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46岁.常规体查,偶然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收住院,既往有慢性胆囊炎合并结石.查体:BP110/7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异常,心肺腹无异常.化验分析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在右肾上腺区显示4.0cm×3.3cm大小的中等回声光团,呈三角型,边界整齐明亮,内部回声,肿瘤与肝之间形成"海鸥征"内未显示血流(图1),超声诊断,右肾上腺实质性占位(髓脂瘤可能).CT示左肾上腺处见一类椭圆形软组织块影,大小4.0cm×3.6cm提示右肾上腺肿瘤.外科手术切取右肾上腺肿物4.0cm×3.5cm,病理诊断:右肾上腺髓脂瘤.  相似文献   

2.
我科目1970年以来共收治4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其中仅1例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正常,手术前被误诊,现报告如下。病例:患者男性,53岁。平素体健,无高血压、头痛及头晕等病史。1988年5月不慎被木头击伤右胸部,遂行B超检查发现肝右后方有一4.9×3.9cm低回声区,CT检查:相当于右肾上腺区见3.8×4.4cm密度均匀之软组织球形影,CT值为48Hu,增强后CT值为68Hu。初步诊断为右肾上腺肿瘤,于1988年8月18日入院。体检:T37.3℃,P88次/分,BP130/78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扪及肾脏和肿块,肾区无叩击痛,按压腹后无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VM A6.7mg,17-OH13.4mmHg,17-KS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近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能在术前正确诊断的病例已逐渐增多。现报道1例并作文献复习。亚病历介绍患者男,60岁,右腰腹部钝痛2年,于1992年8月7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泌尿系症状。体检:一般状况好,无贫血貌,表浅淋巴结不肿大。BP16/11kPa,P80/min。心脑正常,肝脾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血常规及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尿VMA、17一羟皮质类固醇及17酮类固醇值正常。B超于右肾上方探及6.2cmX7.4cm肿物,回声强弱不均。IVP示双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CT示…  相似文献   

4.
俞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922-2922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肿瘤1个月,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查体: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右肾上腺区强回声实性占位。CT检查:右肾上腺区肿物,其内可见脂肪密度,考虑为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肉眼:灰黄灰褐色球形肿物一个,大小为7.5cm×6cm×3cm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右前臂肿物于2007-03-18来我院就诊.有青霉素过敏史,无利多卡因使用史.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0 mmHg(10 mmHg=1.33 kPa).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右前臂肿物3 cm×4 cm,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考虑为右前臂脂肪瘤.入院第2日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肿物切除术,术前给予东莨菪碱0.3 mg,苯巴比妥0.1 g肌内注射,进入手术室后测血压120/68 mmHg,心率70次/分,SaO20.98,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女,17岁。以左腰部胀痛1周入院,无高血压病史。B超提示:右肾上腺区可见10cm×8cm实性肿物,下腔静脉向内移位;CT示右肾上腺10cm×8cm实性肿物,略有增强。血、尿游离皮质醇、血醛固酮、24h尿苦杏仁酸均在正常范围。诊断:右肾上腺肿瘤。术前胸透、心电图正常。2005-05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肾上腺瘤切除术,麻醉前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经右侧第11肋间入路进行,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50ml,术毕检查胸膜无损伤征象,术后16h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血氧饱和度由99%降至76%~85%,BP100/70mm Hg,HR160次/min,R40次/min,气管明显向左…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 男,39岁。因体检CT发现右肾上腺肿物1个月余于2007-02~26入院。肿块大小约8.0cm×6.5cm,无头痛、头晕,无全身乏力、四肢震颤等症状,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皮质醇节律、24h尿去甲肾上腺素/甲氧基肾上腺素正常,血钾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无特异性异常。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女,5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心悸、乏力、纳差于2003-12-01来我院就诊.查体,HR80次/min,律齐.BP 120/75 mmHg.既往无高血压史,无发冷发热盗汗史,无咳嗽咳血咳痰史.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血常规正常.CT示:①左肾上腺腺瘤;②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断:肾上腺腺瘤.收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左肾上腺有4 cm×3 cm×2 cm大小的肿物,质地较韧,色淡红.与肾上腺粘连紧密,与周围组织稍有粘连.术中诊断:左肾上腺腺瘤.病理检查:巨检示肿物呈灰红色不规则组织一个,体积4 cm×3.5 cm×3 cm大小,切面灰红,质地较软.镜下检查:肾上腺呈结节性干酪样坏死,坏死边缘纤维组织类上皮细胞增生、包绕,并可见散在的郎罕巨细胞.在结核结节周围有少许肾上腺腺泡残存. 病理诊断:(左)肾上腺结核.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46岁,因右侧腰背、上腹部酸胀不适,偶有隐痛就诊。查体:右腰部叩击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强回声反射的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晰,肿块内回声均匀。CT显示瘤内组织近似脂肪密度,为界限清楚的椭圆形肿块,CT值为-96~-10HU。实验室检查:24h尿儿茶酚胺、尿17-羟类固醇、尿17-酮皮质类固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上腺内,呈淡黄色,与肾上腺界清,质软。病理检查:巨检:肿物包膜完整,大小6cm×4cm×3cm,切面淡黄色,质软。周围肾上腺受压变薄。镜检:肿瘤组织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造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周围可见萎缩的肾上腺组织包绕(图1)。  相似文献   

10.
张艳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91-5891
对肝肾上腺增生性结节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3岁.因高血压病4 a,肝区不适3个月入院.全身CT示:肝右叶占位,大小约9 cm×6 cm×3 cm,其他脏器包括肾上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肝右叶占位.肝血管瘤?于入院后第3天手术.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女,17岁.因右上腹痛伴发热、消瘦50d,肝脏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性肿物20d就诊.50d前出现右上腹痛伴发热、消瘦,当地医院肝脏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性肿物,肝功能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淡血性液体1200 ml,经引流管注射无水乙醇3次,仍持续发热,20d后复查肝脏CT仍示肝右叶巨大囊性肿物,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仅肝区轻度叩痛.超声检查示肝右叶一16 cm ×10 cm大小实性为主混合回声肿物,内含大小不等不规则无回声区;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性占位病变,不除外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3天。增强CT示右肾上腺腺瘤,大小1.4cm×1cm。实验室检查示血浆醛固酮、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尿香草扁桃酸均正常。入院后行腹腔镜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标本送检。病理检查巨检:椭圆形肿物1个,大小2cm×1.4cm×1cm,色灰黄,包膜完整,表面结节状,质地软;切面金黄色、质实,边界清楚,未见明显出血或坏死。镜检:低倍镜,肿瘤被覆纤维包膜,由透明样细胞及胞质嗜酸性颗粒细胞构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8岁,因进行性肥胖6年余入院.查体:血压23/12kPa,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皮下紫纹、无明显男性化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240.9ng/L,血钾3.31mmol/L.超声检查(如图):双侧肾周围脂肪层回声和肾上腺周围脂肪回声均明显增厚,左侧肾上腺部位见3.1cm×3.0cm圆形低回声区,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拟诊为:左肾上腺实质性包块(左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性大).MRI:左肾上腺皮质肿瘤.手术及病理示:左肾上腺灰红色肿物约3cm×4cm ,切面暗红,瘤组织大小一致,排列成团块状,团块间由纤细的毛细血管分隔,病理诊断:左肾上腺皮质腺瘤.  相似文献   

14.
患者赵某,女,48岁,因发现右锁骨上窝一无痛性肿物5月余。于1989年1月5日入院。平素健康,否认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患病史。体检:T37℃,P78次/分,R18次/分,BP15/10kPa,营养中等,发育良好,无恶液质病容。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亦无异常包块。四肢正常活动。外科情况;右锁骨上窝较对侧饱满,可扪及—4cm×4cm大小,质软、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15.
刘玉红  皋岚湘  刘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3):216-216,i017
死胎女性,32周。B超显示胎儿右肾上极实性肿物,肝增大,临床诊断为胎儿畸形而引产。病理检查巨检:胎儿全身水肿,腹部明显膨隆,切开胸腹腔见右肾上腺明显增大,55cm×45cm×3cm大小,重32g(正常3~5g),表面暗红色,被膜完整光滑,切面实性,暗红色,质中(图1);肝明显增大,22cm×15cm×4cm大小,重640g(正常7307±1383g),表面呈灰白、暗红色,斑块状,切面灰白、灰红色,囊泡状,有出血,周边可见部分肝组织。其余脏器未见异常。镜检:右肾上腺大部分被肿瘤组织替代,周边残留少许肾上腺组织,肿瘤细胞由纤维血管分隔呈巢状,部分区域有微囊形成,细胞为小圆细胞…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8岁,农民.因右上腹包块六年,迅速增大8个月就诊.患者于六年前剧烈活动后自觉头昏、头晕、恶心,在外地医院经B超、CT检查,发现肝右叶有拳头大小之肿物,诊断为“肝癌”,未治疗以后一直无明显不适,近8月来包块逐渐增大.右上腹膨隆,无静脉怒张,触及巨大肿物,下界在脐下6cm,表面有压痛,脾不大、甲胎蛋白小于20ng/ml,肝功化验正常.B超检查见,肝脏轮廓清晰,体积增大,下界达脐下6cm,形态失常,左叶明显向左及左下移位,肝右后叶有40×30cm大小之混合性回声之肿块,有大小不等之强回声、低回声团块及不规则之无回声暗区,肿块与肝实质分界界线清楚.B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5岁.因发作性心慌、胸闷伴头痛、出汗1天于1992年7月12日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22次/分,血压测不到.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两肺无罗音.心率122次/分,律整,心音低钝,无杂音.腹部无异常.心电图示Ⅰ、Ⅱ、aVF、V3~V6导联ST段平直下移0.1mV以上,T波倒置,aVR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拟诊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未予升压药物治疗于20分钟后血压为37/20kPa,之后血压反复波动于34~8/18~6kPa之间.血清肌酸磷酸肌酶、谷一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均高于正常两倍以上.血压上升时尿香草基苦杏仁酸定性阳性.B超示左肾上方有一囊实混合性包块,CT示左肾上腺区见一不规则形块影.于1992年8月21日手术切除,肿瘤大小15×10×10cm,重517.3g.病理报告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0岁。于6岁时被石头砸伤右额部,当时诊断右额骨线形骨折,从15岁开始右额骨受伤处隆起一包块,逐渐增大,无明显不适。查体:右额见一约3cm×4cm×3cm肿物,质地硬,与颅骨相连,无压痛(图1)。头颅CT提示右额骨骨瘤(图2)。完善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右额骨骨瘤切除,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术中见右额骨隆起肿物,约3cm×4cm×3cm,基底与额骨相连续,内板完整,与硬脑膜无黏连。用铣刀在距肿瘤边缘约1cm的正常颅骨处绕骨瘤一圈整块将骨瘤切除,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图3)。术后病理报告:骨瘤(图4)。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好,颅骨修补外形满意,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6 8岁。发现左侧颞顶部头皮肿物 1年半入院。查体 :左侧颞顶部有一 10cm× 10cm大小质地较软的肿物 ,无活动性 ,右下肢肌力IV极 ,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 ,头颅X线片示左颞顶部 10cm× 10cm大小的骨质破坏缺损。颅脑CT示左颞顶部最大层面 10cm× 9cm类圆形软组织影 ,密度不均 ,有碎骨片影 ,左颞顶骨骨质破坏缺损。于 2 0 0 2年 8月 10日在全麻下施行开颅肿瘤切除 ,术中见 :左颞顶部颞肌下巨大肿物 ,呈灰白色 ,质地较韧 ,内有碎骨片 ,血动丰富 ,缺损的颅骨边缘骨质疏松 ,肿物已侵及颞肌、硬脑膜。术中切除肿瘤同时切除受累的颞肌、硬…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男,15岁,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肱骨一无痛性肿物,无明显进行性增大.无畏寒发热、四肢抽搐、肢体麻木.左上臂前内侧可触及一3 cm×3 cm×3 cm大小质硬肿物,无活动,无压痛,肢体血运感觉正常,左上肢活动自如.X线及CT资料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