,并利用氮磷化学计量比(m(TN)∶m(TP),氮磷质量比)特征评估了江源地区河湖水体的氮磷养分限制状态。结果表明:长江源和怒江源区河湖水体的总氮含量介于0.475~0.956 mg/L,满足地表水Ⅱ—Ⅲ类水质标准;总磷含量介于0.006~0.017 mg/L,满足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标准;硝态氮占总氮含量的43.5%~85.5%,是河湖水体氮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江源地区水体总氮污染的贡献更大;氮磷比介于33.7~79.3,磷素是江源区河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因子。研究成果可为揭示江源地区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长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重开发轻保护,是长江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在总结70年来长江治理开发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长江面临的主要水安全问题,明确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协调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策略:进一步加强防洪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实施生态要素调控与空间管控,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严控入河污染负荷,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科学调控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关系。  相似文献   

15.
董增川  赫冉  徐伟  徐兴旺 《人民长江》2016,47(16):26-29
为更好地治理漳卫新河,在深入分析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漳卫新河河流生态系统演化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大纲建立了漳卫新河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可拓学的河流生态健康诊断模型对漳卫新河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显示,2010年漳卫新河处于疾病状态。根据漳卫新河的具体情况,提出做好漳卫新河的治理工作应从生态流量调度、水污染联合治理、水生物修复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16.
海河流域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基于河流形态的河道最小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选取潘家口、滦县、石匣里、官厅、观台、楚旺及称钩湾7个控制断面对海河流域河道最小生态流量进行计算.该方法立足河流形态,将水位水面宽曲线突变点与维持一定生境(主要包括平均水深、流速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临界流量.计算结果表明:7个控制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均值为5.84 m3/s,占多年平均流量的5.8%~10%;在最小生态流量下的水面宽率为43%~70%(平均为61%),平均水深为0.24~0.59 m,流速为0.24~0.34 m/s.这些计算结果与国际上已有的计算结果相符.根据流域相似性原理进行外推,计算了海河流域其他河道的最小生态流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沙颍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问题,根据沙颍河实际情况,提出了沙颍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原则及流程,基于MIKE BASIN软件建立了沙颍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5—2016年沙颍河流域河南段进行水资源配置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前,在生态流量保证率为100%的情况下,除中牟断面以上区间,其他区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根据模型水量配置结果,从颍河等处向郑州、开封等缺水城市调水的方案,可缓解流域河南段整体缺水状况,说明该模型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萍  高丽娜  孙翀  孙政 《水利学报》2016,47(1):94-100
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是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河湖生境形态、生物及栖息地状况等方面,构建了包含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湖库富营养化指数、纵向连通性、重要湿地保留率及鱼类生境等6个指标构成的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国673条河流、97座水库和100个湖泊湿地共计1006个规划河段和湖库的水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分析了我国各大流域河湖面临的水生态问题。研究成果对我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鄱阳湖和洞庭湖水文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湖泊水资源管理及江湖关系, 以两湖水系统为研究对象, 采用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 Mann2Kendall M2K) 分析方法和近 30 年两湖2流域2长江水位和流量长序列数据集, 解析湖泊水文变化特征、趋势和程度, 并通过两湖水文的对比来系统分析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水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旨在对两湖流域水资源的整体认识和把控, 丰富对江-河-湖复杂水系统作用机制与内涵的深入理解。结果表明: 两湖水位在近 30 年总体上呈“上升-非稳定状态-下降” 3 个变化阶段。2003 年前, 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 且在 1980- 2000 年间基本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2003 年后两湖水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Mann-Kendall 分析得出: 两湖水位可能在 2005 年左右发生明显突变, 且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与之前相比, 最大降 幅分别可达 9. 4% 和 3. 4% , 表明两湖水位变化的趋势程度存在差异, 鄱阳湖水情变化的敏感程度要强于洞庭湖。 对长江干流的补水期洞庭湖为 4- 10 月, 鄱阳湖为 3- 8 月, 表明两湖对长江干流水文的不同调节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为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属"祁连山-河西走廊"水生态二级区。针对其河道基本生态需水不足、河湖面积萎缩、河流地貌及生境形态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加剧等问题,采用"Qp法"和"Tennant法"分析了河道最小生态基流和年内不同时期生态流量,确定了全年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了黑河张掖市城区段水生态的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内陆河风沙危害严重区段的河(湖)水-生态河岸-滨岸带-防风固沙林带组成横向生态系统结构的治河模式和内陆河筑湖造境的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和实施效果表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适应黑河流域水文特征,提出的治河模式和筑湖造境治理方案对内陆河风沙危害区河道的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效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