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宋秀真  纪杰善  张秀敏 《治淮》2011,(12):65-66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或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氨氮,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成为水利、环保系统最常用的分析方法.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的氨氮,考核样测定酒石酸钾钠加入与否、样品的预处理、显色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很大,根据实验对上述因素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建立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探究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因素PH和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测定氨氮的最佳过程,验证了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在不同反应时间,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对各个显色时间下的吸光度值进行分析,了解纳氏显色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情况,掌握达到最大显色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完成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含量的常用方法,在测定过程中条件变化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地表水测定过程中的实验用水、酒石酸钾钠纯度、采集样品的保存、显色反应时间、酸化样品的pH值、不同属性样品7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氨氮测定结果的因素。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密度和结果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因而成为目前水环境监测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对《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中有关校准曲线标准工作溶液的量取、校准曲线实验点分布、比色皿的选择和样品溶液的稀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氨氮校准曲线制作时,氨氮标准工作溶液的量取选用5.00 m L的分度吸量管完成全部取样,操作次数和工作量适中并满足HJ 535-2009标准的精度要求;校准曲线上的实验点分布或取舍不应随意变更,否则会影响测量精确度;选用20 mm比色皿时测定误差较小。若待测样品的浓度较高时,其稀释宜选用5.00 m L以上的单标线吸量管;若考核样品浓度为0~100μg/m L时,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可以有0,5,25,50倍和0,2,10,50倍2个合理的溶液稀释方案,可分别选用5.00,10.00,50.00 m L和5.00,25.00,50.00 m L的单标线吸量管取样稀释。  相似文献   

6.
对红壤丘陵农田包气带水样进行氨氮分析时,对包气带不同深度的澄清水样用氢氧化锌共沉淀处理后,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解决了由于水中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高、酒石酸钾钠掩蔽能力不够、加入纳氏试剂后水样黄而浑问题。从浊度补偿校正、加标回收率及方法可靠性检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浊度补偿校正后加标回收率在98%~102%之间,经t检验p>0.05,改进法与蒸馏法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裕明 《治淮》2007,(12):32-33
目前水质检测中氨氮的测定多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GB/T7479-1987)。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测定结果,本文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过程的影响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氨氮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勇强 《水资源保护》2004,20(1):13-13,30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样中氨氮浓度。结果表明: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试剂配制、实验环境、有机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对氨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提高氨氮测定的精准度,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配制纳氏试剂,可用预蒸馏 比色法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9.
氨氮是影响河流、湖库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指标,为提高水环境监测中氨氮数据的准确性,对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环境中的氨氮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将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水样中的氨氮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试剂配制、实验环境、有机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对氨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提高氨氮测定的准确度,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配制纳氏试剂,可用预蒸馏一比色法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水样中的氨氮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试剂配制、实验环境、有机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对氨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提高氨氮测定的准确度,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配制纳氏试剂,可用预蒸馏-比色法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12.
何洋  张佩  崔晨  韩枫 《治淮》2015,(1):41-42
氨氮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及地下水中。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以及氨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这两种氮的组成比取决于水体的p H值,当p H值高时,游离氨的比例高;反之则离子氨氮的比例高。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产物、某些工业污水及农田排水。氨氮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氨氮测定的常用方法有纳氏试剂比色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和滴定法,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纳氏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泡隔断式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的氨氮,方法测量的线性范围为0~4.0mg/L,检出限为0.006mg/L,连续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8%,加标回收率为98%~103%,均优于国标法,且检测结果与纳氏试剂法无明显差异,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连续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实验点相对回归直线的分散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贡献最大,并通过实验分析比色液中残留过硫酸钾及pH值对空白实验吸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彬彬 《吉林水利》2014,(12):47-48
测定水体中氨氮含量最常用的国家标准方法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氨氮测定的过程中,实验室条件、实验用品、实验用水以及水样本身浊度、金属与非金属离子、有机物质及氯离子等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干扰因素的消除进行了讨论,这为今后做好氨氮测定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婷 《山西水利科技》2022,(4):29-30+35
通常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监测地表水中氨氮的含量,若水样浑浊或者有颜色时,需要用絮凝沉淀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但该处理方法操作过程相对复杂,等待时间偏长。尝试用0.45μm滤膜过滤水样,操作简单且无需等待。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发现标准样品测定和实际水样的测定均数据稳定、符合标准。因此,采用0.45μm滤膜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可应用于地表水中氨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总氮和氨氮的检测时,使用较多的方法分别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两者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理论上总氮=氨氮+有机氮+硝态氮,但在实际的实验中往往达不到理论上的结果,部分样品会存在氨氮≥总氮。下面将从两者的样品保存、实验室内部坏境、试剂药品和实验操作当中影响两者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锑的数学模型,它的标准不确定度由标准溶液的浓度测量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标准贮备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时所产生的不确定度组成。文中应用一个实例对这两部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计算,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韩军  张佩 《治淮》2010,(12):54-55
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含量时,4-氨基安替比林的纯度对试剂空白值影响较大,造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偏差明显。本文通过使用不同量氯仿萃取后的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测定水中挥发酚,结果发现经不同量氯仿萃取后的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对试剂空白值和实验结果准确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质中氨氮对于水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水质中氨氮一直是水质监测的重点项目,文章依靠纳氏试剂比色法为分析手段,来检测水样中的氨氮浓度。文章利用100g/L硫酸锌将水样进行预处理,30%NaOH将水样pH调节为10,1mL纳氏试剂与样本中氨氮发生化学反应显色1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2.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式为y=0.207 6x+0.010 3,R2=0.999 1。该方法的精密度为2.25%~8.39%,加标回收率为97.5%~107.5%,经过实际样品验证后,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水质中氨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