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羟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羟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的聚合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及涂膜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SDBS与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并用的复合乳化剂及过硫酸铵/硫酸亚铁/雕白粉氧化还原引发剂,m(BA):m(St):m(硅油)为45:44:11。反应温度为65~70℃,反应时间为4~5h,改性后的乳液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水性均达到要求;用此乳液配制的乳胶涂料的耐水性、耐碱性、耐擦洗性和耐候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氧烷对光油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核壳共聚工艺制备经有机硅氧烷改性的苯丙型光油乳液的方法,重点讨论了聚合工艺、乳化剂、有机硅氧烷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核壳共聚工艺、合理控制反应条件;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25%;有机硅氧烷A-1706适于作为交联单体,合理用量为0.6%,可以明显提高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步法聚合工艺,制得了热力学稳定的有机硅改性纯丙乳液。同时研究了乳化剂体系和反应温度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以及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改性纯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雪平 《涂料工业》2002,32(5):38-40
介绍了改性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着重讨论了氨基丙烯酸酯单体、反应性乳化剂和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的配比,以及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纯丙乳液具有突出的钙离子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容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有机硅氧烷单体的种类、用量和添加方式以及水解抑制剂用量、体系的pH值、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对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其规律.发现采用含异丙氧基结构的阻碍性有机硅氧烷单体、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在4.5~7的范围内、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解抑制剂或采用有机硅氧烷的后添加方式都能减少和抑制有机硅氧烷在水中的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提高聚合反应稳定性,增加产物中有机硅氧烷的含量,从而提高硅丙乳液性能.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含乙烯基官能团的有机硅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基酯等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进行共聚,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考察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电解质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乳液胶膜的机械性能和吸水率改进。  相似文献   

7.
孙焱 《粘接》2013,(10):59-62
在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聚合过程中添加有机硅氧烷单体制备改性VAE乳液。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有机硅氧烷对改性vAE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有机硅氧烷单体在vAE乳液聚合过程中的最佳添加方式,筛选了聚合引发体系。研究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以H2O2--ZFS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选用长链的含水解阻碍官能团的硅氧烷,有机硅氧烷采用后添加的方式,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控制反应节奏。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改性VAE乳液。  相似文献   

8.
乳化剂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丙烯酸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主要原料,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荆为复合乳化荆,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由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乳胶粒子呈明显的核壳结构。讨论了乳化荆种类及用量对聚合反应及反应体系稳定性、乳液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粒径及形态、聚合反应转化率、乳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中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乳化荆的质量比为2:1时最好.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为4%.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吴警 《安徽化工》2009,35(2):41-43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乳化剂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10.
研发动态     
《有机硅材料》2003,17(5):40-4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青岛科技大学的孙道兴等人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羟基硅油、硅烷偶联剂A - 1 71为原料 ,OP - 1 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 ,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通过种子聚合法合成了硅丙乳液。当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 6%、羟基硅油的用量为 1 2 %、A - 1 71的用量为 2 % ,反应温度为 75~ 85℃时 ,可得到耐候性高、附着力强、耐水性优良的硅丙乳液。有机硅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华南理工大学的周新华等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 ( 4 0 )醚为复合乳化剂 ,采用种子聚合法合…  相似文献   

11.
具有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迪  徐桂龙  胡健 《化学与粘合》2012,(5):48-50,57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合性乳化剂SVS制备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和DSC表征乳胶粒化学组成和玻璃化温度。考察聚合性乳化剂SVS与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和制备乳液耐水性能的影响。DSC测试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核壳结构;在SVS用量为2.5%(wt),有机硅单体用量为3.0%(wt)时,乳液稳定性和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材料》2004,18(4):5
华南理工大学的柯跃虎等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有机硅单体等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化乳液聚合工艺,合成出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共聚乳液。在有机硅单体用量5 %、引发剂用量0 6%、核壳中乳化剂配比1∶2、反应温度80℃的条件下合成的乳液性能最佳。FTIR谱图分析表明,有机硅单体在聚合过程中已接枝成为共聚物的一部分,有机硅单体的引入明显地改善了乳液的诸多性能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13.
以离子型共聚单体苯乙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功能单体,以K2S2O8-NaHSO3为氧化-还原体系,进行MMA-BA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详细讨论了乳化剂用量、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配比等条件对乳液聚合及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在纯丙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研究了有机硅的加入及加入顺序对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加入使共聚物的耐水性提高,而且有机硅后加的聚合稳定性优于先加的.透射电镜表明有机硅先加得到的乳胶粒子为均匀的球形核壳结构,而有机硅后加得到的乳胶粒子形状不规则,且有机硅的加入使乳胶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1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乙烯基硅油采用接枝共聚法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硅丙乳液。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聚合反应温度及有机硅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由D4开环聚合,含环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共聚改性,合成了透明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乳液粘度、乳胶粒径、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10%(对乳液质量)有利于聚合反应进行,得到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乳液稳定。该环氧基改性有机硅乳液已经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方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纯丙微乳液,确定了最佳配方。探讨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以及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pH值以及聚合工艺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纯丙微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性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硬软单体的配比为5:4、乳化剂的配比为4:1、乳化剂的用量为3%、引发剂的用量为0.5%、pH在7—8、反应温度为80~88℃、反应时间为150min时,微乳液的性能最好。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微乳液涂膜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之间发生了自由基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7.
高稳定性硅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贮存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有机硅单体、反应温度、乳化剂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聚、乳化和引发体系对醋丙乳液进行改性。在改性方面,采用有机硅对醋丙乳液进行共聚改性,提高了醋NSL液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和耐水性。乳化剂的改性主要集中在开发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和具有反应活性的乳化体系上。采用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PS)进行复配其有很好的乳化效果。采用热引发体系,其最佳引发温度在75~85℃之间。通过这几方面的改性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改性的醋丙乳液。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蕊  王平华  刘春华 《粘接》2010,(12):62-64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以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和有机硅单体合成了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并研究了有机硅含量、复合乳化剂配比、种子单体含量等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液性能的影响。制备出的乳液稳定性良好,随着种子乳液单体含量的增加,乳胶粒粒径变小。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反应的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系统考察了乙烯基硅油、乳化剂、引发剂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反应及乳胶粒尺寸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乙烯基质量分数为0.30%的羟基硅油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乳液共聚,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聚乙二醇辛苯基醚)=1∶2的复合型乳化剂,70℃下共聚5~6h。所得的乳液带蓝色荧光,乳胶粒粒径为70~100nm,粒径分布窄,乳液具有良好的钙离子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耐温性,涂膜耐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