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NaClO投加量、污泥混合液pH值以及在NaClO最佳投加量和污泥混合液最佳pH值下耦合聚合硫酸铁(PFS)和三氯化铁(FeCl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氧化—絮凝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NaClO投加量为40 mg/g DS(绝干污泥)和污泥混合液pH值为3时,PFS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Specific Cake Resistance,SRF)分别降至85.86%和4.74×1011 m/kg;FeCl3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降至86.36%和3.93×1011 m/kg。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D50的大小关系为:NaClO+PFS>NaClO+FeCl3>pH值>原泥>NaClO。显然,经过氧化—絮凝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明显增大,滤液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氧化—絮凝调理可使活性污泥比阻显著降低,脱水性能显著改善。NaClO...  相似文献   

2.
3.
污泥碱性水解产生短链脂肪酸, 可应用到污水脱氮除磷中, 但会使其脱水性能恶化.为考察温度和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试验研究了20 d内剩余污泥在pH=10、温度25和35℃、不同总悬浮固体(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下厌氧水解和脱水性能的变化, 对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和毛细管吸收时间(capillary suction time, CST)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25℃时污泥脱水性随ρ(TSS)升高先恶化后变化不大, 各发酵时间SCOD均升高后变缓;35℃时污泥脱水性随ρ(TSS)升高先恶化后略提高, SCOD变化与25℃时一致.SCOD变化情况与CST显著正相关;较高温度SCOD溶出更多, 脱水性能稍有恶化;TSS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较温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低有机负荷含磷废水处理中污泥膨胀的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际的工程实践发现,低有机负荷含磷废水在生化处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类型有两种即丝状菌性膨胀和结合水性膨胀,这两种污泥膨胀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对污泥膨胀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投氯杀菌,污泥絮凝,调节运行参数等几种较为有效的控制该类废水污泥膨胀的对策,为同类废水污泥膨胀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铁板为电极,研究高频脉冲电对污泥脱水性能及成分的影响.考察污泥pH值、双氧水投加量以及电解时间、电流密度、脉冲电频率等因素对污泥比阻、滤饼含水率、滤液COD值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污泥进行表征,对比处理前后污泥热值、总氮和主要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脉...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性质及现有工艺流程,通过固定几个参数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污泥脱水运行的最佳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当加药比为2.4‰,滤带张力为0.45MPa,滤带走速为2.5m/min、药液浓度为2.0‰时,污泥脱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污泥减量化处理过程中药耗或能耗过高、污泥量增加等问题,提出利用污泥自身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自絮凝调理来促进其脱水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污泥质量浓度、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对污泥自絮凝特性的影响,分析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T)、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粒径和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絮凝可增大污泥粒径,提高污泥疏水性,减少絮体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从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在最佳参数(污泥质量浓度18 g·L-1、搅拌强度200 r/min、搅拌时间3.5 min)条件下,自絮凝后污泥体积平均粒径增加11.4%,Zeta电位升高19.0%,tCST降低17.1%,SVI降低8.1%,效果显著.所考察的因素对自絮凝作用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污泥质量浓度搅拌时间搅拌强度.较高的污泥质量浓度、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均有利于提高自絮凝效果,而当污泥质量浓度、搅拌强度或搅拌时间大于最佳参数时,自絮凝效果则逐渐减弱.研究成果提供了利用污泥自身特性进行调理的新思路,可为优化污泥调理方式、降低调理药耗和减少污泥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广泛研究和使用的有机高分子污泥脱水絮凝剂进行了综述,有机高分子污泥脱水絮凝剂按合成方法分为聚合型和天然改性型;聚合型根据电荷类型分为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天然改性型又可分为碳水化合物类和壳聚糖类。同时对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归纳阐述。对这六类污泥脱水絮凝剂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高分子污泥脱水絮凝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其独特的絮状结构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表现出比阻大、脱水性能差的特点。基于目前污泥脱水技术的现状,介绍了污泥脱水性能与脱水机理,重点阐述了加热调理、冷冻融化调理、超声波调理以及微波调理4种物理调理技术,分析了作用机理,阐明了影响因素,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加热调理操作简易、使用范围广,在150~180℃时对污泥的脱水性有显著提升,优于其他3种技术;低温、低速率下的冷冻技术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但使用范围受限;低声强、小功率、短时间的超声波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但需把技术成本考虑在内;微波调理在适宜的微波辐射与停留时间下脱水性能良好,但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调理污泥在测定过程中过滤速度过快导致的测定误差增加的问题,研究了比阻测定过程中过滤体积、过滤阻力以及调理之后污泥高速搅拌预处理操作与否对比阻测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滤体积为100 mL、过滤阻力为1层滤纸时,比阻数据可靠性更高,与毛细吸水时间(CST)、粒径和滤液过滤时间(TTF)的相关性更好;同时,未经搅拌的调理污泥脱水指标数据波动很大,变化趋势与污泥调理的实际规律不相吻合,而高速搅拌后的调理污泥脱水指标数据波动较小,说明调理之后污泥的搅拌预处理操作能够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泥性测定更能反映实际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再生纸污泥脱水中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代替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可能性。探讨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醚化剂的加入量,停留时间,pH值等因素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实验室工作和中试证明;经过改进,加入适量醚化剂,采用缓冲的方法,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可以达到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十分接近的效果,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合经济因素和污泥脱水效果因素,本实验确定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最佳用量,醚化剂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的最佳配比,最佳停留时间,pH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解酸化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内啤酒废水处理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虽能达到排放标准,但其剩余污泥的生成量过多。本文采用无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处理啤酒废水,试验证明,无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法可提高COD的去除率,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对酸化反应器的设计手有效控制,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压力曝气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压力曝气生物反应器COD负荷率达到5.0~8.0 kg.m-3.d-1,降解有机物的速率为传统生物处理法的2~4倍,占地面积是传统工艺的1/2.该生物反应器可处理多种有机废水,均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在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投加填料的方法,可降低污泥产量,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费用,并且投加填料时不需要停水停产,不需要增加好氧池的容积.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填料后污泥产率为0.232 8,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60%左右.此外,投加填料的好氧池中形成了较长的食物链,有利于污泥减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骨架构建体污泥脱水及其固化土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水率为98.5%的污泥为研究对象,添加粉煤灰、生石灰等无机复合调理剂进行改性处理,研究其对泥饼固化体的比阻、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渗透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粉煤灰和石灰起到骨架构建体作用,处理污泥的比阻从原污泥的109S2/g降至107s2/g,显著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在不外掺水泥等其他固化剂的条件下,脱水后的泥饼固化体7d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0kPa,具有优良的固化土工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柠檬酸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功能菌群作用机制,以柠檬酸工业废水内循环厌氧反应塔(IC)中厌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统计颗粒粒径分布,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颗粒微观形态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特征.结果发现,粒径在1.0~4.0 mm的颗粒所占比例最多,为74.4%.ESEM显示微生物分布以球形细菌为主.高通量测序得到8 397条有效序列,可划分操作分类单元(OTU)873个,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样品文库覆盖率0.936,Shannon指数为4.376,而ACE指数与Chao1指数分别为3 415.51与2 246.51,反映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与数量均较多.微生物菌群主要包括4大类,分别为可降解有机物的水解发酵菌群Paludibacter、Parabacteroides、Erysipelotrichaceae、Clostridium、Phascolarctobacterium、Aminobacterium、Saccharofermentans与Alkaliflexus(所占比例之和为24.93%);产氢产乙酸菌群Petrimonas与Syntrophomonas(所占比例之和为34.89%);产甲烷菌Methanosaeta(3.44%)及可耐受工业废水毒害的微生物菌群Levilinea、Longilinea与Thermovirga(所占比例之和为14.6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低有机负荷废水引发的活性污泥丝状菌的膨胀,以及其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调节废水有机负荷和运行方式来对污泥膨胀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液有机负荷为0.03kgCOD·(kgMLSS·d)-1,易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当有机负荷为0.18kgCOD·(kgMLSS·d)-1时,运行到第7天,SVI从325mL·g-1降至109mL·g-1,CODCr去除率从42.67%上升至90.03%,丝状菌污泥膨胀得到基本控制;在调节有机负荷的同时,改变运行方式,当运行至第6天时,SVI从325mL·g-1降至99mL·g-1,CODCr去除率从42.67%上升至91.56%,丝状菌污泥膨胀亦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8.
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亚硝酸盐投加方式对剩余污泥发酵性能的影响,研究比较了一次、批次和连续3种投加方式下,亚硝酸盐强化剩余污泥发酵的效果.试验采用3个相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进行7 d的剩余污泥发酵处理并投加亚硝酸盐进行强化,亚硝酸盐投加总量相同并分别采用一次、批次和连续投加的方式.一次投加模式下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的峰值最高,剩余污泥总化学需氧量(tot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TCOD)降低幅度最大且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产生量最高,表明一次投加模式有利于促进污泥颗粒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连续向污泥发酵系统投加亚硝酸盐时,系统亚硝酸盐无明显积累,但是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VSS)的下降最为显著.连续投加亚硝酸盐的方式有利于强化污泥有机质减量,而且污泥脱水性良好,有利于后续进一步减量.研究表明,当以强化污泥减量为目标时,宜采用连续投加亚硝酸盐的方式强化剩余污泥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