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热湿独立控制复合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中所采用的新风量的异同分析,认为对两种新风量的选择包含了对设备的两种理解,一种是设备固定,也即再生温度一定;另一种是除湿量固定,再生温度可调,除湿风量为新风量和部分回风量的混合.通过实例论证了两种比较方式能耗的差异.设备固定方式中所需的再生温度和再生热量要远高于除湿量固定方式,总能耗也要高于后一种.  相似文献   

2.
次级调节传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压传动系统的调节,包括执行元件的速度调节,主要是为了使执行元件达到预期的速度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以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静压传动系统的调节方法可归结为节流调节、容积调节以及容积—节流调节等三种基本形式。节流调节可实现较大的调速范围,但能耗较大。因此,它多用在功率较小的中、低压静压系统中,容积调节较复杂,价格昂贵,但可大大节约能耗,尤其是大功率系统,节能  相似文献   

3.
林强  周雷 《流体机械》1998,26(2):46-49
着重分析了在变新风量节能控制的组合式空调机组中,由于风量不平衡使零压点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对空调机组的运行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流体机械》2021,49(9)
通过建立人体散湿模型,对冷辐射板结合诱导式新风口系统进行CFD瞬态模拟,分析室内人员变化,变新风量运行时新风贴附射流长度与贴附层内空气露点温度变化特性,探讨冷辐射空调中新风量动态调节规律,在满足卫生要求和不结露的同时,实现系统的运行节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人数条件下,通过监测CO_2浓度可使新风量在80%~100%范围内间歇调节;当室内人数减少时,可降低新风量,当新风量降低至室内除湿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贴附层露点温度上升的速率适当调节新风量大小。  相似文献   

5.
制糖行业中锅炉风机及给水泵等风机水泵类负载常用挡风板、回流阀或开/停机时间来调节风量或流量,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能耗高,采用变频技术改造方案(变频器直接控制风机、泵类负载),实际运行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刘泽华  陈刚  于梅春 《流体机械》2004,32(1):52-54,51
以一单元式住宅的风道式户式空调系统为例,探讨了户式空调的新风量确定方法、冬冷夏热地区风道式户式空调的负荷特性及节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在不同栽荷条件下,机床静压导轨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和低速平稳性,必须对液体静压导轨的油膜厚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介绍了液体静压导轨的工作原理后,提出了基于直流调速和矢量变频调速的两种油膜厚度控制方案,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矢量变频调速的油膜厚度控制方案,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同时,可以使系统的成本降低,系统的可维护性和节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中央空调一次回风系统能耗大,设备复杂,针对该系统的节能控制对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中央空调一次回风系统能耗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Lon Works总线的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节能控制方案,系统架构简单,组网方便,响应速度快,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对风量进行调节的两种方法的优劣.传统方法是调节节流阀或挡板的开度,这种方法风量的调节范围小,进风量稳定性差,风量损失严重,能耗大,动态跟踪性能也很差.而对风机电机采用变频调速,将阀门全开,其所消耗的电功率要比调节阀门开度消耗的电功率小的多.文中给出了对蒸汽锅炉引风机、送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方案,并分析了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流体机械》2017,(5):46-50
针对供水输送系统由于水泵选型不当、工况调节不合理、能耗评估困难等原因造成运行效率低、能耗浪费严重的问题,以某城镇供水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供水系统设备安装情况和生产周期内泵的运行工况,以能耗系数为评估指标,建立一套通过检测管网关键运行工况点,绘制泵的实际运行外特性曲线,来分析泵机组能耗原因,比较改造前后系统总KE—Q方程,得出系统节能空间的方法。实际改造方案以"大小泵阶梯搭配"和"同型号泵+一泵变频"两方案进行节能空间与改造投资成本分析,确定"大小泵阶梯搭配"组合运行为最佳改造方案。改造后测试结果表明,供水泵机组月节电12850 kW·h,系统节电率19.58%,为其它城镇供水泵站节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变风量空调系统不同控制方法下的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香港地区某办公建筑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进行改造,在冬季及夏季分别选取两天,现场分别采用定静压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和改造后的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进行测试。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引入输送系数评价节能效果,采用ADPI值评价室内热舒适性。结果表明,采用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后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且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在部分负荷下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转轮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能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瑞  刘蔚巍 《流体机械》2005,33(12):69-72
建立了转轮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能耗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能耗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除湿能耗是影响总能耗的重要因素,采用新风先除湿再与回风混合的方式、室内排风作再生空气均可减小除湿能耗,降低总能耗;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转轮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湿负荷越大,其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列车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监测与节能模糊控制方案。列车空调系统是一个大的耗能系统,同时列车舒适节能是除了安全速度之外最关心的问题,对列车空调系统进行监测,并基于采集的数据采用模糊控制来调控空调系统的运行,就能达到节能并舒适的目标。系统对车厢温度、车厢空气湿度和CO_2浓度这3个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处理,由控制规则推出输出模糊子集,再应用模糊推理合成规则得出控制输出量,控制器根据输出量来控制空调压缩机和通风扇的变频器运行以及启停电加热器的个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天津地区的气象特点,该地区不适宜单独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空调,因此选用了间接蒸发冷却能量回收新风预冷系统。通过试验研究室内排风对新风的预冷过程,分析了干、湿工况下典型日的运行效果和能效,结果表明:在干工况运行状态下,系统显热节能量较大,没有潜热节能量,COP范围6.47~14.07,能够承担63.28%~144.54%新风冷负荷;湿工况下,发生潜热换热,显著提高总节能量,COP处于13.99~18.11之间,能效较高,新风预冷量占新风冷负荷之比处于44.54%~49.42%。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工作时发动机转速波动对燃油消耗的影响,提出了水平定向钻机动力系统节能控制策略,建立了水平定向钻机节能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在节能试验台上,分别用三角波和阶跃信号及用梯形信号加载进行了节能控制台架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节能控制策略及设计的节能控制系统,能够降低水平定向钻机的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寻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极限节能边界,并明晰其节能机理,建立传统阀控系统和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静态效率与静态能耗模型,利用归一化处理使模型转化为无量纲形式。选取与传统阀控系统可比拟的2种工况,即同泵源压力和同阀口开度,在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处于节能极限时(出油阀口全开)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不同工况下2种系统的静态效率与能耗对比情况,并绘制效率分布谱获取全工况下效率分布对比情况。结果表明:同泵源压力下,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最多能提升阀控液压系统效率约5.7%,降低能耗约22.7%;同阀口开度下,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最多能提升阀控液压系统效率约19.4%,降低能耗约53%。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能够降低阀口节流损耗,进而降低阀控液压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7.
空调性能试验装置的能耗日益增多,节能意义重大。本文对分离组合式空气热回收器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充液率、环境温度及进风风量对空气热回收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充液率的增大,换热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充液率约为60%;当充液率一定时,随着室内外温差的增大,换热量增大;随着进风风量的增大,换热量也是增大的。  相似文献   

18.
杜芳莉 《机电工程》2013,(12):1528-1530,1535
针对传统空调系统中主要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来消除室内的热湿负荷造成能源品味上的浪费问题,将毛细管辐射换热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开展了由毛细管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而由新风系统承担全部的室内潜热负荷空调处理方案的分析,建立了空调房间温度与湿度之间相互独立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采用冷冻水变流量优化控制法解决毛细管换热中的结露问题.在新风系统运行时,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停止供水;新风系统除湿结束后,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开始供水,在此基础上对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采用间歇性流量控制方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cooling energy performance of two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ChWT (chilled water temperature) are compared: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strategy of constantly fixing ChWT and the OAT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ontrol strategy that adjusts ChW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OAT. OAT compensation control strategy was modeled and realized based on Appendix G of ASHRAE Standard 90.1. It was confirmed that applying OAT compensation control strate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hiller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portion of total cooling energy consump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otal cooling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applying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of constantly fixing ChWT to 6 °C and applying the OAT compensation control was approximately 8 % and 3 % during spring (March to May) and summer (June to August),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during the fall (September–November) period, about 7 % of total cooling energy consumption could be saved.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央空调的运行特点及其控制要求,该文研制了一套基于物联网和PLC的中央空调节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工业以太网络作为PLC与触摸屏的数据交换“桥梁”,从而实现了中央空调本地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同时,通过物联网无线数据传输单元(DTU)和4G移动通讯网络将采集来的工艺参数远传至能源监测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实时计算与解析。现场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基于物联网和PLC的中央空调节能监控系统在能够保证用户室内环境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且显著地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