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5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微波处理暴露抗原,通过免疫组化LSAB方法对NOM6例,OPL28例,OSCC34例中P5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其NOM无表达;在OPL中的表达率为82%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加重,表达率呈上升趋热(P〈0.05);而在OSCC中表达率为65%,随着肿瘤的分极增加,表达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果表明,P53蛋白在OPL和OSCC中呈异常表达,并与OPL程度和OSCC分级有关,P5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蛋白kv3.4在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例NOM、20例OLP和30例OSCC组织中kv3.4的表达,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α=0.05。结果:kv3.4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高于OLP(P<0.05),kv3.4在OLP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糜烂型OLP中的表达高于非糜烂型OLP(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v3.4可能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蛋白HERG1在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例NOM、20例OLP、30例OSCC组织中HERG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RG1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高于OLP(P〈0.05),HERG1在OLP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糜烂型OLP中的表达高于非糜烂型OLP(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G1可能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口腔扁平苔藓(维吾尔族20例, 汉族20例), 43例口腔白斑(维吾尔族23例, 汉族20例), 6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维吾尔族24例, 汉族41例)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①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率为47.7%,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11.6%)和口腔扁平苔藓(0)(P<0.005), 维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PCNA的阳性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为81.5%,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16.3%)和口腔扁平苔藓(0)(P<0.005), 维族与汉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① P53基因突变使P53蛋白过表达和PCNA的过表达在口腔磷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 据本研究资料, 尚不能认为以上各指标中维族与汉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P53抗癌基因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口腔正常黏膜、口腔扁平苔藓(OL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评估其作为OLP恶性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OSCC治疗干预靶标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黏膜癌变机制提供基础。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正常口腔黏膜、60例OLP、60例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病理组织中CD133表达情况,采用Mann-Whiney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CD133表达差异,卡方检验统计分析CD133与各临床因素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人口腔癌前病变细胞株(DOK)和人OSCC细胞株(CAL-27)中CD133的表达情况,t检验比较CD133在DOK与CAL-27细胞株中含量差异。 结果口腔正常黏膜、OLP、OSCC三组中,CD133的阳性率为0(0/10)、31.67%(19/60)、63.33%(38/60),表达逐渐增强。CD133在口腔正常黏膜与OLP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6,P= 0.041)。CD133在OLP与OSCC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77,P<0.001)。CD133在DOK中弱阳性表达,在CAL-27中阳性表达,DOK与CAL-27中CD13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9,P= 0.001)CD133与OSCC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CD133作为评估OLP恶性转化潜能的指标及OSCC早期治疗干预靶标可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OX-2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乳头状瘤(SC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黏膜炎症、增生及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20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单纯增生10例,伴糜烂10例)、20例口腔乳头状瘤(单纯增生10例,伴糜烂10例)、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Fromowitz法计数阳性细胞。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OX-2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舌背斑块型扁平苔藓中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糜烂型扁平苔藓中50%为中度阳性表达,40%为强阳性表达。在口腔乳头状瘤中,同样发现单纯增生的乳头状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合并炎症的乳头状瘤组织中均有COX-2的高表达。本实验结果显示,糜烂型扁平苔藓组及乳头状瘤组与鳞癌组相比较,COX-2的强阳性表达无率明显差异。但COX-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细胞与糜烂型扁平苔藓组及乳头状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扁平苔藓组和乳头瘤组炎症程度与COX-2的高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随着炎症加重,COX-2的表达加强。口腔鳞癌中炎症程度与COX-2的高表达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是一系列细胞遗传及表型改变累积的结果[1]。本文研究P53蛋白在口腔粘膜SCC和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表达,以了解P53蛋白表达与口腔SCC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及可能的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所有标本均选自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990~1997年存档的蜡块。选取口腔粘膜白斑32例,其中单纯增生性白斑8例,不典型增生性白斑24例;选取口腔SCC43例,其中级13例,级19例,级11例。以上标本均经两位病理科医师双盲法阅片并诊断一致。6例正常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4,(2):124-128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国人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集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0篇,其中OSCC组1 206例,对照组1 150例。Meta分析结果:P53蛋白在国人O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平均为60%,OR值及95%CI为5.49(3.89,7.76),而P53蛋白的表达与OSCC组织分化程度(P=0.07)、淋巴结转移(P=0.15)、临床分期T(P=0.15)均无相关性。结论基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结果,P53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关,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口腔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FOXP3、GITR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OLP组织、30例OSCC组织和15例口腔正常黏膜(NOM)组织中FOXP3、GITR的表达。结果NOM组FOXP3和GITR阴性表达;OLP组和OSCC组FOXP3和GITR表达分别较NOM组显著增加(P〈0.01);OLP组和OSCC组之间FOXP3和GIT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FOXP3和GITR在OLP组和OSCC组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OLP的发生及发展成OSCC过程中,FOXP3和GITR均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毅萍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291-1295
目的:探讨人类β-防御素2(hBD-2)与口腔黏膜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在口腔黏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BD-2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早、中、晚期)、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癌(1级)中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并测量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hBD-2在NOM、OSF、OLP、OSCC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基底细胞胞浆膜上。hBD-2阳性率排序为OSCC>OSF(早期)>OLP>NOM。O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早期)、OLP、NOM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OSF中期hBD-2表达明显上调(P<0.05)。hBD-2平均光密度值由大到小排序为OSCC>OSF(中期)>OSF(晚期)>OLP>OSF(早期)>NOM。OSCC与NOM、OSF(早、中、晚期)、OLP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M与OSF早期以及O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D-2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不同。hBD-2在OSF各期中表达程度不同,可能提示hBD-2与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文建  李辉萃 《口腔医学》1998,18(4):176-177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对正常口腔粘膜、白斑和鳞癌中P53、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和鳞癌P53蛋白表达率为12.5%,25.0%,33.3%和50.0%;C-myc表达率为0.0%,12.5%,16.7%和23.3%.白斑和鳞癌间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C-myc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此两基因的表达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且在鳞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口腔鳞癌中p16与p53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中p16与p5 3基因表达特征和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对 31例口腔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及P5 3蛋白表达。结果  31例口腔鳞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 17例 ,阳性率 5 4 .8% ,P5 3阳性表达 16例 ,阳性率 5 1.6 %。P16在鳞癌Ⅰ级中阳性表达 14例 (6 3.6 % ) ,Ⅱ级中阳性 1例 (33.3% ) ,Ⅲ~Ⅳ级中阳性 2例 (33.3% )。P5 3在鳞癌Ⅰ级病例中阳性 10例 (4 5 .5 % ) ,Ⅱ级中 1例 (33.3% ) ,Ⅲ~Ⅳ级中 15例 (83.3%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病理恶性程度增高而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病理恶性程度升高而增高 ,提示p5 3基因与口腔鳞癌细胞分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在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polymer法检测P16蛋白在口腔白斑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6例单纯增生性白斑、10例异常增生性白斑及3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逐步下降,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单纯增生性白斑中表达强于异常增生性白斑组织和鳞癌组织(P〈0.05),在异常增生性白斑中表达亦强于鳞癌组织(P〈0.05)。结论 P16蛋白表达下降可以作为口腔白斑癌变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21wafl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P21wafl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 ,进行石蜡切片回顾性研究。结果 :P21wafl蛋白在口腔上皮单纯增生的表达率为75% (12/16) ,显著高于口腔不典型增生 (26.09% ,6/23) (p<0.05)和鳞状细胞癌(28.26%,13/46) (p<0.05) ;P21wafl阳性标本的阳性细胞计数与组织恶性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P21wafl表达的下调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较早期事件 ,P21wafl表达率结合P21wafl阳性细胞计数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监视方面是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COX-2与Survivin基因在口腔扁平苔癣中的表达及其与潜在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扁平苔藓、10例正常口腔黏膜及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OX-2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及Survivin在口腔扁平苔癣中均出现表达上调,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44%及27.78%。结论:COX-2及survivin的表达上调在口腔扁平苔癣向鳞状细胞癌的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扁平苔藓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