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厂1,4-丁二醇装置,丁醇回收单元超负荷运行,副产物正丁醇产品不合格,废水COD高达1 500。通过样品分析、工艺优化、工艺模拟计算、塔器水力学核算与工况研究,辅助以旋液分离、脱色和过滤实验,对该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设备优化、内件改造,增设旋液分离器和脱色过滤设施。标定结果表明:改造后装置运行平稳,处理量翻倍,废水COD降低了一半,产品纯度达到国标优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2.
某厂1,4-丁二醇装置,丁醇回收单元超负荷运行,副产物正丁醇产品不合格,废水COD高达1 500。通过样品分析、工艺优化、工艺模拟计算、塔器水力学核算与工况研究,辅助以旋液分离、脱色和过滤实验,对该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设备优化、内件改造,增设旋液分离器和脱色过滤设施。标定结果表明:改造后装置运行平稳,处理量翻倍,废水COD降低了一半,产品纯度达到国标优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原工艺流程缺少厌氧、缺氧处理单元等问题导致的装置无法按原有设计处理能力正常运行、无法达标排放,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在原有处理工艺“预处理+水解酸化+好氧处理”的基础上,新增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单元和芬顿氧化处理单元等流程。改造后的现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远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蔡会勇  李婷 《浙江化工》2023,(12):39-43
随着某化学合成制药企业产品类型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废水中COD及NH3-N浓度大幅增加,原有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已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通过分析原有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有的水解酸化+A/O(缺氧/好氧)工艺改为厌氧+二级A/O+MBR(膜生物反应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综合废水COD、TN、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94.9%、89.5%、95.7%,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及《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苏某电镀废水处理厂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差,其进水CODCr范围为120~150 mg/L,现有预处理设施无法将COD处理至超滤膜进水标准以下。本次改造在原有工艺流程中加入芬顿工艺,并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运行费用。改造后芬顿出水COD<50 mg/L,芬顿单元运行费用2.8元/m3。本次改造具有投资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煤制气企业碎煤加压气化酚氨回收后废水零排放处理中试试验情况。采用水解酸化+两级A/O+臭氧催化氧化+MBR组合作为生化-深度处理的主工艺,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各工艺单元的功能、主要运行控制参数及运行调试情况。运行结果表明:经生化-深度处理后,废水中COD_(Cr)、总酚、氨氮、总氮总去除率分别达97.1%、98.7%、96.5%、89.1%,出水COD_(Cr)质量浓度60 mg/L、总酚质量浓度10 mg/L、氨氮质量浓度5 mg/L、总氮质量浓度15 mg/L,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指标,满足后续中水回用段进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某铁路机务段废水含石油类物质较高,原有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出水不能达标排放。通过加设油水分离装置和生物接触氧化单元,以及在末端增设过滤深度处理装置,并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等技术措施对原有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运行实践表明,改造后出水水质稳定(SS5 mg/L,COD30 mg/L,浊度3 NTU),满足《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TB/T 3007—2000)要求。改造工程废水回用率50%,减少向淮河排放COD 27 t/a,石油类21.06 t/a,每年可节约资金30.77万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使用A-O生物脱氮法对原有SBR工艺进行改造的开工调试情况,包括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细菌的驯化过程,以及生产工艺参数的调试和优化控制。投产后运行结果显示,出水酚和氰的处理效果较改造前略有提高,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外排废水中酚、氰、COD和氨氮等指标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汽油质量升级的要求,国内某石化企业对现有的25万t/a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本文介绍了应用RSDS-Ⅲ与溶剂抽提组合工艺对装置进行改造的情况以及改造前后的生产运行情况。工业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原有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经过改造后生产运行情况平稳,汽油全馏分产品硫含量为6. 5μg/g,达到10μg/g以下,满足了生产国V标准汽油的要求;汽油辛烷值损失在1. 5以下,解决了低硫汽油辛烷值损失较大的难题,为企业生产的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食品加工废水COD和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好,固体杂质含量高的特点,采用O+A/O-MBBR一体化装置进行处理。介绍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单元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及运行费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O+A/O-MBBR一体化装置运行稳定,处理后的食品加工废水满足GB 13457—19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肉制品加工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ρ(COD)≤80 mg/L,ρ(氨氮)≤15 mg/L),废水处理费为3.6元/m3。  相似文献   

11.
针对2×4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污酸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并加以实施。通过增设板框压滤机、浓密机和增加曝气处理等措施,合理利用原有设备进行改造,解决了排放污水中尘、COD及个别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改造后系统运行正常,污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孙锦程 《水处理技术》2022,(10):153-156
唐山市某污水处理厂在原有一级 A 设计之上进行提标改造。污水厂原有工艺为“倒置 AAO+高效沉淀+砂滤+紫外消毒”,针对 SS、COD、NH3-N 指标调整工艺,并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工艺为“倒置 AAO 的 MBBR 改造工艺+高效沉淀池+砂滤+臭氧接触池”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后,工艺从 2020 年 7 月 1 日开始试运行,SS 去除率达到98.9%;在臭氧投加量为 5 mg/L 时,COD、NH3-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7%、99.1%,TN 出水质量浓度由原来的 14.5mg/L 提高至 12.1 mg/L,出水水质监测指标稳定达到准Ⅳ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碎煤加压气化装置废水依次送入煤气水分离系统、酚回收系统(3个系列,三开无备)、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处理;酚回收系统自2017年3月投运以来一直存在含酚废水在萃取脱酚过程中萃取效率不高的问题,造成萃取塔二异丙基醚消耗高、外送稀酚水总酚含量及COD值上涨、酚塔运行工况不稳定等问题。多次组织技术团队讨论与研究,并外派调研小组对业内酚回收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考察与技术交流,在此基础上对酚回收系统进行工艺优化调整,其后酚回收系统运行情况有所好转;2020年6月完成酚回收系统B系列2台萃取塔塔盘改造,2021年6月完成酚塔塔盘改造以及脱氨塔、脱酸塔再沸器蒸汽加热系统优化改造等以后,酚回收系统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优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达到天津市地方标准DB 12/599—201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天津市宁河区污水处理厂对已建的一期、二期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现状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设计采用"改造现状生物反应池+新增深度处理工艺+新增COD强化处理工序"的方式实现整体提标,给出了改造部分设计参数及改造后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升级改造后出水稳定达到DB 12/599—2015中的A标准。  相似文献   

15.
臭氧催化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联合工艺可用于炼油厂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惠州炼化分公司采用BAF-O3组合工艺对含盐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平均值97.9mg/L,臭氧催化氧化池和臭氧接触氧化塔的臭氧投加量分别为80~90 mg/L、30~20 mg/L的条件下,装置总出水COD浓度均值为43.5 mg/L,满足污水COD≤50 mg/L的限值要求,COD总去除率达到55.57%。BAF单元前置后,其COD去除率提高,COD去除量由2.71 mg/L提高至9.5 mg/L,经分析主要系生物絮凝作用;由于活性炭罐和BAF单元对悬浮物的有效过滤,有利于保护后续的臭氧催化氧化单元。  相似文献   

16.
BGL碎煤加压气化及配套的变换装置产生的煤气水具有高氨氮、高COD、高含酚量等特点,且含有大量对有毒有害物质,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通过酚回收装置对煤气水中的氨氮、总酚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将氨氮及总酚降低后由生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节约水资源,目前由于酚回收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水指标高于设计指标,造成生化处理工段处理处理能力不足,无法实现污水处理的平衡,就如何降低酚回收出水总酚进行研究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年产 20 亿 m3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煤气化废水前段处理工艺的优化改造情况,通过优化工艺运行方式、合理调整用能结构、改造关键设备内件,优化了稀酚水出水指标,生产耗汽、耗电、耗醚得到了有效控制和降低,提高了副产品质量,为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在节能降耗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35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工艺流程和转化工序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制酸装置采用部分烟气预转化吸收与现有二转二吸装置串联运行的方式,主转化吸收系统采用原有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预转化吸收系统采用4段床层转化器一转一吸工艺。改造后装置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值,冶炼系统熔矿量由改造前的52 t/h提高到60.5 t/h,硫酸产量由1100t/d提高到1204t/d,蒸汽广量由21 t/h提高到31t/h,制酸电耗由103.24 kWh/t降低到97.18 kWh/t,SO2主风机出口烟气最高φ(SO2)由9.53%提高到12.44%,总转化率由99.7%提高到99.8%。  相似文献   

19.
李艳芳 《化工中间体》2023,(11):112-114
针对某公司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器+双膜的处理工艺存在耐冲击性能差,无法有效保证循环水排污的缺点,在原有工艺流程变更为高密池+多介质过滤器+双膜的处理工艺,变更后通过运行对得出高密池对循环水浊度、COD、铁、油等指标处理,3天内产水浊度由30~60之间降至10以下,20~26天,系统循环水浊度由300NTU左右下降至40NTU以下,总铁从30mg/L左右下降至7mg/L;COD从350mg/L最低降至190mg/L,在排水量仅为220m3/h的条件下,26天内循环水浊度、总铁、COD等指标取得大幅下降,说明高密池对上述指标去除具有良好性能。但高密池产水直接循环回循环水将对循环水缓释阻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高密池+多介质过滤器可有效作为双膜的预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20.
银粉加工废水具有高盐、高CODCr和高氨氮等特点,对环境污染大,且处理难度大。针对某单位的银粉加工废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MVR蒸发+氨氮吹脱+MBR生化组合工艺对其原有工艺进行改造。结果显示,废水出水水质COD为17 mg/L、氨氮为0.72 mg/L、TDS为601 mg/L、总氮为6.55 mg/L、pH为6~9,出水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水质标准。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替代芬顿氧化,直接运行费用为71.12元/m3,比芬顿单元降低157.88元/m3,危险废物减少791.29 kg/d。该方法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