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旻轶 《养生月刊》2022,(3):200-201
人到中年,反反复复尿频尿急,做了很多检查却发现不了病因,这已经不是个例了. "医生,我这反反复复尿频尿急好长时间了,但泌尿科每次查尿常规都是好的,这到底哪里出了问题?"52岁的许阿姨满脸愁容地向我诉苦.正如她描述的症状,每次出现尿频就往泌尿科跑,"我这门诊也没跑错吧?但为什么每次检查小便都正常的呢?"许阿姨掏出来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正入夏闻粥香,奶奶厨下忙。每年夏季,我家都会喝到奶奶熬制的"防暑降温粥"。她熬的粥品种很多,均具有防暑降温、驱除"苦夏"症状的保健作用。奶奶熬制的绿豆粥是用粳米和绿豆煮成的,盛到碗里,绿莹莹香喷喷的,还微微地有股甜  相似文献   

3.
我的奶奶于2011年4月8日仙逝了,时年97岁。我和奶奶的属相相同,都是温和恬静、令人喜爱的小兔子,今年是我们的本命年,只不过奶奶的生命周期是我的两倍。在给奶奶送行的过程中,奶奶生前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作为一个历经朝代更替和战乱纷扰、大字不识一个的家庭农妇,能以97岁高寿辞别人世,生命周期甚至超过了我所敬仰的先哲大师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老前辈,不能不使我对奶奶的养生之道有些追思和记忆,也以此表达我对奶奶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4.
奶奶健朗达观,常与一帮老姐妹们早出操、晚散步、聊家常、话天下。最近,奶奶又报名走进了老年大学。老有所为,学无止境,我很支持奶奶。初秋的一天傍晚,微风轻拂,我提着新鲜水果去探望奶奶。从小我就是奶奶的小果果,现在我也时常不忘给奶奶送果果。刚一走进奶奶的家门,我不禁大惊:只见奶奶的左手三个指头上都缠上了医用白胶布。不好,奶奶伤了手指!我赶紧放下水果,奔到奶奶身边,带着哭腔问:“奶奶,您的手指怎么啦?什么时候伤的?去医院了吗?千万别沾水,小心感染呢!”奶奶微笑着打断了我连珠炮似的问话:“小果果,我没事。”十指连心,手指受伤最…  相似文献   

5.
正"流感"年年有,冬春特别多。说起流感,抵抗力差的人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可是,流感在梁慧芳老奶奶身上却起不到作用。家住广西岑溪市的梁慧芳老奶奶今年100岁,对于防治流感,还有长寿养生她有自己不一样的方法。防流感,隔姜灸每年暮春时节,梁奶奶都会在自家土里种下两垄土的生姜,年年如此。其实,梁奶奶种这么多姜,不为吃,也不为卖,冬天的时候,她用姜来做姜灸。五十岁那年冬天,她有一次感冒发烧,打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老年人适合吃发酵食品呢?平凡的发酵食品虽然没有夺目的标签,但确实有着保健品的功效,长期合理食用能帮助老年朋友有效改善体质,对抗衰老。年近八旬的张奶奶,腿脚虽然还灵便,肠胃功能却不大好。这几年,她迷上了喝酸奶;喝粥时还会配上一些腐乳。"这样吃饭更香,并且顽固的便秘也消失了。"她说。像张奶奶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而他们所常吃的像酸奶、腐乳一类的食物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发酵食品。发酵食品是人们巧妙地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对食品进行加工,从而  相似文献   

7.
<正>范奶奶本来性格开朗、好动,每天一大早就和老姐妹一起做保健操,然后结伴去买菜,有时还会遛遛公园、逛逛商场,日子过得挺快乐。可是,近半年来却见不到她的人影了。原来,她得了一种叫"尿失禁"的毛病,尿液常常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尤其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有时去厕所行动稍慢一些就会尿湿裤子。  相似文献   

8.
正眼下正是各类水果上市的季节,专家提醒,有些水果并非人人皆宜,吃得太多或吃法不当容易引发"水果病"金秋时节,形形色色的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然而,不少水果虽然味道鲜美,但食用不当却会导致形形色色的"水果病"。有惊无险的"橘黄症"病例:去年秋天,振轩的奶奶从乡下带来一麻袋柑橘,他连吃了10个。第二天振轩开始不想吃东西,继之呕吐、腹痛,皮  相似文献   

9.
正结婚不久,我们就将独居的婆婆接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刚来时,婆婆除了每天按时为我们准备一日三餐,就是为我们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除此之外,婆婆很少到外面活动。因此,尽管一年过去了,婆婆对周边的环境仍旧非常的不熟悉,甚至连左邻右舍也都不认识。好几次,我实在忍不住,便不解地问道:"妈,您怎么不喜欢出去玩,总呆在家里不闷吗?"婆婆却笑着说:"我喜欢清静。"有几次,碰巧路过小区花园,小区里有许  相似文献   

10.
远行的男人衣锦还乡,女人的青春已烟消云散,他对她的爱无以为报,只好以"宅"相许——这是属于长房大奶奶的故事,再叛逆的编剧也只会让姨太太和佣人偷情、小姐与佣人的儿了私奔,从没大奶奶什么事。  相似文献   

11.
看电视剧《同仁堂的传说》尽管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其中由胡宗温扮演的大奶奶形象却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胡宗温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由她塑造的乐家大奶奶,把一个封建社会中具有开明意识的“女强人”表演得真实可信,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林秋 《家庭中医药》2012,(11):56-57
奶奶今年89岁,身体依然很健康。最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心血管系统查不出毛病,心脏跳得均匀有力,心电图比我们的情况都好,各项血液化验也都在正常范围。我问她,在饮食营养方面有些什么经验?她稍加思索,就说出了"蔬菜、素菜、酥菜"这六个字。  相似文献   

13.
刘明 《科学养生》2014,(1):22-23
<正>"我这老花眼又重了,报纸的字看过去都七扭八歪的,就连窗台上的花都变灰了,"林大妈一边嘟囔,一边喊她的小孙子",快把奶奶的老花镜拿来。"林大妈还不到60岁,退休后不愿意像小区其他的人一样用打牌虚度时光,经常喜欢读书看报,可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视力不知为啥变得越来越差,一再提高花镜的度数,可是仍旧解决不了问题。她的小孙子似乎发现了什么,他对林大妈说":奶奶,你的眼睛好像不是老花眼啊。我们同学李小兵的爷爷和你  相似文献   

14.
去年6月我回乡探亲期间,用气功形像思维方法,为炸药中毒患者排毒获得成功。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上午约11时许,我的小侄儿拥军,从村里的金矿做工下班回来,进屋二话没说,拿起水回舀上水大口大口地喝完,就躺到炕上休息去了。其后却不时发出呻吟声。我见状上前便问他:"你是有病不舒服,还是劳动太累啦?"他回答说:"都不是。是在矿井作业时被炸药烟雾熏得恶心头痛难受。"据他说这种现象常有发生,凡在矿并作业的人都不只一次地中毒,其症状是,轻者是一般性的恶心、头痛,重的是恶心呕吐,头剧裂痛疼。他们一般都不吃药,常用的办…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家里困难,没什么好东西可吃。可是小孩子嘴巴馋得很,似乎生铁都想啃两口。巧手的奶奶就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可吃的东西,变着花样地做出吃食来,让全家人裹腹饱肚。奶奶最擅长做萝卜、丝儿面汤。这道汤,属于典型的百姓家常饭食,我们全家人从来都是喝得如蜜汁一样的香甜。到了深秋,天气开始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刚过,还在快乐的十一小长假中,一出家门我就看见对门邻居李大姐、70多岁的黄奶奶在门口争执。就听黄奶奶怒冲冲一直嘟囔着:"就是她拿的,就是她拿的……"而李大姐一直在劝:"妈,是我拿的,您赖我嫂子干什么?"边劝  相似文献   

17.
家住甘肃省肃州区泉湖乡瑶湖村的张明力老人,现年87岁,老人家看上去个子不高,虽然背有点驼,却耳不聋,眼不花,一日三餐自己料理.说到养生保健,老人笑嘻嘻地告诉我说,她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讲故事.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到一些民间寓言,老人家随口能说,张口就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1925年出生的张奶奶,父亲是位私塾先生,得益于父亲的教育,张奶奶从小就将《三字经》倒背如流.战乱时期,张奶奶从一家女子师范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解放后一直在乡下任教.张奶奶一生抚养了四个儿女,其中的儿子在城里经商,买了大房子.早几年儿女们给张奶奶做完80大寿后,大儿子几次要接母亲到城里住,张奶奶住了一周,又吵着要回到乡下.老人家说,住在城里不习惯,自己喜欢讲故事,而城里的孩子多半喜欢上网玩游戏,原来,张奶奶是舍不得她的那一批小故事听众.  相似文献   

18.
<正>"来,宝贝,再吃一口青菜,青菜吃了聪明!"儿子的奶奶近乎赔小心地端着碗,夹着菜,向儿子靠过去,眼里满是关怀。可我家那小魔王不乐意了,大叫道:"我不吃,我都吃了那么多了!"说完,他一骨碌溜下了饭桌,跑到沙发上坐着。奶奶把碗移交到爷爷手里,抬了抬下巴,示意该爷爷哄着喂饭了。爷爷就接着上演:"娃娃,不吃青菜又得生病了,医生又要打针哦!"吓得儿子"哇"地大哭起来,喊道:"我不吃,我不吃嘛!"爷爷就再换一套台词进行下一步的劝慰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的事情记得特别牢。50年前,二叔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食指割破了,鲜血直流。行医的奶奶取出一个小瓶,从瓶子里倒出一些黑色的粉末,敷在二叔食指的伤口上,然后缠上纱布。奶奶安慰二叔:"小伤,没事的,三五天别下水,几天就会收口。"几天后,  相似文献   

20.
花鞋垫     
童子 《东方养生》2008,(11):120-121
记忆里,所有奶奶的笸箩里都放着针线、剪子、顶针、锥子和一双未完成的花鞋垫,那是奶奶的礼物。 中国人含蓄的情感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愈是身藏不露却愈是精致绚丽。制作花鞋垫先用破旧碎布裱糊在一起,做成约三五层厚的硬布片,再加上里子、面子、底布做成鞋底的样子,线要绵,针要细,力道要重,从垫底穿过来,再从垫面串过去,如此反复,密密缝好,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鞋垫上绣出荷花、鸳鸯、竹子、石榴、蝴蝶的吉祥图案,便做成了花鞋垫。这考究的花鞋垫具有吸汗、松软等特点,垫上去使人倍感舒服温暖,还可透气防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