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国芳 《净水技术》2020,39(z1):1-6,105
近年来,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源水中的频繁检出及其对饮用水生物安全的潜在风险备受关注。文中系统归纳了饮用水处理各单元(混凝沉淀、砂滤、臭氧、UV及氯消毒等)和新型消毒技术(超滤膜、光催化和联合去除技术)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规律、影响因素(如pH、温度、有机物)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等,分析了实际水厂应用的可行性、经济性,展望了饮用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研究发展,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水环境为抗生素耐药菌及抗性基因的储存库.当前的水处理方式,尤其是消毒对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先进的处理技术和“消毒”过程被认为是控制ARB向环境中扩散的主要工具.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饮用水和废水处理过程中,ARB及ARGs的去除状况及其影...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强以及抗性基因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高效地去除水中抗生素抗性菌(简称ARB)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简称ARGs)成为当前研究重点.光化学高级氧化技术(简称AOPs)可以利用光辐照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物种来氧化分解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于水中抗性菌和抗性基因的去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机制及污染现状,其次对光化学AOPs应用于去除水中抗生素ARB和ARGs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并分析了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及其应用的局限性,最后指出未来应加强对于光化学AOPs灭活的氧化损伤机制以及与规模化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对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停留时间由7d增至14d时剩余污泥产量下降36.13%,而污泥停留时间由7d增至21d时剩余污泥产量下降78.04%。污泥停留时间的延长对COD cr的去除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使出水NH3-N浓度和TP浓度均升高,通过调整碳氮磷源的比例可以消除这种负面影响,SRT为14d的工艺BOD5∶N∶P的最佳比例为100∶4.4∶0.96,SRT为21d的工艺BOD5∶N∶P的最佳比例为100∶4.0∶0.9,SRT的延长使污泥沉降性能稍变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日渐激增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受到重视,本文在调查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并阐述了不同处置工艺的特点,探讨并提出了福州城市污泥的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思阳  吕春华 《辽宁化工》2010,39(5):488-489,525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的必要性,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剩余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9.
Fenton试剂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胜  黄光团  谭学军  孙晓 《净水技术》2012,31(3):26-31,35
研究了利用Fenton试剂调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通过测定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比阻(SRF)和泥饼含水率来表征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分别考察了污泥初始pH、H2O2投加量、H2O2/Fe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污泥调理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确定Fenton调理污泥的最佳条件为:pH=3、抽滤脱水和离心脱水H2O2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 g/L和9 g/L、H2O2/Fe2(+质量比)最佳范围为8~1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对污泥离心上清液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研究表明,Fenton调理后污泥上清液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有大幅升高,说明Fenton试剂能有效氧化破解EPS,从而提高污泥的絮凝性,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Fenton氧化后污泥颗粒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0.
碳酸氢钠对微波预处理剩余污泥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微波预处理效果,研究了碳酸氢钠(NaHCO3)对微波处理污泥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加NaHCO3不仅能提高污泥碱度,而且NaHCO3与微波联合处理后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都随NaHCO3加入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加入2g·L-1NaHCO3并于功率为800 W的微波下作用50 s,SCOD上升至8001 mg·L-1,VFA的质量浓度上升至969.9 mg·L-1.预处理后的污泥可望增强污泥后续厌氧消化反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在增加。由于剩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资源型农业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造成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剩余污泥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制约其农业用途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针对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和展望了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Fenton法去除油田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油田聚合物驱污水特性的研究,提出处理油田聚合物驱污水的关键是去除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采用Fenton试剂法氧化去除油田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FeSO·47H2O和H2O2的质量比为400:100:165条件下,处理后污水中聚丙烯酰胺残存率在10%以下,处理每吨废水总运行费用小于2元。  相似文献   

13.
14.
祁振 《广东化工》2013,40(3):118-119
介绍了人类生活生产中产生了大量污泥,体积庞大,易腐化发臭,不利运输和处置,剩余污泥的各种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指出剩余污泥的处理应走一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黄圣琳  何势  魏欣  薛罡  高品 《化工进展》2015,34(6):1779-1785
四环素类抗生素以其突出的抗菌性能和较低的副作用而被广泛用于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污水处理系统作为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的一个重要污染点源, 已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如此, 目前关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降解行为及影响因子, 及其对降解微生物抗药性的选择性效应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现状基础上,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行为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探讨了其抗性基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特征, 同时分析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抗性基因的诱导、演变和传播的影响, 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从污水处理系统达到控制和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俊琦 《河南化工》2010,27(2):44-4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工艺及其流程,并重点针对浙江仙居县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对其污泥处理、处置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过氧乙酸对剩余污泥的减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提高剩余污泥的生物降解效率,选用过氧乙酸(PAA)对剩余污泥进行氧化预处理。验证了P从能通过破坏细胞壁使活性污泥细胞溶解,从而实现污泥减容;并探讨了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被处理后污泥的生物可降解性。主要通过污泥浓度(MLSS)~变化来表征污泥的溶解率,并结合溶解性总有机碳(DOC)等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A的污泥溶解率为10%左右,经过超声分散后溶解率可以达到22.5%;0.01%PAA溶液和污泥反应6h后,基本上不残留PAA和H2O2,其处理后的污泥混合液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DOC的利用率在87%以上。研究表明了过氧乙酸用于剩余污泥的减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浸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邦智  吕昕  赵小辉 《广东化工》2011,38(9):108-109
剩余污泥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等优点,由于含有有害的重金属等,妨碍其农用。通过对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浸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剩余污泥中Cu、Zn、Ni、Cr及Pb交换态含量都比较少,Cu、Zn、Ni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结合态和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存在,Cr、Cd和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溶出量大,并且溶出量都随浸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速转盘法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速转盘法是作者等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的物理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剩余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前处理工艺。实验采用自制的高速转盘对污泥进行可溶化处理,并对实验过程中污泥的可溶化机制、实验装置的结构及运转参数与污泥可溶化之间的关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速转盘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是导致污泥可溶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转盘与定盘之间的研磨作用和水解酶的酶促反应也对污泥可溶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流体剪切力仅存在于距转盘微小距离的空间内对污泥微生物细胞进行破碎,而且足够大的转盘转速与足够高的污泥MLSS浓度才能产生高效的导致污泥可溶化的流体剪切力。在转盘转速为5000 r·min-1,污泥MLSS浓度高于18000 mg·L-1,处理45 min时,污泥的可溶化率(DOC/TOC)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剩余污泥中富含有机质、磷等物质,将其大量溶出有利于后续的资源回收利用.厌氧和好氧条件对污泥中有机质的溶出影响较大.调整不同的曝气量,对剩余污泥中SCODG,VFAs,磷等的溶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ρ(DO)<1mg/L,明显利于VFAs的生成;较高的曝气量(ρ(DO)=7mg/L)也利于SCODG的生成,但是由于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