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以β-氨基乙醇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化学振荡反应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特性,研究了各物质初始浓度、反应温度、还原性物质(维生素C和葡萄糖)、丙烯腈、Ag^ 和CCl4对振荡行为的影响。该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与反应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ms方程。测得反应诱导期活化能Ein=70.21kJ/mol,周期活化能Ep=86.91kJ/mol。  相似文献   

2.
采用振荡技术,研究了黑茶-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的振荡反应新体系的振荡图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黑茶的振荡反应图谱,考察了添加物碘酸钾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了黑茶的最佳饮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茶振荡体系诱导期表现活化能为Ein=96.919kJ/mol,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为Ep=64.275kJ/mol,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温度100℃、浸泡时间8min、采用蒸煮茶叶或泡黑茶粉末的方式.这为黑茶制备黑茶饮料以及将黑茶入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当归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测定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当归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当归体系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并由此计算出振荡反应诱导期活化能(57.30 kJ/mol)和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89.04 kJ/mol);考察了添加物如酒精、绿茶、葡萄糖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改变某种反应物浓度得到了该振荡反应的反应级数,并初步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固化剂用量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测得的DSC曲线研究了环氧树脂-双氰胺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并由DSC及IR分析技术确定了该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剂双氰胺最佳用量为5.6%,最佳固化温度为403K,固化时间为70min,该体系的反应活化能为96.82kJ/mol,反应级数为0.93。  相似文献   

5.
磷钼酸季铵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八烷基三甲基磷钼酸铵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对模型油和直馏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以磷钼酸季铵盐作催化荆时,二苯并噻吩(DBT)和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比磷钼酸作催化剂分别提高了5.3倍和2.4倍;在70℃下反应2.5h,DBT、BT的脱除率分别达到100%和40.5%;动力学研究表明,DBT、BT的催化氧化反应皆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规律,其活化能分别为22.5kJ/mol和62.4kJ/mol;各反应条件对直馏柴油脱硫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在m(催化剂)/m(柴油)=1.8%、V(H2O2)/V(柴油)-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达88.7%,收得率不低于99%。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相色谱法,采用微型微分反应器研究了苯在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上完全氧化的机理,为制造新型、高效催化剂提供参考性意见。实验结果表明,苯在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上完全氧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级,其Redox机理的活化能E_1=72.90 kJ/mol;E_2=136.93 kJ/mol。  相似文献   

7.
在自制的反应器上,以Fe^3+与磺基水杨酸为液相吸收液,进行低浓度硫化氢的液相催化氧化动力学影响研究.在反应温度303~348K,硫化氢浓度为76~150mg/m^3,采用线性回归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H2S的液相催化氧化反应呈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Ea=36.67kJ/mol,指前因子A=10.805min^-1.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333~348K.  相似文献   

8.
低浓度硫化氢液相催化氧化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的反应器上,以Fe^3+与磺基水杨酸为液相吸收液,进行低浓度硫化氢的液相催化氧化动力学影响研究.在反应温度303~348K,硫化氢浓度为76~150mg/m^3,采用线性回归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H2S的液相催化氧化反应呈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Ea=36.67kJ/mol,指前因子A=10.805min^-1.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333~348K.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碳纤维表面涂层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是否发生界面反应,采用测量反应焓的方法分析不同升温速率下树脂和固化剂、树脂和上浆剂、上浆剂和固化剂等体系的反应情况.实验结果显示,Kissinger方法、Flynn-Wall-Ozawa方法和Crane方法求得的上浆剂和固化剂的系统活化能为47.25 kJ/mol,而树脂和固化剂的系统的活化能为49.64 kJ/mol.由此表明,碳纤维的表面涂层与固化剂是反应的,且碳纤维表面的涂层优先与固化剂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甲醇中的酯交换反应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的花生油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中的酯交换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5,反应的活化能En=28.85kJ/mol.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的产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M062X在6-31+G**基组水平上以-CH(CHO)-CH2-NFR(R=H, CH3)为计算模型,考察分子内可能发生的2种竞争反应路径——氮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R=H的亲核取代反应能垒为49.7 kJ/mol,而R=CH3亲核取代的反应能垒为68.6 kJ/mol,表明CH3的空间位阻明显提高了反应能垒。R=CH3的优势路径是亲核取代,产物为三元氮杂环,而消去历程的能垒为151.7 kJ/mol,得到的是开链副产物。计算结果表明,分子内氮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三元氮杂环比较容易发生,且对其竞争路径消去反应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2,6萘二甲酸二甲酯(NDC )与乙二醇(EG )为原料,醋酸锌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研究了合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BHEN )的酯交换反应条件及动力学规律。详述了反应温度、NDC与EG物质的量的比以及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酯交换反应最优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210℃;n(NDC):n(EG)为1∶10;n(催化剂):n(NDC)为10×103。在不同反应温度下酯交换反应基本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3.62 Kj/mol。  相似文献   

13.
NaHSO_4·H_2O催化蓖麻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量浓度法对一水硫酸氢钠催化蓖麻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温度下蓖麻油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以及甲醇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反应时刻系统的甲酯含量。用线性回归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蓖麻油分级数为1.5,甲醇分级数为0.5;当反应温度为303、313、323、333K,催化剂加入量为油质量的5%,搅拌速率为600r/min时,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003934、0.005271、0.006656、0.008237dm3/(mol.min),表观活化能为20.627kJ/mol,表观频率因子为14.2806dm3/(mol.min)。动力学方程的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研究最小化扩散影响条件下的半焦与水蒸气等温气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在实验温度为750~1 100℃内,缩核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半焦的气化行为,但低温段(750~950℃)和高温段(950~1 100℃)具有明显不同的反应速率-转化率曲线形状和动力学数据.前者受反应控制,其反应速率在初始反应段有最大值,活化能为172 kJ/mol;后者受反应和扩散共同控制,反应速率在转化率为0.15时达最大值,活化能为82 kJ/mol.实验还考察了水蒸气分压对气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n级速率方程求取水蒸气分压的平均反应级数为0.2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低温区和高温区的气化反应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制备了环氧端基酚酞聚芳醚酮,并研究其固化反应.由酚酞和4,4,-二氟二苯酮经芳香亲核缩聚反应,制得了含酚氧钾端基的聚芳醚酮低聚物.将其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环氧值为0.13、数均分子量为1 540的含环氧端基聚芳醚酮.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以4,4'-二氨基二苯醚为固化剂制备的环氧封端酚酞聚芳醚酮的固化反应和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固化反应为复杂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系放热,反应放热峰的起始温度和峰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该环氧体系的最低固化反应温度和固化反应峰顶温度为120.6℃和146.8℃,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固化反应级数分别为68.21 kJ/mol和0.91.  相似文献   

16.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扩展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面上计算了初始碰撞能分别为55,65,75kJ/mol时O+CH4→OH+CH3反应的矢量相关情况.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对比不同碰撞能情况下的反应发现碰撞能在反应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开展了Fenton试剂对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CMP)的氧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考察了初始双氧水摩尔浓度、亚铁离子摩尔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CMP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双氧水摩尔浓度、亚铁离子摩尔浓度增大和温度升高时,CMP的氧化速率明显加快。在30~45℃的温度范围内,其氧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02.90kJ/mol。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醋酸丁酸纤维素的酯化反应,通过测定其酰基含量分析酯化反应的程度,探讨了酯化反应动力学,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实验得到CAB-38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g精制短棉绒恒温括化12h,V(正丁酸):V(乙酐)=5:1,70℃反应1.5h,水解1h;实验结果表明,醋酸丁酸纤维索的酯化表现为一级连串反应,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的表观括化能Ea=7.92kl/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7.31×10^-5e^-7920/RT(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