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男,16岁。因发热,鼻衄就诊。体检:T37.8℃,贫血貌,四肢皮肤淤斑,周身多处有蚕豆大淋巴结,肝肋下2cm,脾肋下3cm,生殖器正常,脑膜刺激征(一),查Hb65g/L,WBC46×10~9/L,原+早幼粒85%,BPC44×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50:1,原+早幼粒92.5%,POX粒  相似文献   

2.
患者系男性,19岁,农民。因发冷、发热、出汗呈间日发作26d,伴头昏、乏力18d,于1990年9月22日入院。发病前在海南务工3月,有露宿蚊叮咬史。体检:T39.5℃,贫血貌,肝肋下1.5cm,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30g/L,RBC0.68×10~(12)/L,WBC32.4×10~9/L,中性0.71,其中晚幼0.2、杆状核0.15、分叶核0.54,淋巴0.29。血小板56×10~9/L,外周血见极少中、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细胞。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大致正常。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M:E=1.2:1。粒系增生活跃,占0.47,红系增生活跃,占0.36,除原始粒细胞外各阶段细胞均可见,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2岁主因咳嗽、发热5天于1979年1月6日第一次住院。查体:T37℃,体重10kg,发育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偶闻干性罗音。心率100次/分。肝大肋下3cm,脾大肋下3cm。验血BPC610×10~9/L,RBC3.6×10~(12)/L,Hb11.5g/L,WBC110.4×10~9/L。分类:早幼粒0.02,中幼粒0.06,晚幼粒0.24,杆状粒0.29,分叶粒0.19,NAP阳性率0%,积分0。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为5.31,粒系早幼以下各期细胞可见,以晚杆为主。  相似文献   

4.
女性,24岁,农民.因头昏、乏力二月余,左面颊肿痛五天于1987年6月27日入院。体温38.5℃,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小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扪及,胸骨有压痛。肝、脾各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2g/L,红细胞1.35×10~(12)/L;血小板48×10~9/L;白细胞3.7×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3%,原淋20%,幼淋55%(其中手镜形原淋、幼淋分别为5%及25%),淋巴细胞22%.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以淋巴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原淋80.6%,幼淋14.8%,其中手镜形细胞占82%.  相似文献   

5.
病者戴某,男性,57岁。因头晕、乏力、骨痛3个月于1988年7月8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双颈有数个黄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肋下一指,脾肋下仅可触及。血象:Hb43g/L,血小板21×10~9/L,WBC25.8×10~9/L。分类中有幼稚粒细胞。骨髓涂片: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83.5%,其中原粒27%,早幼粒20%,中幼粒19.5%。原粒胞浆多而蓝,核染色质松如粗砂状,核仁1~4个。有双核原粒及早幼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5岁,司机,因头晕、心慌、乏力4年,加重伴发热、骨痛1月于1990年5月24日入院。体检:T37.6℃,中度贫血貌,皮肤见散在出血点,颈部可触及数个蚕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左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肝肋下3.5cm,脾肋下1.5cm,第4及第5腰椎棘突压痛(+)。实验室检查:Hb61g/L,BPC50×10~9/L,WBC43×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以原始细胞  相似文献   

7.
男患,22岁。乏力,腹部不适半年,阴茎持续性痛性勃起半月,于1989年6月16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面容,胸骨无压痛,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10cm,阴茎勃起,长约12cm,皮肤颜色较苍白,有触痛。实验室检查:Hb72g/L,WBC410×10~9/L,BPC 300×10~9/L,骨髓象∶粒∶红=62∶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占94%,原粒加早幼粒占7%,中晚加幼粒细胞占76.5%,部分中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核落后于浆,血小板易见,有时成片聚集。NAP(一)。入院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阴茎异常勃  相似文献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红变少见,并自发性脾破裂更为罕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因乏力腹胀2个月,于1986年11月22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脾助下4cm,WBC34.6×10~9/L,Sg0.58,st0.09,中晚幼粒0.06,E 0.03,B 0.05,Hb 128g/L,BPC189×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为12.3:1,原十早幼粒0、045,中晚幼粒0.51,杆状及分叶核0.245,E 0.025,B 0.044,早幼红0.05,中晚幼红0.06.诊断慢粒.服马利兰牌回缩,血象正常出院,未规律服马利兰症状复发,又于1988及1989年两次住院,用羟基脲(HU)及6—疏鸟嘌呤(6-TG)治疗血象接近正常,症状缓解出院.1990年2月第4次住院,脾助下7cm,WBC20.5×10~9/L,Hb102g/L,BPC89×10~9/L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为3.66:1,早幼粒0.035,中晚幼粒0.345,杆状及分叶核0.305,E 0.04,В0.03.原红0.01,早幼红0.015,中晚幼红0.18.予  相似文献   

9.
患者朱××,男性,34岁,干部,因反复发热、乏力8个月伴右侧睾丸疼痛肿大1个月于1988年2月6日住院。查体:体温38~40℃,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肋下刚及,软,触痛。脾肋下1cm右肾区叩痛。右侧睾丸肿大(7×5×3cm),无红肿,质硬,压痛。血红蛋白116~38g/L,白细胞0.9~1.95×10~9/L,血小板40~7×10~9/L,嗜酸细胞计数为0.血NBT试验阳性率13%。尿常规正常。骨髓检查粒:红=0.95:1,意见为增生性贫血。2月27日胸骨骨髓原淋10%,幼淋29.2%,3月25日骼后骨髓  相似文献   

10.
兹将两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有骨髓嗜酸细胞增多(M_4E_0)报道于下.例1,女性,25岁.因贫血症候群一月余就诊.血象:Hb70g/L,血小板0.78×10~9/L,白细胞16.2×10~6/L,分类中幼粒22%,幼单28%.于1987年11月9日入我院.检查:四肢皮肤见数个紫癜,颌下淋巴结如花生米大,肝脾未扪及。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20.8∶1。原始粒26%,早幼粒6.5%,幼单16%,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乏力半年,加重伴劳力性气短10天于1995年2月16日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颈部和胸前可见数个出血点,左颌下和左腋下可触及数个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无压痛.肝肋下2cm,质韧,无触痛,脾未及.外周血象:WBC3.1×10~9/L,中性杆状核0、14,中性分叶核0.53,L0.28,M0.03,E0.02;RBC 2.56×10~(12)/L;Hb56g/L;PC78X10~9/L;血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骨髓穿刺5次干抽,1次骨穿成功报告: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0.07,早幼粒0.07,中幼粒0.09,晚幼粒0.14,中性杆状0.07,中住分叶0.04.嗜酸杆状0.01,嗜酸分叶0.002,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Pekger畸形;红系增生活跃,部分呈类巨幼样变,核染色质呈粗块网状;巨核细胞7个,血小板少见;淋巴细胞0.008、诊断:MDS-RAEB.3次骨髓活检报告:骨髓纤维组织明显增多,造血组织少并和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12.
慢粒急性嗜碱粒细胞变并发性骨髓坏死、脑脂肪栓塞少有报道,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农民。因腹胀、双下肢浮肿、乏力月余于1988年11月26日首次入院。T36.4℃,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和出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 ),肝肋下4.0cm,剑下6.0cm,脾肋下8.0cm,双下肢呈凹陷性浮肿。WBC267×10~9/L,分类早幼粒0.03,中幼粒O.09,晚幼粒0.34,杆状核0.29,分叶核0.17,淋巴0.01,嗜酸粒0.04,嗜碱粒0.03,Hb85g/L,BPC226×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  相似文献   

13.
胸腺切除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手术前血象Hb128g/L,RBC4.42×10~(12)/L.WBC8.3×10~9/L,BPC230×10~9/L,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瘤混合细胞型,经放射治疗1月半后血象Hb126g/L,RBC4.38×10~(12)/L,WBC3.1×10~9/L,BPC178×10~9/L.自10月2日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心慌症状,在张家口医院附属医院查血Hb53g/L,RBC1.78×10~(12)/L.WBC5.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21.6:1.粒系细胞0.85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低下,占0.04,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化疗后继发恶性淋巴瘤,近来已有个案报告,亦有报告继发其他恶性肿瘤者。我院自1983年5月至1991年4月发现了3例。例1,男,13岁,因腹胀、消瘦、乏力伴肝脾肿大1月于1979年7月28日入院。化验:Hb75g/L,WBC298×10~9/L,早幼粒0.03,中性中幼粒0.04,晚幼粒0.49,杆状核0.20,plt216×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为主,NAP积分为“零”,诊断为慢粒。给予马利兰治疗,病情控制,白细胞计数10~15×10~9/L出院。以后视白细胞计数高低,间断予马利兰维持量。4年后,发现颈部淋巴肿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2岁,因头昏、乏力、畏寒、活动后气促1年,近1周加重,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既往无特殊。体检:中度贫血貌、面部轻度浮肿,余均正常。实验室检查:Hb75g/L,RBC2.63×10~(12)/L,WBC1.5×10~9/L、BPC80×10~9/L。骨髓增生活跃(低水平),粒、红2系呈病态造血,原粒0.12、早幼粒0.185,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EB)。1991年3月20日开始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药物由上海瑞金医院提供,批号为910225。剂量:60mg/d,分3次口服,至服药第14天出  相似文献   

16.
陈某,女,33岁.因头昏、乏力伴胸部不适二月收入院.体检: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心肺(-)。实验室检查:Hb42g/L,WBC2.2×10~9/L,BPC43×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幼淋占98.5%,红系、粒系明显受抑,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少见.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急性粒—组织嗜碱细胞混合型白血病,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告.近年我院收治一例,复习有关文献加以讨论,现报告如下: 陈×、女、7岁,因面色苍白两月,发烧,于1988年1月29日入院.查体:体温38.5℃,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颈淋巴结肿大如枣核,胸骨有压痛,余无异常。血象:血红蛋白38克/L,白细胞12×10~9/L, 血小板50×10~9/L.分类:原粒10.0、早幼粒3.0、中幼粒14.0、晚幼粒12.0、杆状核19.0、分叶核8.0.淋巴细胞34.0,浓缩血片组织嗜碱细胞2%左右.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原粒34.0、中幼粒4.5、晚幼粒5.0、干状核粒6.0、分叶核1.0、嗜酸粒1.0,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35岁 ,因头晕、乏力、腹胀 7个月于1 997年 5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 )慢性期 ,间断口服羟基脲治疗 ,外周血白细胞维持在 6.0× 1 0 9/ L左右。 1 998年 2月 5日因上述症状加重而入我科。体检 :体温 36.5℃ ,表浅淋巴结不大 ,中度贫血貌 ,胸骨轻度压痛 ,心肺未闻异常 ,脾肋下约 3.0 cm。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 5.0× 1 0 9/L;血红蛋白 80 g/ L;血小板 1 0 8× 1 0 9/ L。骨髓检查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粒系的原粒加早幼粒细胞占 0 .2 4 5,红系增生低下 ,巨核系明显增生 ,以产板巨核细胞为主。诊断慢粒加速期。予以 …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1岁,工人。1987年6月因发热、牙龈出血、面色苍白、乏力20天住我院,经骨穿和组化诊断为AMLm56。经DOAP方案治疗3个疗程,复查骨髓象达到完全缓解。以后定期维持和巩固治疗。1990年8月,因受凉发热,皮肤出现出血点和瘀斑,骨关节疼痛、乏力1周而入院。体检:T38.6℃,慢性贫血病容,四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脏正常,腹软,肝肋下2cm,质软,边钝,无触痛,脾肋下3cm,质中,边界清,无触痛。实验室检查:Hb80g/L,WBC3.4×10~9/L,幼单14%,PBC80×10~9/L。骨髓象:单核系  相似文献   

20.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生存期3~5年,急变后生存期6~12个月,急变为一种细胞类型,我院血液科收治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生存10年余,相继发生急粒、急淋变。急粒变后生存8年余,急淋变后1个月内死亡。 患者,男,39岁,1984年10月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并发现左侧腹部肿块来院检查,脾脏肋下8cm,血常规:WBC83×10~/L,中性分叶核0.21,中幼粒0.08,晚幼粒0.22,杆状核0.33,L 0.10,Hb110g/L,BPC28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45∶1,粒系极度增生,原粒0.005,早幼粒0.08,中幼粒0.22,晚幼粒0.26,杆状核0.265,分叶核0.07,红系、淋巴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全片30只。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给马利兰治疗,体力基本恢复,脾脏回缩,门诊不定期检查,白细胞<15×10~9/L时停服马利兰。1986年10月病人再次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和脾脏肿大,血常规:WBC2.9×10~9/L,N0.46,L 0.32,M 0.06,E 0.02,B 0.04,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