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炎症因子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ICU血流感染患者65例,根据细菌鉴定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43例)和革兰阳性菌组(22例),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分为敏感菌组(21例)和耐药菌组(44例)。分别对各组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进行比较,对所有患者血培养阳性时和转阴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ICU血流感染以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为主。检测出的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血流感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及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两组IL-6、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菌组血清PCT、IL-6及CRP水平明显高于耐药菌组(P0.05),两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培养转阴后血清PCT、IL-6、CRP及WBC水平明显低于血培养阳性时的水平(P0.05)。结论 ICU血流感染以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PCT检测对鉴别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有一定作用,PCT、IL-6、CRP及WBC检测对判断耐药菌及血培养转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病原菌耐药程度对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4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7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8例为鲍曼不动杆菌组。根据患者病原菌耐药性分为泛耐药菌组和一般耐药菌组。另外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留取患者痰标本,接种到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进行致病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检测致病菌及耐药性,以及PCT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血浆PCT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泛耐药菌组PCT阳性率为60.00%,明显高于一般耐药菌组(7.14%)和对照组(0.00%);泛耐药菌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84.29%,一般耐药菌组为82.85%,对照组为0.00%,3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组患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患者C反应蛋白、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耐药菌组与一般耐药菌组C反应蛋白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泛耐药菌组、一般耐药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鲍曼不动杆菌组患者血浆PCT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浆PCT是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指标,且病原菌耐药程度越高,患者体内血浆PCT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治疗的血培养阳性患者134例(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患者109例(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2组及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项指标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CRP、WBC、NEU%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7株(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77株(5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WBC、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单项检测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49、0.727、0.833;PCT、CRP、WBC、NEU%联合检测的AUC为0.895。结论PCT、CRP、WBC、NEU%4项指标均能有效诊断血流感染,其中PCT单项检测的AUC最大,辅助诊断价值较CRP、WBC、NEU%高,且PCT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感染类型;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的病原学特点,并研究与其相关炎性因子的应用价值,为血流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商洛市中心医院2018 年1 月~ 2019 年11 月住院成人患者血培养的结果,回顾性分析阳性血培养的细菌分布特点、科室分布特点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然后选取130 例血培养阳性病例作为实验组,185 例血培养阴性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评价WBC,NUE#,NLR,hsCRP 和PCT 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40 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1 株,占50.29%;革兰阳性球菌146 株,占42.94%;真菌13 株,占3.82%;其他细菌10 株,占2.94%。检出的病原菌居前列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及泌尿外科。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是67.89% 和27.2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4.5% 和0.68%。两组间WBC,NEU#,NLR,hsCRP 和PCT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10.538~ -7.163, 均P<0.05)。PCT,NEU#,NLR,hsCRP 和WBC 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49,0.752,0.752,0.751 和0.737。结论 商洛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率较高。PCT,NEU#,WBC,NLR 和hsCRP 均可用于血流感染的辅助诊断,但PCT 优于其他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2年度该院患者无菌体液的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和ATB Express系统进行鉴定,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556株,革兰阴性菌316株(57%),革兰阳性菌226株(40%).常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3%和21.1%;检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3.8%和3.8%.结论 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群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碳青酶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和预后转归,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281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结果281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中CRKP感染12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157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均高于CSKP血流感染患者(P<0.05)。行侵入性治疗、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酶抑制剂是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CRKP感染预后较差。结论CRKP血流感染治愈率低,患者预后差。使用抗菌药物及行侵入性治疗可增加CRKP血流感染的风险。感染后经验用药合理仍然是其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肺炎患者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49例)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46例),并设对照组(40例),检测3组ET、PCT和CRP值,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3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ET水平和阳性率最高,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和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ET和PCT、CRP均无相关关系(P0.05),PCT和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感染患者时,肺炎患者体内的PCT和CRP的表达差异不大,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体内的ET水平更高。ET比PCT和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性肺炎时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该类患者的血流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血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896例血培养阳性患儿中,新生儿719例(占80.2%),非新生儿177例(占19.8%)。在分离出的926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65.9%),革兰阴性菌占33.4%,真菌仅占0.8%。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32.6%),其次是头状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较为严重,未发现对阿米卡星耐药肠杆菌目细菌。主要病原菌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布有所差异。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7.8%和25.0%,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2.0%。结论 血流感染患儿在年龄和科室分布上有差异,革兰阳性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不同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血液科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中分离出菌株的菌谱分布和耐药现状,以了解本院血液科感染情况,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菌株,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根据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并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血液科住院患者分离菌株25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88株(72.6%);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7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56.3%和72.2%,且两者呈多重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和肠球菌。常见的肠杆菌科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敏感度最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0.3%和50.0%,2004年至2006年其检出率基本稳定,产ESBLs菌株交叉耐药性高于不产ESBLs株。治疗产ESBLs株感染临床应选用碳青酶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剂及头霉素类抗生素;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非发酵菌属中机会致病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有上升趋势(P〈0.05),其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临床首选复方新诺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8%和6.2%,其后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派拉西林或头孢他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结论: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分离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本研究结果对经验性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0-01/2004-01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5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对50例患者的病原学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5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多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0.9%,革兰阳性球菌占44.6%,真菌为4%。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占首位,耐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抗菌性最强,其次为含有内酰胺酶抑治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环丙沙星;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大部分是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依据细菌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经验性药物,控治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对急诊血流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124例血流感染患者,按照血培养结果将其分成阳性组(65例)与阴性组(59例),均给予血培养、PCT、CRP水平及WBC检测,将阳性组患者按照血培养物的革兰染色结果分成革兰阴性菌(G-菌)组(42例)与革兰阳性菌(G+菌)组(23例)。比较不同组别的PCT、CRP水平及WBC。结果阳性组的PCT、CRP、WBC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的PCT阳性率显著低于CRP、WBC阳性率(P<0.05)。阳性组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两组的CRP、WB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PCT、CRP水平及WBC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G-菌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G+菌组(P<0.05)。G-菌组和G+菌组的CRP水平及WBC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血流感染鉴别中,PCT、CRP水平及WBC的检测均可发挥一定的指导价值,但PCT的血流感染阳性率、判别革兰阴阳性致病菌的能力优于CRP及WBC,必要时,可将3项指标联用,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炎症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以及患者术前、确诊肺部感染后、感染控制后PCT、CRP以及白细胞计数、N%水平变化。结果 236例患者共43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18.2%。共检测出菌株114株。革兰阴性菌共检出79株,占69.3%,革兰阳性菌31株,占27.2%,真菌检出4株,检出率3.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氯霉素耐药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1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曲南、氯霉素、头孢唑林及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达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及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真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及氟康唑均敏感。确诊感染时患者PCT、CRP、WBC、N%均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后,上述指标有显著下降,与确诊感染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并且存在多重耐药的情况。患者发生感染时炎性指标PCT、CRP、WBC以及N%水平均显著升高,感染控制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以及其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其相应的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100例,采取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一系列药物试敏实验,研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最为广泛,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感染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杆菌对该药物的耐药率;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该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患者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的呼吸道感染,其病原菌的类型大多数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而且这些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很强,所以临床上医护人员应该多检验采取患者标本,同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缓耐药病原菌的产生。方法 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者差异。结果 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2.4%和89.7%,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37.6%和10.3%。儿童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卡他莫拉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成人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儿童和成人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2.8%和53.9%。儿童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较低,小于5.0%;成人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较高,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其对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率大于50.0%。结论 儿童和成人病原菌株分布和耐药性差异较显著,临床用药应充分考虑,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尽快进行药敏试验,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0-01/2004-01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5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患,对50例患的病原学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5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患,多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0.9%,革兰阳性球菌占44.6%,真菌为4%。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占首位,耐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抗菌性最强,其次为含有内酰胺酶抑治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环丙沙星;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大部分是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依据细菌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经验性药物,控治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切除术后一期钛板植入修复患者发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实施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切除术后一期钛板植入修复患者138例,根据患者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49例、非感染组89例,采集感染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感染组49例患者,分离培养出革兰阳性菌29株(59.18%)、革兰阴性细菌20株(40.82%),其中革兰阳性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28.57%)、革兰阴性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8株(16.33%)、大肠埃希菌6株(12.24%);革兰阳性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100.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革兰阴性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感染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前白蛋白水平显著的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感染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前白蛋白水平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切除术后一期钛板植入修复患者发生感染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并且会引起患者血清hs-CRP、前白蛋白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血清hsCRP、前白蛋白水平检测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09~2011年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血培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10年公布的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近3年血流感染病原菌8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28株,占60.62%,革兰阴性菌317株,占36.39%,真菌26株,占2.99%,居前4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NS的60.98%和88.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61.90%和25.71%。结论血培养中以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占重要地位。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及时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前鼻腔定植菌的分布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对拟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鼻腔定植菌筛查,并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拟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住院患者鼻腔标本8 592份,分离出病原菌576株,分离率为6.70%。57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86株(67.01%),以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90株(32.9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576株病原菌中,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患者和<15岁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74株多重耐药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6株(89.19%),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8株(10.81%)。结论 <15岁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前鼻腔MRSA等病原菌携带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术前早期筛查MRSA并去定植,能降低术后MRSA感染率;阴性筛查结果有助于排除术后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9年56所三级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75 8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 861株,占27.5%;革兰阴性菌55 015株,占7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表皮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E)和其他葡萄球菌属细菌(不包括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各自菌种的32.6%、56.9%和77.1%。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1%和0.4%。除肺炎克雷伯菌外的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耐药率低于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0%和27.3%,省内不同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4%和16.4%。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小于2%。结论河南省三级医院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和耐药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差异显著。临床医师应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重点细菌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于本院确诊的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送检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致病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2%)、金黄色葡萄球菌(22.8%)、大肠埃希菌(20.5%)、肺炎克雷伯菌(14.7%)和屎肠球菌(1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6.8%、35.2%;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3.9%、23.5%.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MRSA、MRCNS及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为老年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致病菌,其中肠球菌耐药性较轻,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