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春连  邱成丽  周芳 《西南军医》2009,11(4):781-78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88.2%。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庞璐 《西南军医》2009,11(3):567-56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方法:从一般护理、治疗护理、三腔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措施的总结。结果:观察护理的132例患者,除3例死亡外,其余均不同程度治愈,其抢救成功率为97.7%。结论:护理人员通过细心的观察,积极的处理可预防和减少再出血,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8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01~2010-08急诊抢救的80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80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中,抢救脱险78例,抢救成功率为97.5%,死亡2例,死亡率为2.5%。死亡患者中急诊抢救室死亡1例,院前死亡1例,1例送手术室途中死亡。结论:严重创伤死亡有三个高峰,第2个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3 h内,为提高存活率,关键的一点是要抓紧伤后"黄金1 h"内的紧急救治。  相似文献   

5.
王文多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510-151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式。方法:对10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结果:临床治愈74例,好转28例,死亡3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护理方式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86例野生菌中毒患者,对全部患者的急救护理以及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给予清除毒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早补液促进毒物排泄等治疗,并给与有效、科学的急诊护理措施,治疗后安全康复出院82例,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溶血性病情恶化以及心、肝、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对于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在急诊救治中,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急救护理在野生菌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患者治疗、痊愈成功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和爱尔YTS-150型炭肾对27例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25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成功率达92.59%。结论:加强血液灌流过程中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液灌流的顺利进行,是提高重度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鸿 《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21-121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缺血的严重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加剧,严重患者将引起并发症乃至死亡。因此,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26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经验,发现,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视、加强康复训练以及贴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和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患者发病急,如不及时抢救,病情可迅速恶化而死亡,及时观察和准确判断,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1].我科成功抢救1例肺栓塞患者,现将抢救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诊疗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心包填塞的抢救和护理经过。结果:本组6例心包填塞均得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心包填塞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在抢救过程中加强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抢救成功率为100%,平均住院(25.2±1.7)d,无死亡病例。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珉  朱燕 《西南国防医药》2008,18(2):255-256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已经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指标之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如何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预防护理事故与纠纷的发生,更是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现就我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3.
赵瑞臣  何琴 《西南军医》2013,(4):432-433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送入急救中心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早期救治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诊和实施抢救的412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分析引起意识障碍的病因、救治方法。结果 412例意识障碍患者中,急性脑血管病占40.20%,急性高原病占24.50%,严重创伤占11.60%,另外酒精中毒、代谢性脑病及休克也很常见。本组死亡40例(占9.70%),在急诊科抢救治疗过程中死亡12例,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死亡28例,来院至死亡时间最短7min,最长14.2d。结论高原地区急诊意识障碍病因与平原地区略有不同,为保证抢救治疗的有效,注重早期识别与快速反应,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浅谈急诊室护士应具备的护理医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琪  黄静 《武警医学》2002,13(12):756-756
在1973年国际护士学会修订的《国际护士伦理守则》中规定:护理医德的实质就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为个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急诊室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前沿阵地,急诊室的护理工作紧张而繁重。急诊室护士良好的护理医德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 下面就我们在急诊室的护理实践,浅谈急  相似文献   

15.
王争芳  张芹 《西南军医》2008,10(5):169-17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倒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急救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总结分析我科1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结果:12例中抢救成功9例,3例死亡。鳍论:西宁地区由于低气压、低氧分压、血液高凝等特点,发生急性肺栓塞时临床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且易误诊、漏诊,死亡率高。因此,及时识别、及早诊断、积极有效地抢救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极低体重新生儿抢救、治疗难点、抢救成功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极低体重新生儿的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成活18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原因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及时做好极低出生体重儿各脏器维护及系统早期干预,不断提升整体医疗护理水平是提升VLBWI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娅萍  杨逢升  吕静娜 《西南军医》2010,12(6):1240-1241
目的 提高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处置能力,有效降低死亡率.方法 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在现场急救时迅速作伤情评估,实施有效的救治方法,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结果 36例病例中,安全送入医院30例,死亡6例,其中l例到现场已死亡,2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3例转送途中因循环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系创伤严重,失血过多,延误抢救时间及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健全的急救队伍,快捷、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转运途中的严密监测及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抢救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缺血的险恶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患者更大的伤痛以及患者病情的加剧,严重患者将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乃至死亡.因此,对于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26例患者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经验,发现,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视、加强康复训练以及贴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和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无名动脉大出血的护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以往多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而目前对颅脑及胸部手术,中毒,昏迷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疗效显著,已成为抢救重危病人的常见手术,由于该手术常常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因此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无名动脉大出血为术后较罕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为致死性并发症。作者就我科三例无名动脉大出血的死亡病例,对如何早期发现及预防这一并发症,从护理角度进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