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分析某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分级目录》,并与省内外《手术分级目录》进行对比,发现在某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分级目录》中存在新开展手术术式不够完善、手术分级未及时更新、手术级别需要人为判断等诸多需要解决与完善的问题.《手术分级目录》质量关乎医院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分级数据质量以及医院手术科室对外学术交流等,因此,医院应制定适合自身特色的《手术分级目录》,重视并加强《手术分级目录》管理,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手术分级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院手术分级管理现状,积累有代表性的现况分析数据,为优化手术分级管理提供依据,研讨合理进行手术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手术病案24,999份,对其手术分级及医师完成手术权限范围内手术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一、二级手术占全院手术的59.03%,三、四级手术占全院手术的40.97%;随着医师级别的降低,每级医师所做不同级别的手术占全院同级别手术的构成比逐级下降,完成手术权限范围内手术占全院同级别手术构成也随医师级别的降低而逐级下降。结论高难度手术比例不足,高年资医师垄断手术现象严重,青年医师得不到锻炼,医院急需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建立和完善与实际操作性技术水平和职称相对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手术安全与手术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手术质量,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手术分级目录,划定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实行手术医师手术权限准入,便于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极大地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使分级医疗落到实处,同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医院实际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合理评价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大学三所附属医院手术分级管理现状,得出相关结论,为建立合理的手术分级目录及管理制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某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的病案首页录入系统中检索2012年与2013年的手术病例254962份,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结果三所附属医院的三、四级手术比例分别为47.52%、58.93%和46.20%;三所医院合计的数据中,三、四级手术构成比为50.24%;在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中,带组教授完成手术的构成比分别为64.93%、97.24%和89.55%,远远高于经治医师与主治医师完成手术的构成比;带组教授完成的手术权限范围内的手术占同级别手术的构成比最高,三所附属医院的构成比分别为87.15%、98.43%和92.58%。结论三所附属医院的高级别手术比例不足,在区域卫生医疗方面上,还没有真正发挥出三级甲等医院的作用;存在高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垄断手术的现象。建议根据各级医师的专业特长、手术操作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建立合理的手术分级目录及管理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医院在区域卫生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术分级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中国病案》2011,12(6):23-25
按照《天津市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分析手术编码与手术分级的差异,以ICD-9-CM-3手术操作分类字典库为依据,由13个手术科室对3000余条手术名称,按照手术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进行甲、乙、丙、丁四级分级,融入ICD-9-CM-3数据库,促进医院手术的开展,提升了医疗水平,规范了医师对病案中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的规范书写,实现了手术分级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6.
肝切除术在普通外科学中大致有十种分类,十种术式在手术分级管理中分别被列为二、三、四级手术,ICD-9-CM-3编码中的50.22的细目和50.3的亚目不能满足手术分级管理对肝切除术的要求,因此笔者建议对肝切除术增加细目编码以满足手术分级管理需求,同时应提高ICD分类质量,确保手术分级管理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7.
手术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决定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手术分级管理系统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数字化,明确手术医师准入权限,以便在优势学科中分阶段实施手术分级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33-136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分级管理在冠脉介入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前后两组接受培训医师的基本资料、培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后接受培训医师在理论知识水平、介入技能考核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实施手术分级前的医师(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国家考试的通过率也略高于后者。结论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冠脉介入培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一方面提高了培训医师的知识水平和介入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柴敏 《中国数字医学》2014,(2):41-42,48
手术分级管理系统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数字化,明确手术医师准入权限,以便在优势学科中分阶段实施手术分级管理。系统基于c/s(Client/Server)结构,编程使用C#语言,为避免和其他应用冲突,在HIS数据库中建立独立的表空间,创建本系统需要的相应数据表,实现与HIS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0.
摘要依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要求,探索在现有条件下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调研、制定可行性标准,修订出台专项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分级授权与动态管理、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制度管理和落实到每位医师;实时监督、动态管理.制度的落实对明确医师权限、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医师手术技能、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用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12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血糖、血压、Fisher's分级、手术时机、Hunt-Hess分级、白细胞升高程度、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感染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CVS、Fisher's分级、Hunt-Hess分级、白细胞升高程度、感染是影响此类患者开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P<0.01),Hunt-Hess分级与开颅手术预后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动脉瘤的开颅手术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明确影响动脉瘤开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能提高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托信息化实现现代医院手术体系管理是发展趋势。通过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手术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重点介绍了手术分级与手术名称标准化、手术分级授权系统建设、非预期再手术管理、手术三方核查和风险评估、手术绩效补贴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肿瘤手术运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该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月接收的75例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做出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诊断,采用了刮宫诊断的方法,诊断结果为恶性肿瘤。运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方法,分析比较术后术中的各项检查指标。结果在75例妇科肿瘤患者的术中运用快速病理检查,对患者肿瘤分级进行判断,并对患者肌层浸润进行判断,两项与检查结果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在进行分期手术的讨论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其是有决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程度、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术前分别行常规横断T1WI、T2WI平扫和Gd-DTPA增强后三维T1WI,术后取肿瘤组织行VEGF表达程度和MVD的免疫组化测定,计算每一例肿瘤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和MVD,将VEGF表达程度分别与瘤周水肿、MVD及病理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越高,VEGF表达越强(P<0.01);肿瘤周围水肿程度、MVD与VEGF表达强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与VEGF表达强度、MVD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根据MRI所显示的瘤周水肿程度对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和预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发生谵妄(PD)的围术期主要危险因素以及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23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AM—ICU量表评测分为PD组和非PD组,分析18个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术后PD的相关性.结果:230例患者中发生PD59例(PD组),未发生PD171例(非PD组)。两组ASA分级、手术级别、术中严重体液丢失、性别、体外循环总时间、高钠、药物使用和睡眠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ASA≥III级、手术级别〉III级、术中严重体液丢失、体外循环总时间、术后血钠〉145mm01/L、术后疼痛、硝普钠使用〉3d、睡眠障碍是心脏术后发生PD的特异性危险因素。,结论:心脏术后PD特异性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性别、体外循环总时间、高钠、药物使用和睡眠障碍.谵妄的诊断可参考相关量表,根据可能的危险因素作相应处理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分级手术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目的,详细阐述系统的手术分级目录建立流程、手术申请预约流程和手术审批流程,总结功能设计及应用成效。该系统应用实现医师手术权限动态管理,充分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定血肿量和GCS评分对预后影响在统计学上的合理性基于血肿量和GCS评分,作出幕上脑实质出血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2年1240例幕上脑内出血病人,统计分析血肿量及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人血肿30ml以上GCS小于8分者,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幕上脑内出血30ml以上及GCS小于8分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术中面肌肌电图监护对面神经保留的作用。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经枕下入路行肿瘤全切除术,术中进行面肌肌电图实时监护。结果全部患者均全切肿瘤,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2.9%,术后1个月和半年H—B分级Ⅰ~Ⅱ级为82.1%,其中术末面神经刺激强度为0.1~0.5mA,波幅〉1.0mV。结论在听神经瘤术中行面肌肌电图监护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Hunt&Hess分级Ⅲ-V级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早中期显微手术夹闭的疗效,并探讨其积极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入院,且手术前Hunt&Hess分级Ⅲ--V级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瘤手术夹闭,脑压高者同时去骨瓣减压(0~12d),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结果随访出院后3月,35例患者(76%)预后良好(mRS 0~3分)并返院行颅骨修补术,7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结论 Hunt&Hess分级Ⅲ~V级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积极手术夹闭动脉瘤并去骨瓣减压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