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喜德  金实 《中医杂志》2003,44(9):698-699
目的:研究中药狼疮静颗粒对BXSB狼疮性小鼠外周血CD4、CD8、CD19细胞分布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机理。方法:运用微量全血免疫双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中药狼疮静颗粒可升高BXSB狼疮鼠外周血CD4、CD8细胞及降低外周血CD19细胞分布。结论:中药狼疮静颗粒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降低B细胞分布,抑制了B细胞的异常增生活化,使自身抗体产生减少而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4+、CD8+及CD5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狼疮静颗粒不同剂量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狼疮静颗粒3种不同剂量,对3月龄雌性NZB/NzW 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其对各组小鼠CD4^ 、CD8^ 细胞及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 中药狼疮静不同剂量有升高模型小鼠外周血CD4^ 、CD8^ 细胞的倾向,能降低血清CD54含量,抑制血浆淋巴细胞表面及单核细胞表面CD54的高表达,其作用以中、高剂量明显。结论 狼疮静颗粒能改善和调节自发性狼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复制的细胞因子网络[1]。在发病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均发生功能异常[2]。为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我们对58例不同证型SLE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8两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连续5天,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从小鼠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取小鼠尿液,检测尿糖;流式细胞术检测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CD4+T细胞中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在注射STZ第2周和4周,BALB/c小鼠CD4+T细胞中的CD28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凋亡细胞的数量在注射STZ第2周明显升高(P<0.05),第4周进一步明显升高(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D28共刺激抑制BALB/c小鼠CD4+T细胞活化,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可能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抑制作用的又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血清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PBBC)中的表达,并观察中药狼疮平颗粒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周龄雄性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18只随机分为狼疮对照组、激素治疗组、狼疮平治疗组,每组6只;另取11周龄雄性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生理盐水(10mL/d)、甲泼尼龙[5mg/(kg·d)]、狼疮平颗粒[4g/(kg·d)]、生理盐水(10mL/d),治疗4周,测定各组尿蛋白、ds-DNA和体重,分别应用ELISA、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BAFF(sBAFF)和外周血B细胞中BAFF-mRNA的表达及变化,并观察肾脏病理活动性计分、24h尿蛋白定量、ds-DNA与sBAFF的关系。结果狼疮性肾炎小鼠血清sBAFF、PBBC中BAFF mRNA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清ds-DNA含量均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激素和狼疮平治疗组治疗后sBAFF、BAFF mRN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AFF、BAFF 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狼疮性肾炎小鼠血清sBAFF水平与肾病理活动性计分、24h尿蛋白定量、ds-DNA成正相关(r=0.8098、0.8220、0.8535,P<0.01)。结论 BAFF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并预测复发,是狼疮性肾炎治疗的理想靶点之一。中药狼疮平可以通过降低BAFF水平而改善狼疮性肾炎病情,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狼疮静颗粒、强的松及狼疮静合强的松三组药物,对3月龄雌性NZB/NZW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各组小鼠CD4 、CD8 细胞及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西药物均能改善模型小鼠CD4 、CD8 细胞分布,抑制血清和血浆淋巴细胞表面ICAM-1的高表达,以申狼疮静结合强的松组效果明显为优。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有效改善并调节自发性狼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结合西药后可协同发挥疗效并显示出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78例艾滋病内伤发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并与CD4+T细胞计数分层相对照研究,探讨艾滋病内伤发热与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将艾滋病内伤发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且与CD4+T细胞分层比较,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CD4+T细胞分层比较,脾肾阳虚在3组中所占比例均最大,且CD4+T细胞<200个/μL组和CD4+T细胞在200-350个/μL之间的两组,4个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期内伤发热的患者多蕴含脾肾阳虚的征象,艾滋病的临床中医药治疗中,对患者进行补脾益肾的中医药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朱萱萱  王海丹  王进  施艳秋  刘志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2):2605-2607,2841,2842
目的:观察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CD4+/CD8+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小鼠透明带多肽,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六味地黄丸组、乌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和佐剂组,共灌胃给药4周。实验末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佐剂组(P<0.05)。乌鳖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小鼠卵巢Fas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卵巢Fas、Fas-L蛋白表达和Fas/Fas-L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各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Fas/Fas-L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具有调节CD4+/CD8+比值和Fas/FasL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天灸血清对过敏性哮喘大鼠肺支气管和脾脏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天灸血清是否具有与天灸疗法相类似的抗哮喘作用。方法:将天灸后制备出的大鼠血清,经尾静脉注射于哮喘模型大鼠体内,连续注射5次,于末次注射12h后处死,观测5组大鼠肺支气管和脾脏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并计算其比值。结果: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相比,天灸血清组肺支气管和脾脏CD4+/CD8+的比值降低(P0.05),且与天灸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天灸血清可降低哮喘大鼠肺支气管和脾脏CD4+/CD8+的比值,具有与天灸疗法相类似的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狼疮定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及其[Ca2 ]i的影响。方法55例女性SLE患者随机分成中西药组(28例)和西药组(27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狼疮定颗粒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BLC在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凋亡率,以及[Ca2 ]i水平变化。结果SLE患者PBLC的0时相凋亡率明显降低,但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速率变大,SLE患者PBLC的[Ca2 ]i下降;中西药组能明显改善SLE患者PBLC凋亡的异常,升高[Ca2 ]i水平,且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狼疮定颗粒在调整SLE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方面与西药强的松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促进SLE患者PBLC胞外钙内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狼疮3号颗粒(Langchuang-3 granule,LC-3)对BXSB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模型鼠体重、自身抗体、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影响,探讨其对SL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XSBSLE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采用动态观察法测定小鼠体重变化,重量法测定小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含量;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肾脏中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的含量。结果中药组及中西药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已降低的胸腺指数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已升高的脾指数作用不明显,西药组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均下调,而中西药组升高的脾指数降低(P0.01),降低的胸腺指数升高(P0.05);各给药组自身抗体(ANA)水平均降低,转为阴性(P0.01);小鼠肾脏IgG、补体C3的荧光强度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LC-3与西药类固醇激素均对BXSB狼疮模型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中西药合用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狼疮方对体外扩增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小鼠CD4+CD2+5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表达情况;用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来进行刺激,体外扩增小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用CFSE法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刺激后,在TGF-β1和IL-2存在的环境中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高表达Foxp3。与此同时,经狼疮方处理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扩增后数量增加133.3±18.9倍,未经狼疮方处理的对照细胞数量增加104.7±10.8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分离的CD4+CD2+5T细胞和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皆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分别为32.1±4.8,33.1±4.9,30.1±3.8,32.9±4.2。结论:狼疮方有助于提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效率,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Foxp3,具有体外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CD_4~+CD_(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年龄及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的原则,将临床观察对象入选分为正常组(n=32)、单纯湿热组(n=18)、非湿热型UC组(n=29)及湿热型UC组(n=16)共4组;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10)、单纯湿热组(n=10)、非湿热型UC组(n=10)及湿热型UC组(n=10)共4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模型,再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湿热型UC模型,非湿热型UC组单独用TNBS法。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以上各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CD4+CD2+9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单纯湿热组、非湿热型UC组和湿热型UC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湿热型UC组表达最高。结论: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UC患者和大鼠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湿热型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NZB/NZW 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3组药物,对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12周,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CD8^+细胞和CD54表达改变及对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中西药物均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狼疮样改变的部分症状和血浆CD4^+、CD8^+细胞分布,抑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的高表达,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系膜细胞的增殖,以狼疮静结合泼尼松组效果明显为优。结论 狼疮静颗粒能有效控制并改善模型小鼠狼疮样发病及进程,并能调节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对狼疮样肾炎的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结合西药后可协同发挥疗效并显示出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对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的60例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普连乳膏为润滑剂进行走罐疗法,对照组采用NB-UVB联合普连乳膏外用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结论: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血瘀证)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Th17、Th22的诱导、分化,从而减少致炎因子的激活释放,使银屑病皮损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下调,从而改善皮损的角化过度与浸润程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凋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初发SL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Bcl-2抗原的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抗原的表达下调(P<0.01),Bcl-2抗原的表达以及CD4^+亚群、CD4^+/CD8^+比值上升(P<0.01);其中,治疗后Fas抗原表达的下调、CD4^+亚群及CD4^+/CD8^+比值的上升,黄芪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趋于正常,可以作为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氧化二砷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免疫及其生存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免疫及其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BXSB狼疮小鼠随机平分两组,即ATO治疗组和对照组,ATO0.4mg/(kg·d)隔日腹腔注射至90天和105天,观察至210天实验结束,比较两组小鼠生存时间的差异;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和IgG表达水平,RT—PCR法分别检测脾和肾组织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两组BXSB小鼠(每组各17只)生存时间比较,至210天时,ATO治疗组总死亡8只,而对照组总死亡13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20,P〈0.05);血清抗ds—DNA抗体(0D值)对照组为0.566±0.080,ATO组为0.392±0.087,低于对照组(P〈0.001)。ATO组105天的血清IgG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脾组织IFN-γ mRNA表达(灰度比值)分别为0.540±0.300和2.320±0.522(P〈0.01);肾组织IFN-γ mRNA表达(灰度比值)分别为0.338±0.163和0.588±0.104(P〈0.05)。结论ATO能够延长BXSB小鼠的生存时间,降低外周血抗ds—DNA抗体和IgG的表达水平,抑制脾和肾组织IFN-γ mRNA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血清中产生多种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机体任何器官都可受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的直接侵入,在中小血管中发生管壁炎症和坏死,继发性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0.02%,以20~40岁育龄期女性多见.活动期患者可有发热、疲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斑养阴颗粒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治疗;治疗组以糖皮质激素加祛斑养阴颗粒剂。疗程均为3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斑养阴颗粒剂合用糖皮质激素能更有效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