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脏肿瘤方法及护理。方法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脏肿瘤患者26例,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和处理作一总结。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射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随访1.5年,存活22例,死亡4例。结论射频治疗肝脏肿瘤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中青年和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中青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转移性肝癌3例;老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0例,所有病例均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诊断,每个病灶进行消融1~6次不等。术后前2个月每月复查肝脏三期CT以及肝功能、肿瘤标记物等,观察肿瘤标记物的变化。之后每2~3个月复查肿瘤标记物,肝脏三期CT,随访1年评价RFA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评价消融疗效60例患者为完全消融(CR),随访1年,30例中青年患者局部肿瘤进展10例(33.3%),新病灶8例(26.7%),远处转移5例(16.7%)。30例老年患者局部肿瘤进展2例(6%),新病灶2例(6%),远处转移1例(3%)。中青年组患者RFA术后肝区闷胀、疼痛6例(20%),治疗侧肩部、背部疼痛不适5例(16.6%),术后3天内发热(40℃以下)21例(70%),有腹膜刺激征4例(13.3%),纳差6例(20%),呕吐3例(10%),胸腔积液5例(16.6%),膈下积液3例(10%)。老年组RFA术后肝区闷胀、疼痛21例(70%),治疗侧肩部、背部疼痛不适4例(13.3%),术后3 d内发热(40℃以下)6例(20%),有腹膜刺激征3例(10%),纳差28例(93%),呕吐3例(10%),胸腔积液15例(50%),膈下积液4例(13.3%)。随访1年,患者全部存活。结论射频消融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27例肝癌患者共33个肿瘤病灶行CT引导下RFA治疗,治疗前后均行AFP、CEA及CT、MRI等瘤灶检查,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血压较低3例、出现胆瘘1例,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均随访4~18个月,复查CT或MRI示,肿瘤灶完全损毁21个(均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均〈4cm;瘤灶部分损毁8个(其中原发性肝癌5个,转移性肝癌3个),肿瘤直径4—6cIn;瘤灶局部复发4个(其中原发性肝癌1个,转移性肝癌3个),肿瘤直径6~8.5cm。AFP由术前的平均1646ng/ml降至术后的254ng/ml,CEA由术前的平均6.62ng/ml降至术后的2.31ng/ml,P均〈0.05。患者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给予保肝治疗,1个月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CT引导下RFA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202个肿瘤结节行RFA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瘤体完全消融率为93%,术前血清AFP水平升高者术后12个月显著降低(P〈0.05),1、3、5a生存率分别为84.7%、56.9%和43.1%;138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发热等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延长患者无瘤存活时间,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7-09/2008-04我院对15例肝癌患者的20个肝内肿瘤实施了腹腔镜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肿瘤直径2.5-7.3(平均4.5) cm. HBV(+)10例, HCV(+)1例, 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1例,胆囊结石9例. 其中1个癌灶12例, 2个癌灶1例,3个癌灶2例. 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 1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8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 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40.2±12.3 min, 平均总手术时间98.7±28.5 min, 平均总出血量145.3±82.8mL. 患者术中、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4-12 mo, 4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 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 均采用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第3次定期复查时, CT诊断原发性肝癌复发, 外科医生建议行肝移植术, 其余13例随访至今均存活.结论: 在RFA治疗肝癌过程中, 腹腔镜超声引导技术已成为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中副反应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1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肿瘤直径为0.5~4.8cm,行RFA 299例次,结果 255例次(255/299 85.2%)出现副反应,21例次(21/299,7%)出现并发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肝肿瘤RFA治疗是安全的,常见副反应为出汗、疼痛、恶心、血压升高、心率下降等,并发症为肝被膜下出血、气胸,经治疗后可痊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进行了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41例特殊部位肝癌患者的49个瘤体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49个瘤体的治疗方法:43个经皮超声引导PEI+RFA,3个腔镜超声引导PEI+RFA,3个开腹超声引导PEI+RFA。PEI+RFA的方法:超声引导实时监控下对肿瘤的RFA高危侧,即特殊部位侧进行至少5 mm以上的完整覆盖的PEI,然后对肿瘤行RFA治疗,RFA治疗的布针保持在特殊部位肿瘤内距离比邻器官或管道的5 mm处。疗效评价:术后一月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或增强CT扫描评价术后消融率。结果经皮PEI+RFA的43个瘤体的完全消融率为93.02%(40/43),腔镜及开腹PEI+RFA 6个瘤体的完全消融率均为100%(6/6),全部患者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有轻度的术后疼痛、低烧等轻微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治疗后7 d康复出院。结论超声引导PEI+RFA可很好地解决特殊部位肝癌消融治疗的彻底性和安全性,是特殊部位肝癌的效果确切、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开腹和腹腔镜下消融可提高消融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基础上行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病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首先行TACE治疗,术后3~5 d行RFA治疗。RFA治疗均在CT引导下完成。主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共包含76个病灶,均完成TACE及RFA治疗。术后1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1.5%(62/76)。术后随访6~64个月,至随访结束,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8.9%(22/7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6%、78.1%、64.1%。随访期间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1%(1例出现肝脓肿、1例出现胆道出血),分别在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后缓解且无后遗症。结论在TACE基础上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大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治疗,对其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除1例发生肝脏衰竭,积极治疗抢救无效死亡外,余47例均手术成功。与术前比较,47例术后AFP、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2.9%(39/47)和61.7%(29/47),中位生存期11.5个月,平均生存期13.8个月。[结论]TACE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行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阻断载瘤动脉血流提高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采用TACE+RFA治疗,另一组单纯采用RFA治疗,评价两组肿瘤坏死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TACE+RFA组的肿瘤坏死率、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RFA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ACE+RFA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FA组出现包膜下出血2例,均为CT明显强化病例,经内科止血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阻断载瘤动脉血流可明显提高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0月对3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在局部麻醉下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将18G射频针在彩超引导下置入甲状腺肿瘤的中心部位,启动射频仪器,开始对结节进行消融。输出功率3W,消融时间因肿瘤的大小及成分不同而不同,一般为3~20 min。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行RFA,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7 d内1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RFA术后6个月34.2%(12/35)患者结节全部吸收,48.5%(17/35)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50%,17.1%(6/35)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25%~50%。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短期效果显著,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但是长期效果还有待于继续随访及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Ⅱ期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TNMⅡ期肝癌患者中,38例行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术后配合化疗或无水乙醇注射(PEI)等综合治疗;20例行以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射频治疗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胸腔或腹腔积液13例、低热29例;TACE治疗者术后出现低热15例,轻微腹痛8例。本组1、2、3 a生存率分别为89.7%、67.2%、39.7%。其中射频治疗者分别为92.1%、73.6%、44.7%,TACE治疗者分别为85.0%、55.0%、30.0%。结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射频治疗的27例肝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7例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一月后考核疗效发现达到显效者1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5%)。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4例,治疗后肿瘤均消失;肿瘤直径在3cm~5cm之间者9例,术后达到显效者4例(其中1例通过2次治疗后肿瘤消失),有效5例(有效率100%);在肿瘤直径5cm~10cm的患者中达到显效的1例,有效6例(有效率87.5%,7/8),无效1例;肿瘤直径大于10cm的患者中,达到显效的1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50%,3/6),无效3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中,针对临床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采用实时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20例糖尿病并发肝癌患者的37个病灶进行采用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的有关资料,治疗前,手术过程中及术后都实施肝脏超声造影,采用B超引导的经皮穿刺肝脏肿瘤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微波方法治疗,对2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方法治疗。结果患者都没有产生术后出血、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症状;对于患者肝脏肿瘤微波或射频消融后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判定疗效具有90%准确率(18/20),B超CDFI检查结果的判定疗效具有77%的准确率(15/2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查准确率方面,将超声造影与CT增强/核磁共振相结合用于对诊断、评价方法的补充,可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LE)后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相关介入技术.方法 14例肝癌患者共21个病灶,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分别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治疗术前术后均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并定期随访21个月.结果 14例患者21个病灶的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方法:2007-09/2008-11我院对25例肝癌患者的43个肝内肿瘤在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2.7-7.5(平均3.8)cm.本组中,HBV(+)14例,HCV(+)2例,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6例,胆囊结石13例.其中1个癌灶14例,2个癌灶3例,3个癌灶4例,4例多发.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25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有4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和3例肝内新发病灶又采取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全部病例中,1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为39.3±12.1 min,平均总手术时间95.5±25.8 min,平均总出血量148.5±84.3 mL.在经皮超声引导下,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28.3±10.3 min,平均总手术时间50.2±11.5min,治疗后超声检查肝周、腹腔未见明确积液.患者术中、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有3例CT提示原发性肝癌复发,外科医生建议行肝移植,其余22例随访至2008-11均存活.结论: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海君  方勇  邓高月 《山东医药》2007,47(19):115-116
采用RF2000^TM型射频治疗仪及集束电极针,在B超引导下经皮或开腹直视下行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患者31例。31例患者共43个肿块,完成36次治疗,平均1.16次。治疗效果采用术后2周-6个月超声、增强CT或MRI检查。结果本组肿瘤完全消融(CA)62.8%,其中肿瘤≤3 cm者85.7%(18/21),3.1-5 cm者77.7%(7/9),5 cm以上者15.4%(2/13);随访3-29个月,局部复发32%,远处转移43%,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发热、肝功能损伤,无射频治疗相关的死亡。提示RFA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1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经皮、经腹腔镜、开腹手术三种途径,采用B超、CT定位,多点穿刺行RFA治疗115例(原发性肝癌85例,转移性肝癌30例)肝癌患者,肿瘤直径1~8cm,其中3~5cm45例(39.1%),5~8cm42例(36.5%);数目1~6个。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11.3%,住院期间死亡2例。AFP阳性的60例肝癌病人中,RFA治疗后有46例(76.6%)明显降低,其中有35例(58.3%)转阴。1年生存率为78.2%,2年生存率为56.5%,>3年生存率为36.5%。结论采用不同径路、多点穿刺行RFA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性肝癌等临床治疗较困难的病例,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碘油栓塞对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消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PHC患者,接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的患者为A组(TAE联合RFA组),共45例;单纯接受RFA治疗的患者为B组(单纯RFA组),共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肿瘤消融率,分析术前碘油栓塞是否能有效提高肿瘤完全消融率,减少肿瘤组织残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结果:A组患者术后肿瘤病灶完全消融率84.4%,高于B组(57.5%),机会残留率8.9%,低于B组(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肿瘤部分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3 c m的单发肿瘤,A组首次完全消融率93.3%(14/15),B组为92.3%(12/13)(P0.05);而对于多发和/或直径介于3-5 cm的肿瘤,A组完全消融率80.0%(24/30),明显高于B组40.7%(11/27)(P0.05).结论:术前碘油栓塞对直径≤3 cm的单发肿瘤无助于提高肿瘤完全消融率,而对3 c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则有助于提高肿瘤完全消融率.  相似文献   

20.
以射频消融(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适应证为肿瘤单发、直径≤5 cm;或者肿瘤2~3个、最大直径≤3 cm。数个临床研究表明射频治疗小肝癌的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国内外多个肝癌临床治疗指南已经将射频与手术切除一样,并列为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上RFA常常与手术切除、血管介入、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生物治疗等方法联合应用,在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