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异氟醚预处理脑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异氟醚预处理脑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  4 0只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Iso1,Iso2和 Iso3组 (n=10 ) .对照组大鼠每日吸 4 L· min- 1 (970m L· L- 1 O2 ) O2 1h,连续 5 d.Iso1,Iso2和 Iso3组大鼠分别接受浓度为 7.5 ,15 .0和 2 2 .5 m L·L- 1 的异氟醚预处理 (异氟醚和 4 L· min- 1 O2 ) ,每日 1h,连续 5 d.最后 1次处理结束 2 4 h后 ,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闭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 .异氟醚预处理效果根据再灌注 2 4 h时的神经损害评分及脑梗死容积判定 .结果  Iso2和 Iso3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梗死容积均与对照组及 Iso1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 .Iso3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梗死容积与 Iso2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 .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需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诱导脑缺血耐受 ,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2-chloro-N6-cyclopentyladenosine,CCPA)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相保护机制。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CCPA组(P组)。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P组在静注CCPA 0.1 mg/kg 24 h后处理同I/R组。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hyde,MDA)含量,免疫印记法测心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表达。结果:与I/R组比,P组血清中SOD的活性增高,MDA的含量降低(P<0.05),MT表达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CCP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延迟相保护作用与促进心肌M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额叶大脑皮质蛋白激酶Cγ亚型(PKC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实验分行为学加脑梗死灶体积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2轮进行,每轮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异氟醚预处理组(n=8)。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断前脑血供2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氟醚预处理组于缺血前1.5 h经半密闭的吸入箱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1.5%),持续1 h。再灌注24 h后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法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测定额叶大脑皮质PKC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增加;缺血再灌注组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减少,异氟醚预处理组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氟醚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减少而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增多(P均〈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可能是通过上调额叶大脑皮质PKCγ蛋白表达而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苏合香预处理对健康大鼠生理状态下的安全性及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病理损伤状态下的反应性, 初步探索苏合香药理预适应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为阐明苏合香“开窍”作用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Vehicle)及苏合香各剂量组[Storax 0.1、0.2、0.4、0.8、1.6 g/(kg·d)].监测预给药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性。预给药5 d后, 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 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LDF)监测脑血流以评价、筛选模型, 于缺血24 h时评价药效:改进的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半球水肿率, 并计算总死亡率, 同时检测凝血四项以观察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凝血功能。[结果] Storax 1.6 g/(kg·d)组连续灌胃给药数日后, 大鼠体质量较同时同点其他各组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尿素(CREA)水平显着升高(P<0.05),故于后续实验中取消该组以确保用药安全;与对照组比较, Storax 0.1、0.2、0.4、0.8 g/(kg·d)各组能显着降低大鼠脑缺血后半球水肿率及神经功能评分(P<0.05),Storax 0.2、0.4、0.8 g/(kg·d)各组能显着降低脑梗死体积比(P<0.05),并有降低死亡率的趋势;Storax 0.2、0.4、0.8 g/(kg·d)各组能显着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P<0.05).[结论] 苏合香药理预适应可使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 显示其潜在的抗脑缺血作用前景, 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可能与苏合香通过改善缺血后血液高凝状态而改善脑血流有关, 或为苏合香“开窍”机制之一;Storax 0.8 g/(kg·d)组同时具有药理作用及部分毒理作用, Storax 0.1、0.2、0.4 g/(kg·d)组所用剂量可视为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晓斌  况铣  刘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1):1617-1619,1627
目的探讨预缺血后短暂灌注(快速预缺血)对兔脑再缺血的影响。方法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35-40mmHg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血。2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10min;实验组:脑缺血3mm灌注30mm后、脑再缺血10mm,观察两组脑再缺血3、10d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结果实验组脑缺血3d后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缺血10d后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快速预缺血对兔脑再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但仅出现在再灌注3d后而非10d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局灶缺血性脑损伤诱导大鼠缺血中心区皮层和周围区纹状体组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的激活变化.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线栓法制作右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运用抗STAT-1和抗磷酸化STAT-1抗体做免疫印迹检测缺血6 h再灌注不同时间皮层和纹状体STAT-1的表达及激活变化.结果:缺血6 h再灌注不同时间,缺血中心区皮层及周围区纹状体STAT-1的磷酸化水平持续显著增加,再灌注24 h达到峰值,与假手术组相比分别增加约4.9和3.4倍(P<0.05),但在整个再灌注过程中其蛋白表达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能引起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STAT-1磷酸化水平的显著增加,提示缺血性脑损伤诱导STAT-1的激活可能参与皮层区和纹状体神经元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250—300g)为研究对象,采用4动脉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根据模型判断标准,筛选大鼠78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缺血再灌注组(ISC)、缺血预处理组(IPC)、异氟醚预处理组(ISOPC)。每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分为3个亚组:再灌注6h、再灌注24h、再灌注72h。对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 CA1区Bcl-2蛋白表达均在再灌注72h之后。假手术组几乎没有表达。ISC组表现为只有在部分存活的锥体细胞内表达。在IPC组和ISOPC组CA1区锥体细胞呈强阳性表达;且在血管内皮细胞内亦有表达。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为诱导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通过抑制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而产生保护作用,具有拟IPC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阻断腺苷A2A受体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A2ARKO)小鼠24只及同窝野生型(A2ARWT)小鼠24只分为A2ARKO组和A2ARWT组,每组下设脑缺血2 h(各6只)、脑缺血后再灌注22 h(各6只)和脑缺血后再灌注46 h(各12只)3个时相点,另外9只A2ARWT小鼠设为假手术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寒(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脑组织切片甲酚紫染色结合网象分析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榆测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和水通道白4(aquaporin,AQP4).结果 在脑缺血2 h、脑缺血后再灌注22 h和脑缺血后再灌注46 h,测定A2ARKO组的腩梗死体积均小于A2ARWT组的梗死体积;与A2ARWT组比较,A2ARKO组脑内CB表达较多,AQP4表达较少,脑含水最较低.结论 阻断腺苷A2A受体对脑缺血急性期和再灌注期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并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可能与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AQ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针刺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方法: 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针刺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EA I/R),其中EA I/R组缺血前行百会穴重复电针刺激(30 min/d×5 d). 行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利用免疫组化及TUNEL法观察缺血周边区域Bcl-2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 结果:与I/R 组相比,EA I/R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神经元的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1). 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鼠大脑局部缺血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制成鼠大脑局部缺血模型。方法 采用左侧颈动脉离心端插管,灌注一定压力和流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①美蓝染色显示大脑左侧大部分区域被染蓝,除皮层着色较浅外,其余部位着色较深。②体感诱发电位在灌注后30min时,其幅度超过灌注前20%。结论 染色说明大脑左侧为缺血区,体感诱发电位幅度的增高,表明大脑处于兴奋性损伤状态。证实了此方法制成的大脑局部缺血可靠,且省时省力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假手术组未见神经病学体征,手术组(缺血3h、再灌注3h)神经病学评分为1.56±0.51.用2,3,5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示手术组在大脑皮质、基底节均出现梗死灶,手术组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手术对侧和假手术组两侧脑组织含水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手术组额顶叶皮质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呈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栓线法制作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及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 参照Longa和Koizumi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可逆性大鼠中动脉缺血 (MCAO)模型 ,对栓线的制备、手术操作进行改进 ,通过病理学观察栓线直径、插入深度以及大鼠体重对缺血模型有效性的影响。结果 大鼠体重 2 50~ 2 80g ,插线头端浸蜡 ,直径 0 .2 6mm ,由颈内动脉插入大脑中动脉 ,插入深度 (18± 1)mm ,可获得较成功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结论 改进的模型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稳定性强 ,是较理想的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麻素(CB)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组),行线栓法敛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前24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0.3ml;WIN 55,212-2预处理组(WIN1~3),分别于MCAO前24 h腹腔注射WIN 55,212-2 0.3,1和3rag/kg;DMSO组,于MCAO前24 h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WIN 55,212-2的溶剂)0.3 ml.观察MCAO120 min再灌注24,48和72 h后神经功能评分(NFS)和再灌注72 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WIN 55,212-2预处理组大鼠NFS明显高于DMSO组和Con组(P<0.05),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小于DMSO组和Con组(P<0.05).WIN2组和WIN3组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小于WIN1组,NFS明显高于WIN1组(P<0.05),WIN2组和WIN3组的NFS和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但3 mg/kg WIN 55,212-2可引起大鼠明显嗜睡和倦怠.结论 CB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预处理能诱导脑缺血耐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剂量相火性.  相似文献   

14.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模型组(n=8)、路路通组(LLT,31.25mg•kg-1,n=8)及OMT35、70和105 mg•kg-13个剂量组(n=8)。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腹腔注射给药5 d,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塞体积为指标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测定大鼠血清NO及脑组织中MPO含量以探讨氧化苦参碱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35、70和105 mg•kg-1剂量组大鼠脑梗塞体积减少(P<0.05,P<0.01,P<0.001),70和105 mg•kg-1剂量组神经学评分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各剂量组大鼠血清NO及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炎可能为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局灶性脑缺血神经行为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行为学评价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分别采用分级评分.和梗死灶体积测定的方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价。结果:分别采用Nagaoka法、Bederson法、zea-Longa法和Zhang法,梗死24小时分级评分的判别有统计淡意义(P<0.05),而采用Zausinger法,梗死24小时内分级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6小时和24小时,梗死灶体积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脑缺血24小时梗 死灶体积与Bederson法分级评分有线性相关关系(r=0.91613,P<0.05)。结论:目前的评价方法尚不能全面的反映脑血时的病理生理状态,一种能较准确地反映脑缺血的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亟待提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地卓西平 (Dizocilpine ,MK 80 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 (N methyl D asparticacid ,NM DA)受体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研制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大鼠模型 ,观察MK 80 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以及脑海马NMDA受体结合位点数的影响。结果 MK 80 1组缺血 1、6、2 4小时各时相NMDA受体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缺血 2 4小时MK 80 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结论 MK 80 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结合位点数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枫  雷翀  邓姣  桑韩飞  马锐  熊利泽 《医学争鸣》2009,30(22):2497-2499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盐(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长期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对照组,MEM5,10,20mg/kg组(n=16).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行线栓法阻闭大脑中动脉(MCAO)120min.MEM各组分别在脑缺血后15min腹腔注射MEM5,10,20mg/kg,对照组在脑缺血后15min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再灌注7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动物后行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酶联免疫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再灌注7d后,神经功能评分MEM10,20mg/kg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MEM20mg/kg组优于MEM10mg/kg组(P〈0.01),MEM5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脑梗死容积MEM10,20mg/kg组明显小于对照组,MEM20mg/kg组小于MEM10mg/kg组(P〈0.01),MEM5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对照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MEM10,20mg/kg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EM5mg/kg组较对照组TNFα,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M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长期神经保护效应,此神经保护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TNFα,IL-6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健康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阻断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h后再灌注,在0.5h,6h,12h,24h和48h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取脑进行TuNEL染色。结果:①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非缺血侧大脑半球未见阳性的凋亡细胞。②脑缺血再灌注早期部分神经细胞发生了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目逐渐增多,12h~24h达到高峰。③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的边缘区,梗塞灶中心区和正常区无凋亡细胞。结论:神经细胞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鼠局部脑缺血后NADPH-d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害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缺血性脑损害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尼克酰胺腺啶呤二核酸磷黄递酶(NADPH-d)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ADPH-d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缺血2h后出现形态学改变,且以细胞皱缩、胞浆致密为主要死亡方式。结论:NADPH-d阳性元对缺血性损害相对耐受,细胞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SOD、GSH-Px和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缺血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治疗组(10 mg/kg)和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治疗组(30 mg/kg)。各组动物按要求给药,在预定时间进行神经损伤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组织内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介导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