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北某焦化厂原废水采用隔油-气浮-A/O生化-混凝沉淀-陶粒过滤常规处理工艺,外排废水达不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的间接排放标准。工程改造将属于焦化化工工艺剩余氨水预处理部分纳入了焦化废水处理流程,采用前置隔油、气浮、陶瓷过滤及蒸氨预处理工艺与以O-A-O为核心的生化污水处理相结合的新工艺,提高了预处理除油效果,减轻了蒸氨塔填料污堵率,提升了蒸氨塔蒸氨效果。后续新增预曝气池提高了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此外,将已有陶粒过滤改造为活性炭过滤,确保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是“八五”攻关课题“高浓度有机有害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85-908-06)的“焦化废水综合治理技术与工艺”专题(85-908-06-03)的子专题.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危害很大.通过小试证明采用蒸氨预处理加厌氧-缺氧-好氧(A_1-A_2-O)生物处理工艺是处理焦化废水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在小试基础上,以邢钢焦化厂废水处理车间为依托工程,对传统焦化废水活性污泥吸附再生系统进行A_1-A_2-O工艺工程改造,同时进行生产性试验,得到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3.
酒精废醪是酒精生产过程中粗馏塔排放的蒸馏残留物,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呈酸性,其BOD/COD>0.7易生化处理.采用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某酒精厂的酒精废醪,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对CODcr及SS的去除率均高于99.5%,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的第二时段酒精行业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以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工艺为核心的处理能力2万m3/d制浆造纸综合废水的工艺,对处理系统的启动和调试过程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污泥负荷、调试中混凝剂的选择及浓度等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试,系统达到稳定,出水CODCr小于400 mg/L,SS小于80 mg/L,去除率均大于80%,达到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省和运行费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魏起增 《给水排水》2005,31(5):98-101
介绍了水泵吸水管、水箱、消火栓箱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根据生产实践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了水泵、电机、空调系统在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时经常会碰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黄酒废水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调试运行过程;分析了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总结了设计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针对凝结水精处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设计、调试、运行问题,提出树脂输送管道、在线仪表和加氨点的设计优化思路,并指出运行中应注意旁路阀、混床流量和树脂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电站AGC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阐述了AGC控制系统调试的步骤,讨论了AGC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唐山调控一体化系统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提出了处理及判断相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膜法制水系统即超滤加两级反渗透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脱盐水的制取,以某冷轧厂脱盐水处理设计为例,介绍了超滤、两级反渗透法制取脱盐水系统的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产水能力及出水水质;并通过对该工程实际调试运行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提出了对全膜分离法脱盐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填充三维电极电解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城市污水处理厂冬天出水存在氨氮浓度偏高的问题,采用间歇试验法对活性炭填充三维电极深度去除污水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氨氮初始浓度,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p H值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去除速率随着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加,单位氨氮去除能耗随着电流增加而增加,随着氯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少。p H值在3.0~9.0范围内对三维电极除氨氮过程影响比较小。实际废水在经过2.5h电解后,氨氮浓度从28.0 mg/L下降至0.3 mg/L,去除率高达99%,可以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乙膦铝为代表的特高浓度有机膦氨氮废水预处理,通过ClO2催化氧化和常温常压、高温常压、高温高压碱解试验工艺的比较发现,一段预处理以高温高压碱解工艺为优,有机膦、氨氮和CODCr的削减率可分别达94.4%,96.3%和85.5%;二段预处理工艺则以投加Fe2 为宜,在控制足够高的水温和Fe2 /TP值条件下,有机膦的浓度去除率可达68%.为后续的进一步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苏沙钢集团厂区现有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深入的调研后,合理优化现有处理单元,采用增加前处理以及末端深度处理环节的方式,达到提高污染去除效率的目的。通过现场中试实验,获取改良工艺对焦化废水去除效果的最优工况参数。中试实验的工艺路线为“破乳→隔油→臭氧催化Fenton→气浮→EGSB→BACT→臭氧催化Fenton→气浮”,在前处理段臭氧浓度设置为100mg/L、深度处理单元臭氧浓度设置为50mg/L、BACT段分流比为1∶1、污泥回流比为1∶1时,工艺运行稳定后,在COD进水浓度为4100~5600mg/L时,系统对COD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5%以上,在氨氮进水浓度为250~310mg/L时,系统对氨氮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1%以上。  相似文献   

14.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the residual ammonia nitrogen contained in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king wastewater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system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e Ti/RuO2/IrO2 anode plates and the coke have goo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studies also show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give a satisfied solution to the residual bio-refractory ammonia nitrogen in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king wastewater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electrodes. At coke size of 10-20 mesh, electrode distance of 1.0 cm and current density of 4.5 mA/cm2, the residual ammonia nitrogen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system was almost completely removed in 60 min.  相似文献   

15.
沸石吸附水体中氨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近年来各大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重,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浙江缙云有丰富的沸石矿藏,研究其对于沸石的吸附过程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显示:在288~318 K范围内的温度对沸石吸附氨氮过程影响较小,在氨氮初始浓度为30 mg/L的条件下,小粒径沸石对氨氮的48 h吸附容量为1.13±0.06 mg/g,去除率为91%。大粒径沸石对氨氮的48 h吸附容量为1.10±0.06 mg/g,去除率为87%。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均适用于描述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过程。本研究表明天然沸石是一种合适的吸附剂,可用于废水或者天然水体中氨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16.
高压脉冲放电处理含氰废水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去除,传统去除方法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提出了用高压毫微秒脉冲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pH值、放电时间、气流量、放电条件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值为9.09,放电2 h,放电电压46 kV时氰化物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3.2%,氰化物质量浓度可降至0.26 mg/L。实验对比了放电与不放电氰化物的去除效果:相同条件下放电后氰化物的去除率大大提高,为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厌氧氨氧化作为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现有研究多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本文以猪场废水为对象的研究,利用ASBR为反应器,接种反硝化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细菌,在NH+4-N与NO-2-N浓度均为100 mg/L的条件下,运行125 d,经历启动初期、过渡期、系统稳定运行期三个阶段,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NH+4-N的去除率达91.70%,NO-2-N去除率92.0%;NH+4-N的容积负荷为36.90 mg/L.d,NO-2-N的容积负荷为37.55 mg/(L.d),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该研究成果对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工程实践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源水中氨氮的去除有其特殊性,研究利用沸石直接过滤氨氮超标地下水,并对沸石去除氨氮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滤速和进水氨氮浓度对沸石柱运行效果有很大影响,沸石对低浓度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在滤速为6m/h,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0.8mg/L和1.42mg/L时,以《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规定的0.5mg/L为出水水质标准,沸石柱可以分别运行65h和18h。沸石柱对氨氮的去除是吸附和离子交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The feasibility of a membrane contactor system for ammonia removal was studied.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compare the effect of various operation conditions on ammonia removal efficiency. Effective removal of ammonia was possible with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embrane contactor system at all tested conditions. Among the various operation parameters, contact time and solution pH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mmonia removal mechanism. The overall ammonia removal rate was not affected by influent suspende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unlike other pressure driven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es. Also the osmotic distillation phenomena which deteriorate the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can be minimized by preheating of influent wastewater. A membrane contactor system can be a possible alternative to treat high strength nitrogen wastewater by optimizing oper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stripping solution flow rate, influent wastewater temperature, and influent pH.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焦化废水的预氧化-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成分十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性质非常稳定且水量大,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使用H2O2为氧化剂,FeSO4.7H2O为催化剂的Fenton氧化法对钢铁焦化厂废水的终冷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氧化处理后用FeCl3为混凝剂对COD,NH3-N,色度及浊度的去除率进行了系统的考查。确定了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最佳的混凝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pH值控制在3左右,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80℃,焦化废水的COD,NH3-N,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1%,96.2%,90.8%和9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