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伊犁黑蜂蜂胶对白假丝酵母菌游离状态及其生物膜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NCCLS M27-A2酵母微量稀释法结合平板法测定蜂胶对游离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玻片法在体外构建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蜂胶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状态下的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及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不同浓度蜂胶醇提取物对同一时间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并进行红蓝荧光染色定量分析。结果伊犁黑蜂蜂胶对浮游白假丝酵母菌的MIC为4mg/mL,MBC为8mg/mL;伊犁黑蜂蜂胶对生物膜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的MBEC为16mg/mL,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性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伊犁黑蜂蜂胶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后可使生物膜内活菌比例降低,生物膜活性减弱,生物膜内实验菌死亡率随蜂胶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犁黑蜂蜂胶在体外对不同状态下的白假丝酵母菌均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不同浓度PAB和AMB(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血清芽管试验检测不同浓度PAB对芽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PA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抑制生物膜50%的药物浓度)为256~512μg/m L;1024和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9.5±0.28)%和(97.1±0.38)%;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中期(8 h)及成熟期(24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7.1±0.38)%、(90.4±0.32)%和(80.1±0.67)%;不同浓度PAB的血清芽管试验显示,64μg/m L PAB可以完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16μg/m L PAB可以抑制83.5%的白假丝酵母菌出芽生长。结论 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过程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龙血素A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菌作用,并初步研究龙血素A是否通过影响或干扰白色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的转录和表达实现的。方法建立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体外模型,MTT法计算龙血素A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制率;激光共聚焦观察龙血素A对不同时间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RT-PCR技术检测药物作用下白色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龙血素A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菌作用增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龙血素A使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内活菌死菌比例下降。RT-PCR结果表明龙血素A抑制了毒力因ALS3、SAP4的表达。结论龙血素A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并在毒力因子ALS3、SAP4的表达过程中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究米诺环素在体外对常见酵母菌的药敏特点。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对168株常见的几种假丝酵母菌进行米诺环素的药敏试验。米诺环素有抑菌环的比率:白假丝酵母菌41%,光滑假丝酵母菌1.2%,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没有抑菌环。在常见几种酵母菌中,米诺环素几乎只对白假丝酵母菌在体外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体纳米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白假丝酵母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倍比稀释及涂布法,检测胶体纳米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化学纳米银及物理纳米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最小杀菌浓度相同,分别为3.13μg/mL和6.25μg/mL。12.50μg/mL的化学纳米银及物理纳米银可在5 min内完全杀死白假丝酵母菌。胶体纳米银的抑菌作用受到杀菌环境的影响,特别氯离子对胶体纳米银的杀菌作用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胶体纳米银对白假丝酵母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抑制作用易受到氯离子及蛋白质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物中脂肪酸组分(以下称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生态制剂疗法。方法不同浓度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及作用不同时间的抑菌效果;对2003年9月~2004年1月57例VVC患者分别给予抑菌液(试验组)及达克宁栓(对照组)进行治疗,并做相关细菌培养及疗效判定。结果(1)体外试验中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1:2浓度(乙酸含量0.8mg/ml)抑制作用随着时闻的延长而增强,12h达100%;对乳杆菌无抑制作用。(2)体内试验中抑菌液使阴道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使阴道pH明显降低(P〈0.05),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克宁栓使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而阴道pH无变化。(3)2组1疗程治愈率及1个月复查治愈率均差异无显著性。(4)副反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茵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降低阴道pH;对阴道乳杆菌数量无影响;无副作用;可用于VVC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50株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缺失菌,寻找出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进一步探究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培养生物被膜的方法筛选50株基因缺失菌;利用XTT法验证所筛选出的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生物被膜形成缺陷;进一步观察ORF19.2500基因缺失菌生长、菌丝形成。结果用XTT法证明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生物膜形成缺陷,且生长曲线和滴琼脂平板的方法均提示其生长速率减慢。在spider培养基上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不能诱导菌丝形成,但在YPD+10%小牛血清则菌丝形成正常。结论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可利用spider培养基缺陷而影响其酵母、菌丝二态性的转化,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用酶法合成的10-十一碳烯酸葡萄糖酯进行真菌和细菌的抑菌试验,发现糖酯对白假丝酵母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效果,对白假丝酵母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4、3、4和3mg/m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及粘附的影响.方法:建立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梯度模型,并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或其培养后上清;建立人脐周静脉内皮细胞EVC-304的六孔板生长模型,与上述白假丝酵母菌生长梯度(引入及未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同孵育.计数粘附数.结果: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缓慢,对人脐周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数减少;而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后上清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良好.结论: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及其对人脐周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此种抑制作用与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分泌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将纳豆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培养24 h后,应用沙保弱平板培养基分离白假丝酵母菌,计数菌落,计算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率。结果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明显,拮抗率高达91.91%;纳豆杆菌肉汤培养物的除菌滤液对白假丝酵母菌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拮抗率为79.05%。结论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是白假丝酵母菌的理想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