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了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声像图的特征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 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声像图特征为:肝内可见破裂无张力感的包虫囊肿;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内的长条、双线状高回声带;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 超声诊断该病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了12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声像图,旨在提高对本病声像图特征认识;方法:分析了12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声像图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结果:12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声像图特征为囊性占位病变,胆总管扩张及胆总管、胆囊内不均质回声,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超声诊断该病有较高特异性,是检查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26例肝包虫破入腹腔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985-2007年收治的26例肝包虫破入腹腔的病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治愈,随访1~10年无肝脏复发,腹腔种植复发2例,效果较满意.结论 肝包虫破入腹腔,只要及时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并急诊手术,术后联合服用杀虫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肝包虫囊肿是细粒棘球绦虫蚴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以内蒙、新疆等农牧区常见。犬为终宿主,人为中间宿主,成虫在犬的小肠内产卵,随粪排出。人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在人的小肠内孵化成蚴.随静脉入肝,多数在肝内生长成包虫囊肿。如未能在肝脏中定植,蚴随血入肺形成肺包虫病,但较少见。我院1987-2005年收治83例肝包虫囊肿患者,现对其诊断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CT征象,讨论CT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2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结合CT征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断.结果:20例肝包虫囊肿共有29个囊肿;其中单房单囊16个,单房多囊7个,多房多囊6个.囊肿壁见钙化10例;20例肝包虫囊肿均经肝内胆管破入胆道系统,致肝内胆管扩张者6例,肝总管、胆总管扩张14例;其中有2例合并主胰管扩张.结论: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肝包虫致胆管-肝包虫-支气管瘘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包虫致胆管-肝包虫-支气管瘘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例该类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明确,手术后均治愈.结论明确诊断后选择恰当的手术途径及切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术后治疗是成功治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肝包虫病是犬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人体脏器所致一种寄生虫病,是畜牧区常见寄生虫病。肝包虫囊肿破裂较少见,分自发性和外伤性,是一种急腹症。需立即手术处理。术后常并发腹腔广泛种植和脓肿。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我院提高氯化钠溶液浓度、延长其保留时间及自制Y型硅胶管引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就1990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19例肝包虫囊肿破裂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35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1年余,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3月,发热1周。血常规:WBC19×109/L。超声:肝右叶斜径132 mm,左叶85 mm/106mm,肝门部见39 mm×57 mm的液性暗区,边界欠清,壁厚6 mm,其内见卷曲的光带及光斑回声。胆囊:97 mm×48 mm,壁毛糙,右肝管扩张,内径9mm,总胆管内径27 mm,其内充满条索状光带及光斑回声,与肝门部液性暗区分界不清(图1)。结论:肝包虫破入胆总管,胆总管及右肝管扩张。入院后手术证实肝门部见一4 cm×3 cm大小的包虫囊腔已破入肝总管,腔内有较多的粉皮样内囊及坏死组织。左肝管通畅,右肝管不能满意探及。例2.男,53…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60岁,农民,因“反复右上腹胀痛1年,再发伴呕吐1天”于2007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有长期牧区生活史。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上腹部膨隆,剑突下压痛阳性,肝区叩痛阳性。肝功:谷丙转氨酶(ALT)603.1U/L,谷草转氨酶(AST)431.0U/L,总胆红素(TBIL)38.60μmol/L;CT示肝左叶巨大囊性占位,约100mm×82mm×83mm大小,囊壁广泛钙化;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5岁,藏族,果洛州乳品厂二牧场牧民。因咳嗽,气短三天于1992年3月6日入果洛州医院,住院号921555。查体:T36.7℃(住院一月期间体温正常)。BP13.3/9.6kPa。R40次/分,口唇发绀,右肺第二肋间以下叩呈浊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捎失,肝大肋缘下触及四横指。血常规化验五次均在正常范围。ESR18mm/h。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相似文献   

11.
肝包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它的并发症,合并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肝包虫合并感染率较高,我院自1985年至2000年间手术治疗肝包虫继发感染患者34例,本文就此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的12岁,平均年龄33岁;藏族26例,汉族6例回族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科治疗在紧邻肝内大血管肝包虫囊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治疗紧邻肝内大血管肝包虫囊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选择的外科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给予治疗组行内囊摘除和外模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给予对照组行外囊大部分摘除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且无并发症产生,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紧邻肝内大血管肝包虫囊肿患者而言,实施外囊大部分摘除术、内囊摘除和外模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有效,且安全性较高,以上手术均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3.
肺包虫囊肿并发多发肝包虫囊肿一期切除1例张逊,陈东鸿,陈龙奇附属四院胸外科(050011)关键词包虫囊肿;肺;肝;手术患者,男性,31岁。曾长期居住在新疆牧区.3年前查体时发现右肺下叶肿物,未进行治疗,因肿物逐渐增大而来就诊。X线胸片显示,右肺下叶有...  相似文献   

14.
腹腔包虫囊肿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尔班  王龙文 《新疆医学》1999,29(2):125-126
腹腔囊性包虫病包括生长在膜膜、大网膜、肠系膜及盆腔脏器上的原发或继发包虫囊肿。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1997年间收治的34例腹腔囊性包虫病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4个月~57岁,平均年龄28.4岁。原发性腹腔包虫病9例,继发25例。经手术治疗31例,余3例系药物治疗。 2.既往包虫病手术史:继发性包虫病患者既往平均行包虫囊肿手术1.7次(1~4次)。两次手术间  相似文献   

15.
吴恩余  马洪图 《吉林医学》1994,15(6):335-336
为了提高对肝包虫囊肿的影像学诊断,本文采用CT诊断7例肝包虫囊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结果表明:肝包虫囊肿有特异性CT表现即内囊破裂形成“地图”样内壁和子囊形成的“多环”,CT检查可为肝包虫囊肿病人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依据,说明CT检查对肝包虫囊肿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包虫囊肿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在内蒙古地区并不少见,但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却不多见.作者近期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包虫囊肿手术中过敏性休克24例处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录宁  王清海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89-1189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术中过敏性休克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769例,发生术中过敏性休克24例。结果术前未给予抗过敏药者502例,发生术中过敏性休克21例,发生率4.18%,死亡3例,死亡率0.60%;术前给予抗过敏药者267例,发生术中过敏性休克3例,发生率1.12%,无死亡。结论肝包虫囊肿单纯内囊摘除术病人,术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可明显降低术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张军  崔刚 《农垦医学》2005,27(4):257-258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系统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2004年收治21例肝包虫破入胆道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法、术后引流方式、拨管顺序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肝包虫残腔引流加胆总管T型管引流,1例仅做胆总管T型管引流,21例均痊愈。结论:肝包虫破入胆道,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肝包虫残腔引流和胆总管T型管引流通畅对肝包虫残腔早日闭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对1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包虫囊肿(又称细粒棘球蚴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认为其特征性表现为:囊壁呈光滑厚薄均一的低信号的包膜,在T2加权像上显示更加清楚;母囊内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子囊,整个病灶呈多房性似玫瑰花状。本文对肝包虫囊肿与肝内其它囊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