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证候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而与之密切相关的证候研究,也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但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候",历代医家给其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留下了不规范的缺憾.最为突出的是所使用的证候名称及其概念缺乏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在内容、种类和适用范围上,都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现代证候规范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证候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证候规范研究则于80年代逐渐开展起来,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证候命名、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许多专家对此投入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如国标、行标、代码、主题词表、数版教科书,以及知名专家牵头所做的课题工作等等.但是到目前为止,现行的证候规范尚未得到统一,因此证候规范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近年国家对于证候规范研究的重视,有望在今后的几年内取得比较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医临床分科及学术组织的设置是以病为主,这不符合中医诊疗思路,而应按中医的特色,以证候为中心进行分设。在此讨论了研究证候疗效和变化的必要性,论述了以证候为单元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研究证候的方法,认为"以证候统病"的诊治更符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重视证候变化河北中医学院狄玉敏,田玲(050091)指导夏锦堂“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临床上辩清证候以后.下一步就是治法和选方用药。例如湿热痢.由于湿热交结肠腑*气血变滞.因而其治法是清热化湿.行气和血.用药如黄奇...  相似文献   

5.
证候晶体学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晶体学是研究中医证候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研究证候晶体结构与层次 ,晶体间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证候晶体学的结构是证与相应的方药耦合系统 ,其内涵是晶体结构所规定的病机态势 ,其外延是晶体所规定的排列组合之积数。证候晶体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证候的自身规律及特点 ,为证实质、证候规范化的研究 ,提供新的思维方法 ,为建立证候诊断标准 ,以及相应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医临床教材的诊断思路是“以病统证”。即以病名为纲,以证候为目。如《中医内科学》将咳嗽分为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肝火、阴虚七个证候。根据这种思路,医生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在咳嗽这七个证候之间进行监别,而“对号入座”地作出证候诊断。通过实践我深感这种诊断思路不利于准确地进行证候诊断。理由有三:(1)“以病统证”思路无法解决一人患有多种疾病的证候诊断问题、例如,某患者既咳又喘,同时心悸、腹泻。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将咳嗽、喘症、心悸、泄泻列为4种病。这26个证候,却没有  相似文献   

7.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基础研究的重大课题。当今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这一现代最新技术探讨中医证的内涵将可望获得实质性突破,为中医证候现代研究开辟崭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医和西医治疗的对象都是患有疾病的人。但现代医学治疗的是“病”,因此其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都是围绕“病”进行,研究“病”的发生、诊断、治疗、转归,以提高对“病”的治愈率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流行于冬季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瘟疫范畴,发病急,变化快,危象迭生,诸症蜂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试谈中医对出血热临床证候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医证的概念及其定义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杨维益  王天芳 《中医杂志》1996,37(6):370-373
医学的任务是维持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以及与周围社会协调的健康状态。实际上,人们多数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感到身体不适时,并不一定有器质性病变与实验指标改变。另外,通过治疗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也不限于非要改变病理变化。中医在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常可治疗查不出病变但有症状的人;也可在实验室指标不变即病理改变没有逆转的情况下,使症状改善。人们在感觉不适时出现的症状包括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症状和因器质性的病理改变而产生的症状。两者可能同时存在,或仅有前者。中医的辨证  相似文献   

11.
证候、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刘保延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7,48(4):293-296,298
首先通过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证候”进行了定位,提出证候是中医从治疗的角度对人体运动状态和方式的概括和描述;进一步通过认识论证候和本体论证候概念的区别,对症、证、候以及证候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证候概念中中医主体、客体等约束条件的分析,阐述了对证候实质、分类、分层、构成等的认识,提出了证候深入研究的初步思路和内容;同时对证候“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等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论疑似复杂证候(Ⅲ)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朱克俭指导:欧阳 主题词证候/中医病机,辨证论治4辨析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疑似复杂证的辨析,应当遵循辩证的一般原则,但由于其临床及发生机理的特殊性,辨析过程中,又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袁兴石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0):439-440
血象与证候关系──附100例临床观察报告袁兴石江苏省大丰县中医院(224100)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观察到证候与血象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据此,将血象各项指数确定为寒、热、虚、实、表、里等属性后,观察100例患者,再在四诊基础上辨定其寒、热、虚、实、表、...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6.
疑似复杂证候的发生是证纵横联系复杂多变的结果。从纵的方面看,证的转化过程反映于临床,是两证和多证并见,即所谓“过渡证”。从横的方面看,病因、素质、既往病史、治疗经过、地理环境、季节气候因素、社会因素等是临床产生疑似复杂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袁静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96-29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证的规范化、标准化受到历代医家长期关注并不断完善。证候规范研究于1980年逐渐开展起来,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证候命名、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许多专家对此投入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现行的证候规范尚未得到统一,因此证候规范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证候规范研究的投入,期望在今后的几年内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凡帆  庞鹤 《北京中医药》2012,31(3):172-175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30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同样方法对近10年主流《中医外科学》中脱疽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现代文献中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候是热毒、气血两虚、血瘀、寒凝、脾肾阳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热毒、血瘀、阳虚。脱疽在教材中出现频次前3位的证候是热毒伤阴、气血两虚、血脉瘀阻,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热毒、血瘀、气虚。结论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分散,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脱疽的辨证分型不适合用于指导本病辨证,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9.
9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9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调查,总结分析慢性肾衰竭的辨证分型规律,归纳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证型为脾肾气虚,兼湿热瘀血。  相似文献   

20.
王新陆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2):532-533
将《内经》、《金匮》及后世有关疝证的论述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提出疝之意义有三,一是指腹痛,二是指少腹与前阴阴囊疾患,三是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之疾患。其辨证论治有寒热虚实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