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蛾蜡弹科Flatidae国内一新记录属和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根据文献资料和现有标本,整理出中国扁蜡蝉科昆虫名录9族20属43种,报道了该科12种昆虫在我国15个省区中的分布新记录,列出各种的地理分布和部分种类的寄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蛾蜡蝉科Flatidae国内一新记录属和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根据文献资料和近几年的野外标本采集、鉴定结果,整理出中国象蜡蝉科名录计2亚科10属35种,增加了7种的新分布地,其中包括贵州新记录4种、陕西新记录2种以及辽宁、宁夏、湖南、江西、福建、海南新记录各1种,列出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和部分种类的寄主。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江苏省蜡蝉总科2新纪录科,即袖蜡蝉科(Derbidae)和颖蜡蝉科(Achilidae);袖蜡蝉科2新纪录种,即红袖蜡蝉(Diostrombus politus Uhler 1896)和甘蔗长袖蜡蝉(Zoraida pterophoroides Westwood,1851);颖蜡蝉科1新记录种,即印度卡颖蜡蝉(Caristianus indicus Distant,1916).记述了2新纪录科的简要识别特征、世界及中国的分布;3新纪录种的别名、识别特征、寄主、江苏省及世界和中国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所藏的菱蜡蝉科和象蜡蝉科昆虫标本进行整理与鉴定,鉴定出江苏省菱蜡蝉科4个种,象蜡蝉科4个种,其中四带脊菱蜡蝉(Reptalus quadricinctus Matsumura,1914)、云斑安菱蜡蝉(Andes marmorata Uhler,1896)、瘤鼻象蜡蝉(Saigona gibbosa Matsumura,1910)和中野彩象蜡蝉(Raivuna nakanonis Matsumura,1910)为江苏省新纪录。记述了两种菱蜡蝉和两种象蜡蝉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以及分布。  相似文献   

7.
8.
记述了璐蜡蝉科Lophopidae国内1新记录属:斯璐蜡蝉属symplanaKirby;1新记录种:绿斯璐蜡蝉symplanaviridinervisKirby及3个新种:短线斯璐蜡蝉Symplanabrevistrata、长头斯璐蜡蝉Symplanalongicephala、短头斯璐蜡蝉Symplanabreicephala。  相似文献   

9.
全面回顾了世界菱蜡蝉科昆虫约170年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分类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中国菱蜡蝉科的分类研究进行了回顾,对该类群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了该科昆虫分类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邓晗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561+7673-7561,7673
记述了贵州省蛾蜡蝉科1新记录属1新记录种—澳迷蛾蜡蝉Mimophantia australensis Korkaldy,1906。综述了该属的的分类研究史,描述了澳迷蛾蜡蝉属的特征,并绘制了成虫特征图。  相似文献   

11.
贵州现有飞虱科昆虫2亚科61属111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数的38.1%和29.3%;特有属2个,占贵州已有属3.3%;特有种19个,占贵州已有种17.1%。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种为主,跨东洋界和古北界次之,其他跨界种则为数不多;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的华中区和跨华中区和华南区种为主,跨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种次之,其他跨区种则较少。在贵州5个自然地理省中,黔南低山河谷省共58种,占总数的37.9%;黔中山原丘陵省共44种,占总数的28.8%;黔北中山峡谷省共有24种分布,占15.7%;黔东低山丘陵省共有22种分布,占14.4%;黔西高原中山省仅有5种分布,占3.3%。贵州飞虱总体分布格局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记术了半翅目长蝽科梭长蝽Pachygrontha antannata(Uhler)成虫期的外部形态,提供特征图15幅,通过形态特征研究,获得对梭长蝽亚科(Pachygronthinae)形态学的进一步认识,为长蝽科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比较形态学的新资料,并对有关特征进行了系统学意义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茶小绿叶蝉、茶蚜和白背飞虱3种农业上重要的半翅目害虫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面上的疏水行为及其前跗节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白背飞虱成虫和若虫均可站立于水面并具有较强的滑行能力,表明其前跗节疏水性最强;茶小绿叶蝉成虫可站立于水面,若虫足易陷入水中,表明成虫的前跗节疏水性强于若虫;茶蚜成虫和若虫足均陷入水中,表明其前跗节无疏水作用,但茶蚜成虫和若虫在水面均有聚集抱团现象;这3种昆虫都无法站立于大豆油面.电镜观察发现,茶小绿叶蝉成虫的前跗节较若虫更加扁平,爪中垫为一对椭圆形吸盘状结构,且表面附着的刺体数量显著多于若虫;茶蚜成虫和若虫具有一对发达的爪及2根棍棒状中垫毛,缺少爪垫及爪中垫;白背飞虱成虫和若虫具有发达的杯状吸盘结构的爪中垫.  相似文献   

14.
对3头雌性黑熊的生殖系统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雌性黑熊卵巢脂肪囊发达,卵巢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皮、髓质界限清晰;子宫为双分子宫,子宫角长,子宫颈管具有明显的子宫内口和外口,输卵管和子宫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子宫腺发达;阴道呈背腹压扁的管状,形成阴道穹隆和阴蒂窝.  相似文献   

15.
从有机磷农药对人和动物机体及组织的损伤出发,综述了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并对有机磷农药所造成的生殖系统损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证明北二星蝽Eysarcoris aeneus和尖角二星蝽E.parvus为同一个种。通过扩增中国二星蝽属的4个种,尖角二星蝽E.parvus,北二星蝽E.aeneus,二星蝽E.guttigerus和广二星蝽E.ventralis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约560bp),共获得28条序列。计算其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并基于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同时,解剖这些种的生殖节发现,尖角二星蝽和北二星蝽之间的生殖节差异远小于与本属内其他种间的生殖节差异,因此,基于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生殖节形态差异的结果均显示北二星蝽和尖角二星蝽之间的差异远小于这两个种与属内其他种之间的差异。我们得出(1)北二星蝽和尖角二星蝽为同一种;(2)DNA分类学可以利用线粒体COI基因解决有争议的分类学问题,同时综合利用形态和分子数据能够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