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彦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36-13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占据首要地位,其中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独特,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现将近年来电针及灸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秀国 《天津中医药》2009,26(2):161-16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劳累、扭伤或寒湿等原因引发的,临床表现以腰背痛,腿痛或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的下肢麻木,发凉甚至肌肉萎缩为主症的慢性病,属中医学"痹症"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管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多见于20~40岁[2]。该病发病急骤,病情迁延,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症"、"腰痛"范畴,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药治疗有独特疗效。然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候群较为复杂,有时会给中医骨伤科医师临证用药带来很大困难。为找出规律,给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我们搜集近3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部分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肝与筋关系密切。基于"肝主筋"理论,从肝的生理功能与筋伤的关系,肝经循行及肝经腧穴与腰腿痛的关系,探讨基于"肝主筋"理论出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辨证取穴依据,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属中医学的"腰痛"或"腰腿痛""痹证"等范畴.多发生于20~50岁之间.患者极其痛苦,对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很难收效.笔者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6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被认为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骨质疏松无论中药或者西药,目的都是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和促进骨细胞生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方案多样化。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肝与筋关系密切;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肾与骨关系密切,针对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从"肝主筋、肾主骨"的生理特点出发,探讨"疏肝补肾"法在治疗该病中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新颖、广阔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是由于外伤或椎间盘变性,引起椎间盘的髓核或软骨板通过其周围的纤维环对脊髓或神经根造成压迫的一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痛伴下肢痛为特点,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并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表现[1].2008 - 01-2010 -12,我们运用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并与牵引治疗8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椎管及邻近组织而致的一系列综合征,腰痛、坐骨神经痛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腰腿痛"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CT或MRI片定位下深刺华佗夹脊穴、背腧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7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吴勤娟  费苏琴 《河北中医》2013,(11):1728-172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症状一般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跌仆损伤所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素体肾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所致,属中医学腰痛病、痹证、痉证、痿证等范畴。2012-08-2012-11,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并单纯常规护理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腰椎牵引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或遭受外力引起间盘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中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较好,近年我科对60例病人在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腰椎牵引和艾灸治疗,经临床研究观察,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寒湿侵袭经络,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致,亦有久治不愈,致气滞血瘀,缠绵难愈,整日腰部疼痛,或腰腿痛,或活动困难。临床多采用针灸、推拿、牵引等保守疗法,疗效肯定。现将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髓核或部分软骨盘通过它周围环状韧带的薄弱点向他处突出而言.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痹症"的范畴.<金匮翼>说:"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因之."<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腰为肾之府,肾脉循行"贯脊属肾",可见腰脊痛与肾之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1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性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属中医学"腰腿痛"、"腿股风"、"痹  相似文献   

15.
林文川 《光明中医》2012,27(8):1593-1594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纤维环膨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属中医学“腰腿痛”范畴.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与肾密切相关.笔者采取温针灸温肾强筋法治疗本病,并与普通针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青少年及中老年人也可发生.发病以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腰痛范畴.梁兵主任医师长期关注并从事痹证研究,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现将导师证治本病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腰腿疼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近年运用<内经>十二刺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临床常见疾病,但病因复杂,基本病因是椎间盘组织退行性变性,故该病也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中医学中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应的病名,但依据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症状特点,属于中医文献中"腰痛"、"腰腿痛"、"腰脚痛"、"筋伤"、"痹证"等病证范畴。本病病情与疗效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腰腿疼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近年运用<内经>十二刺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中青年处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年龄段,笔者近年来对366名中青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