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小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蛋白1(GLUT1)蛋白与mRNA表达及脾虚1号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70只7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FD模型组(单模型组,n=10)、脾虚型FD模型组(n=50)。正常组给予2%蔗糖溶液灌胃,FD模型组和脾虚型FD模型组均给予0.1%蔗糖碘乙酰胺蔗糖溶液灌胃,0.2 m L/只·d,连续6d。脾虚型FD模型组正常饲料喂养至6周龄后叠加改良小平台站立,连续14 d;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双模型组、多潘立酮组和脾虚1号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同正常组、单模型组,每日分别给予蒸馏水10 m L/kg、多潘立酮3.125 mg/kg和脾虚1号方1.275、2.55、5.1 g/kg和灌胃14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小肠组织GLUT1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双模型组大鼠小肠黏膜GLUT1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小肠组织GLUT1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与双模型组相比,脾虚1号方低剂量组大鼠小肠黏膜GLUT1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小肠组织GLUT1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升高(P0.01)。结论脾虚型FD大鼠存在GLU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脾虚1号方能够上调GLU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观察水通道蛋白3(AQP3)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进而探讨其与STC的关系。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各20只。模型组灌胃盐酸洛哌丁胺10 mg/kg,空白组灌胃等容量SPF级实验动物饮用水,2组均1次/d,连续灌胃42 d。实验期间各组大鼠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并检测体质量变化;造模第40天检测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第42天计算小肠推进率,并对结肠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AQP3阳性染色情况,计算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平均光密度(OD)及模型组的增加率。结果造模第4,5,6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均显著减慢(P0.05或P0.01)。模型组第4周左右开始出现固体硬质粪便,粪便成球形、锥形或串珠样,质硬、表面少有光泽。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但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呈棕褐色,染色明显;模型组大鼠AQP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OD和IOD增加率分别为11.1%,118.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STC模型大鼠近端结肠黏膜上都有AQP3的表达,且可能在ST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通利大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从黏液高分泌角度探讨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注脂多糖加熏香烟联合造模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中药,连续14 d.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mRNA、黏蛋白5AC(MUCSAC)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气道AQP5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减少,MUC5AC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肠组AQP5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增强,MUC5AC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治肺组比较,肺肠同治组AQP5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增强,MUC5AC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 通利大肠,或在治肺的基础上增加通利大肠,均能降低MUC5AC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增强AQ~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这可能是COPD"从肠论治"效应产生的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阳消饮法消除水饮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A组,A组动物采用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制备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造模结束后将A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消饮组、去桂消饮组。1温阳消饮组:按12 g/(kg·d)等效剂量灌胃给予温阳消饮方药液,每日1次,连续4周;2去桂消饮组:按10 g/(kg·d)等效剂量灌胃给予去桂消饮方药液,每日1次,连续4周;3模型组、空白组:同等条件饲养,不实施任何给药方案。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脑钠素(BNP)含量明显升高,肾脏组织中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温阳消饮组、去桂消饮组血清BNP含量明显降低,肾脏中AQP2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温阳消饮法可显著降低CHF模型大鼠血清BNP含量,上调CHF模型大鼠肾组织AQ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九香止泻片对湿热型泄泻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肠道水通道蛋白4(AQP4)、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与环腺苷酸(cAMP)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或蒸馏水连续灌胃7 d,腹腔麻醉取血处死后取结肠组织测定大鼠肠道AQP4、PKA表达与cAM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AQP4、PK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cAMP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九香止泻片组和盐酸洛哌丁胺对照组肠道AQP4、PKA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cAMP含量显著增加(P<0.05);九香止泻片组和盐酸洛哌丁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调控湿热型泄泻IBS模型大鼠肠道中AQP4的表达进而改善腹泻症状,是治疗湿热型泄泻IBS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消渴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N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予加味消渴康灌胃,西药组予氯沙坦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蒸馏水,共灌胃12周.各组大鼠于第12周末处死取出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P38MAPK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加味消渴康对DN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能降低肾组织P38MAPK及TGF-β1的表达.结论:加味消渴康对D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水通道蛋白在慢性应激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逍遥丸组,采用慢性应激加过度疲劳及饮食失节法复制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肠黏膜组织中AQP3、AQP8的表达。结果:1胃肠黏膜AQP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3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3表达均上调(P0.05,P0.01)。2胃肠黏膜AQP8: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8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8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抑郁症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黏膜组织中AQPs的表达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比较调胃承气汤灌胃与灌肠对肠源性脓毒症(GOS)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灌胃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调胃承气汤9.450、4.725 g/kg灌胃),中药灌肠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调胃承气汤9.450、4.725 g/kg灌肠),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复制GOS大鼠模型。各组在造模后2、10、24 h分别对应给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D-乳酸(D-LA)水平,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小肠组织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1)基因及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occludin、ZO-1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结构有明显损伤,血清PCT和D-LA水平显著升高(P 0.01),小肠组织occludin、ZO-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 0.01),肝脏组织TNF-α、INF-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1),小肠组织occludin、ZO-1蛋白免疫组化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小肠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血清PCT和D-LA水平(P 0.05或P 0.01),上调小肠组织occludin和ZO-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下调肝脏组织TNF-α和INF-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 0.05或P 0.01),并且能提高小肠组织occludin和ZO-1蛋白免疫组化阳性表达(P 0.05或P 0.01);与灌胃组比较,中药灌肠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P 0.05或P 0.01)。【结论】调胃承气汤可上调GOS模型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及下调体内炎性因子TNF-α、INF-γ的表达,从而修复肠黏膜屏障,治疗GOS,且灌肠疗法要优于灌胃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药不同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肝脏及小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1: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STW组、CTW组、CTC1组、CTC2组、CTC3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外,其余各组灌胃法给予1mL/100g白酒,每日2次,连续10天;第l天起,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其余各组灌胃给予1mL/100g体积的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0天。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并取下肝组织,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后观察病理改变。实验2:SD大鼠88只随机分组,组别同实验1,每组11只;除正常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酒精体积浓度50%的白酒灌胃造模,每日1次,灌胃容积1.2mL/100g,连续33天;第1天起,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其余各组灌胃给予1mL/100g体积的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33天。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并取下小肠组织,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后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受到损伤,其界限较模糊,肝细胞索排列紊乱,散见肝细胞呈点灶状坏死,汇管区可见炎细胞浸润;小肠粘膜呈部分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轻度水肿,绒毛横径增宽。与模型组相比,乌药各提取部位组大鼠肝脏、小肠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程度均降低,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2)乌药不同提取物组对比,乌药醇提取物抗肝及肠道损害优于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中,乌药醇提石油醚萃取物和醇提正丁醇萃取物效果较优。结论乌药各提取物能明显改善酒精损伤大鼠肝和小肠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清热止血方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卵白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复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11)、清热止血方组(3.17 mg/kg,n=11)、雷公藤多苷组(4.69 mg/kg,n=11)、联合组(清热止血方3.17 mg/kg+雷公藤多苷4.69 mg/kg,n=11)、激素组(醋酸泼尼松2.34 mg/kg,n=10),另设空白组(n=9)。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2次/d,连续灌胃4周。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病变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中TXNIP、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对便秘大鼠肠道水液代谢、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cyclic AMP protein kinase A signaling pathway,cAMP-PKA)和水通道蛋白3(water channel protein 3,AQP3)的影响,探讨VIP治疗便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 VIP组。给药4周后,墨汁灌胃法检测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根据大鼠粪便干湿重计算粪便含水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印迹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 VIP和AQP3蛋白表达水平;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AMP,PKA和AQ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出现时间延长,粪便含水率明显减少(均P<0.01);结肠黏膜上皮部分破坏,杯状细胞体积减小,数量明显减少;结肠组织中VIP和AQP3蛋白含量明显减少,AQP3,cAMP和PK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VIP组大鼠首粒黑便出现时间缩短,粪便含水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肠黏膜上皮完整性明显改善,杯状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结肠组织中VIP和 AQP3蛋白含量增多,CAMP,PKA和AQ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VIP静脉注射能够调节肠道水液代谢,改善大鼠便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消渴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hy,DN)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24只D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加味消渴康灌胃,氯沙坦组予氯沙坦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蒸馏水,共灌胃12周。各组大鼠于第12周末处死取出肾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组织FN、LN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加味消渴康能降低肾组织FN、LN及Ⅳ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加味消渴康对DN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加味理肠饮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血浆、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与神经肽(NPY)、丘脑及结肠组织5-羟色胺3受体(5-HT3R)mRNA与NPY mRNA表达、结肠肥大细胞(MC)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予避水应激+夹尾刺激+番泻叶灌胃方法建立IBS-D模型,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用药28 d后处死,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中5-HT与NPY水平,并采用PCR法检测丘脑及结肠组织中5-HT3R mRNA、NPY mRNA的表达,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MC的数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及结肠组织5-HT的表达均上调、NPY表达下调(P0.05),模型组丘脑及结肠组织5-HT3R mRNA的表达均上调、NPY mRNA的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的血浆及结肠组织NPY表达均上调、丘脑及结肠组织5-HT3R mRNA表达均下调(P均0.05),除中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药物组的血浆及结肠组织5-HT表达均下调、丘脑及结肠组织NPY mRNA表达均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MC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MC均减少(P0.05)。结论 :加味理肠饮能够有效的治疗IBS-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NPY、5HT3R mRNA、NPY mRNA的表达以及M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注射用骨肽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小肠钙结合蛋白(CaBp-D9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注射用骨肽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建模成功(切除双除卵巢)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模型组,另分别取24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切除部分小肠系膜)和空白组。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骨肽1.1 mg/kg灌胃。干预2个月后观察四组的骨体积(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血清1,25(OH)_2D_3和小肠CaBp-D9K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骨密度、最大载荷、断裂载荷、BV、Tb.Th、Tb.N、血清1,25(OH)_2D_3和小肠CaBp-D9K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Tb.Sp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密度、最大载荷、断裂载荷、BV、Tb.Th、Tb.N、血清1,25(OH)_2D_3和小肠CaBpD9K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Tb.Sp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可降低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程度,增加小肠CaBp-D9k mRNA表达,促进肠钙吸收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肺脾肾不同组织水通道蛋白变化研究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的实验基础。方法通过2%腺嘌呤混悬液灌胃4周制
备肾阳虚大鼠模型,并予肉苁蓉煎液进行干预6周,检测尿17羟皮质醇值含量、尿肌酐和尿渗透压,检测水通道蛋白1(AQP1)基
因在肺、脾、肾的表达量的变化,及AQP1蛋白在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腺嘌呤模型大鼠尿17羟皮质醇值含量较正常组降
低,符合肾阳虚,同时尿肌酐和尿渗透压降低。AQP1基因在腺嘌呤模型大鼠脾、肾组织的表达下调,肉苁蓉干预组AQP1基因
在肺、肾组织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AQP1蛋白在腺嘌呤模型组肺脾肾各组织中表达均增加,经肉苁蓉干预的大鼠肺肾组
织中AQP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肺、脾、肾均参与水液调节,AQP1是其分子基础之一,补益肾阳药物肉苁蓉有上调AQP1基因
的作用,AQP1蛋白的表达还受到其他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复制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模型后增加间断性高乳糖饮食的干预因素,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影响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 3、AQP8表达的机制研究。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6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高乳糖饮食喂养+水环境平台站立法"造模14 d;正常组大鼠在正常饲养环境下给予基本配方饲料喂养14 d。之后随机抽取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每组各8只,进行模型判定。其余32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模型1组、模型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14 d;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和模型2组给予蒸馏水灌胃14 d。给药期间模型1组和治疗1组大鼠在造模结束后的第4~7天和第11~14天给予高乳糖饲料喂养,其余时间给予基本配方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模型2组和治疗2组大鼠给予基本配方饲料。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排便次数、腹泻指数、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通过比色法检测血清乳糖含量、D-木糖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免疫荧光法观察结肠AQP3、AQP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1组大鼠仍伴有神疲乏力,耳、舌、爪色淡白,毛发稀疏不泽,形体消瘦,纳少便溏,排便次数增加等症状,血清淀粉酶的活性下降(P 0.01),D-木糖含量降低(P 0.001),血清乳酸含量增加(P 0.01),小肠推进率增强(P 0.001),粪便含水率增加(P 0.001),结肠AQP3、AQP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1组比较,治疗1组大鼠精神状态等表征逐渐恢复,唇、舌、耳、鼻逐渐红润,毛发逐渐浓密柔亮,爪色恢复润泽,便溏乏力等症状消失,血清淀粉酶的活性增加(P 0.01),D-木糖含量增加(P 0.05),血清乳酸含量降低(P 0.05),小肠推进率降低(P 0.001),粪便含水率降低(P 0.001),结肠AQP3、AQP8表达水平升高(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断性高乳糖饮食干预的方法能够使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模型在造模结束14 d后,仍伴有功能性腹泻和中医脾虚证的疾病症状,更加符合功能性腹泻动物模型的实验需求。同时,参苓白术散对间断性高乳糖饮食干预的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为功能性腹泻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瘀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化瘀通便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大黄粉灌胃制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计算各组大鼠碳末推进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近端结肠AQP1和AQP3蛋白(相对灰度值)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碳末推进率明显降低,大鼠结肠AQP1和AQP3表达升高,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瘀通便汤中、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碳末推进率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大鼠结肠AQP1和AQP3表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便秘的发生可能与结肠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升高有关,化瘀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机制可能通过降低结肠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每组18只。空白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饲高脂饮食。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予双蒸水灌胃,首参颗粒组给予首参颗粒水溶剂灌胃(每日生药量8 g/kg),普伐他汀组予普伐他汀水溶剂灌胃(每日1.8 mg/kg),持续12周。12周后,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主动脉p66~(Shc)mRNA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主动脉p66~(Shc)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动脉内有明显AS斑块形成,斑块面积明显大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主动脉p66~(Shc)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主动脉p66~(Shc)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主动脉p66~(Shc)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心衰模型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浓度及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除外空白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3 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及睡眠剥夺复制心衰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采取与针刺组相同的固定,针刺组予针刺双侧心俞穴、双侧肾俞穴、双侧内关穴治疗。均1次/d,连续治疗15 d。干预结束后,观察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浓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在大鼠肾组织的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治疗组与未治疗的模型组相比,AVP浓度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针刺治疗组血浆中AVP浓度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各组灰度值进行对比,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心衰大鼠AQP2-m RNA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针刺治疗组AQP2-m RNA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针刺可减轻大鼠心力衰竭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VP浓度及AQP2表达而改善心力衰竭水潴留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痰活血软坚法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制成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中药组大鼠灌胃中药(1mL/100g),其余两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共12w。然后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TGF-β1及MMP-9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和TGF-β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MMP-9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减少肾组织TGF-β1的产生和分泌、促进MMP-9mRNA表达是化痰活血软坚法发挥效应的重要机理,而抑制TGF-β1mRNA的表达是减少TGF-β1产生和分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