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试验制剂氯沙坦钾片(杭州民生药业)与参比制剂氯沙坦钾片(杭州默沙东制药)的生物等效性及CYP2C9*3基因多态性对氯沙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测序法对健康中国汉族受试者CYP2C9*3(rs1057910 A>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筛选36名受试者入组本试验,其中CYP2C9*1/*1(AA)基因型个体32例,CYP2C9*1/*3(AC)基因型个体4例。本研究为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设计,单次、开放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给药剂量为氯沙坦钾片(50 mg/片)1片。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氯沙坦钾及其代谢产物E-3174的浓度,采用DAS3.2.2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计算的方法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受试试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氯沙坦(101.5±20.2)%、E-3174(100.0±13.8)%;同CYP2C9*3为AA基因型受试者相比,AC基因型受试者中氯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12、AUCinf以及Cmax升高,其中AUC0-12、AUCin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3174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48和AUCinf降低,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CYP2C9基因1075A>C突变可导致氯沙坦代谢减慢,但氯沙坦临床剂量可能不需要根据CYP2C9基因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临床不良反应与CYP1A2、UGT1A7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1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口服染料木素一个剂量50、100、200mg,每人服药1次,观察3d了解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RPCR)扩增基因片段并酶切电泳观察分析CYP1A2G2964A、C734A和UGT1A7Trp208Arg的多态性。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试者根据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分为两组基因,CYP1A2G2964A基因:不良反应组14例受试者中有10例的基因型为G/A(占71.43%),而无不良反应组41例受试者中有22例的基因型为G/G(占53.66%);CYP1A2C734A基因:不良反应组13例受试者中有7例的基因型为C/A(占53.85%),而无不良反应组32例受试者中有16例的基因型为A/A(占50.00%);UGT1A7Trp208Arg基因:不良反应组15例受试者中有12例的基因型为Trp/Trp(占80.00%),并且无不良反应组53例受试者中有32例的基因型也为Trp/Trp(占60.38%)。结论:染料木素不良反应组中CYP1A2G2964A基因以G/A型较高,CYP1A2C734A基因以G/G型较高;UGT1A7基因以TrpTrp型较高。  相似文献   

3.
程茂良  王珏 《金属学报》2013,18(6):643-648
目的: 探讨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1 gene, 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限制性内切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的方法对19名健康志愿者和6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MDRl基因分型;使用HPLC-MS法测定志愿者单剂量口服 40 mg 替米沙坦48 h内血药浓度和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比较替米沙坦在不同基因型的健康志愿者单剂量药动学及高血压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 在61例高血压患者中,MDRlCC型纯合子频率 39.34%,TT型纯合子频率 11.48%,CT型杂合子频率49.18%,C3435T发生率在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C3435T的三个不同基因型志愿者Cmax、tmax、t1/2、AUC0-48、AUC0-∞和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l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片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 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20 mg灯盏花素片, 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总苷元。结果:本实验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 线性范围为0.0126~3.24 m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0%。20 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片(120 mg) 后,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7.0±2.3 h、Cmax=0.9±0.5 mg°L-1、AUC0-tn=5.6±1.6mg°h°L-1、AUC0-∞=5.8±1.6 mg°h°L-1、MRT0-tn=8.0±1.1 h、MRT0-∞=8.6±1.4 h。结论:建立的LC-MS 法适用于灯盏乙素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灯盏花素片口服药代动力学特点是达峰时间较长, 约占受试者总人数45% 的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5.
李芹  王睿  郭雅  裴斐 《金属学报》2008,13(7):796-802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中国健康志愿者CYP2D6的基因型,按照分型结果将志愿者分为四组,第1组:CYP2D6*2W*10W,第2组:CYP2D6*2H*10W或CYP2D6*2M*10W,第3组:CYP2D6*2M*10H,第4组:CYP2D6*2M*10M,每组筛选10人,共40人。各组志愿者单次口服100mg美托洛尔后,使用HPLC方法测定血和尿中美托洛尔及其代谢产物α-羟基美托洛尔(HM)的浓度,研究其在不同基因型志愿者体内的药代过程。结果:第2组美托洛尔及其HM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与第1组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第3组美托洛尔的t1/2、AUC、Cmax显著高于第1组(P<0.05);而HM的t1/2延长47.3%,AUC降低56.0%(P<0.05)。第4组美托洛尔的t1/2、AUC、Cmax均显著高于第1组(P<0.05)和第3组(P<0.05);HM的t1/2、AUC、Cmax与第1组和第3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现基因剂量效应。第3组和第4组的口服清除率和肾清除率均低于第1组,而0~24h代谢比率分别为第1组的1.82倍和3.96倍。结论:CYP2D6*2对于美托洛尔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没有影响;但CYP2D6*10可降低酶活性,且CYP2D6*10纯合子变异比杂合子变异对美托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更大,呈现基因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冻干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皮下单、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研究纳入12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成人受试者,男女各半。给药第1~8日,每日皮下注射 5 μg 的rE-4一次,连续8日。结果: 受试者第1日和第8日皮下注射rE-4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分别为 690.2、718.0 ng·h·L-1;AUC0-∞分别为 779.8、797.9 ng·h·L-1;tmax分别为 0.89、0.79 h;Cmax分别为 201.4、212.7 ng/L;t1/2Z分别为 2.38、2.31 h;CLz/F分别为 6.7、6.5 L/h。单、多次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次给药后累积指数为 1.0017。试验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仅发生1例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中国健康受试者每日1次连续8日皮下注射 5 μg rE-4安全性良好,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体内无蓄积,可推荐进一步用于II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后的药代动力性质。方法: 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以及联合免疫生色底物法测定纤溶活性变化。结果: 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和 60 mg,血浆uPA、sc-uPA和纤溶活性的AUC和C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比为1∶2∶3,AUCuPA 之比为 1∶2.1∶3.3;AUCsc-uPA 之比1 ∶1.9 ∶2.9;不同给药剂量组间的uPA、sc-uPA抗原浓度的CLS、VSS、MRT、末端t1/2和tmax等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血浆纤溶活性浓度时间曲线的AUC和Cmax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趋势,Cmax之比为1∶2.3∶3.9,AUC之比为1∶2.9∶4.7, CLS与Vd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 健康受试者个体口服20~60 mg剂量rhproUK后,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变化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而血浆纤溶活性浓度表现出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受试者口服复方贝那普利(含盐酸贝那普利10 mg 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 和氨氯地平(5 mg) 后体内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研究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自身对照, 口服复方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应用LC/MS/MS 方法测定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 并采用WinNonLin 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复方和单方制剂中氨氯地平的平均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 分别为(2.6 ±0.6) 、(2.8 ±0.7) μg/L, t max 分别为(5.8 ±1.3) 、(5.3 ±1.0) h, AUC0 -144 分别为(99 ±39) 、(109 ±26) μgL-1。h, t 1/2分别为(37 ±6) 、(44 ±12) h 。各参数在两制剂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对氨氯地平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1675G位点上A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其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国产双氯芬酸钠缓释栓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20 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给予100 mg 双氯芬酸钠缓释栓,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用3p87 程序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 为1.1 ±0.3 mg·L-1;Tmax 为1.7 ±0.7 h;T1/2(ke) 为2.4 ±0.6 h;CL 为27 ±6 L·h-1;Vd 为74 ±25 L;AUC0-∞为4.0 ±1.2 mg·h-1·L-1结论:双氯芬酸钠缓释栓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单室模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的药物浓度,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3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焚光检测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45:55,pH 5.8);流速为1.0 ml·min-1;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05 nm和365 nm;进样量20 μl;内标物为α-萘酚。结果: 替米沙坦在2~1 024 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回收率,日间、日内差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后的药动学结果表明,其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为0.98±0.44 mg·L-1;Tmax为 0.83±0.45 h; t1/2为 1.67±1.26 h; t1/2β为26.00±14.43 h;t1/2kd为 0.53±0.86h;AUC0-l为 3.66±2.10 mg·h -1; AUC0-∞为 3.98±2.40 mg·h -1·L -1结论: 此方法便捷,准确,灵敏,适于替米沙坦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本试验所得药动学参数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皛  郭歆  刘智  余鹏  马岳惠  程泽能 《金属学报》2013,18(3):290-296
目的: 研究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次及多次口服阿维莫泮胶囊后阿维莫泮及其代谢产物ADL 08-0011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共入组24例受试者,其中12例受试者参加6、12、18 mg 3个剂量组单次给药药动学研究,采用随机开放、3×3拉丁方试验设计;在完成3个周期的单次试验后,继续进行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试验,给药方法为每天给药2次,每次给药 12 mg,共给药 6 d。另外12例受试者参加 24 mg 剂量单次给药药动学研究。采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维莫泮及代谢产物ADL08-0011浓度,应用WinNonlin 6.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阿维莫泮在 0.192~75 μg/L 范围线性良好,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及回收率都符合生物样本测试要求。6、12、18、24 mg 单次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 Cmax(8.79±6.10)、(18.30±9.92)、(31.48±13.68)、(32.91±17.95) μg/L;tmax(1.4±0.6)、(1.8±0.6)、(1.8±0.6)、(2.1±0.6) h;AUClast(33.2±23.0)、(60.3±28.9)、(94.1±42.2)、(112.0±57.5 ) μg·h·L-1; t1/2(8.4±4.9)、(8.4±5.3)、(7.9±4.8)、(10.0±4.3) h; CL/F(218.1±111.8)、(234.7±135.7)、(217.6±95.3)、(256.9±132.5) L/h。多次给药(12 mg bid)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 (16.57±10.15) μg/L,tmax(1.6±1.0) h,AUClast (64.4±32.0) μg·h·L-1,t1/2 (12.0±3.3) h,CL/F (258.4±109.4) L/h。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阿维莫泮的药动学研究。阿维莫泮在6~18 mg 剂量范围内的单次给药以及 12 mg bid 的多次给药人体药动学特征都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而 24 mg 剂量单次给药则吸收过程出现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西洛他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 并研究西洛他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 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 柱(4.6 mm ×200 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 流速1.0 ml·min-1, 柱温30 ℃, 检测波长254 nm, 西洛他唑血浆样品以2 mol·L-1NaOH-无水乙醚(1∶4) 提取, 以地西泮为内标。 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20 ~ 2 000 μg·L-1 (r=0.9999)。血浆中西洛他唑最低检测限为10 μg·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0.2 % ±3.6 %, 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7.0 % ±3.8 %, 日内RSD ≤5.8 %, 日间RSD ≤10.1 %。应用该法研究了10 例健康志愿者口服100 mg 西洛他唑后的药动学;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tmax 为3.58±1.08 h, Cmax 为920 ±230 μg·L-1, AUC0-48 为11.0±3.3 mg·h-1·L-1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 适用于药物分析, 其药动学数据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制及剂型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咀嚼片与参比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特征。方法:20 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 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600 mg, 用双周期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方法, 以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结果:按该方法测得的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的最低定量限为0.125 μg/mL (r =0. 999)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 5 ±1. 4)、 (4. 6 ±1. 4) μg/mL;tmax分别为(0. 83 ±0. 33)、 (0. 90 ±0. 29) h; t1/2 分别为(2. 3 ± 0. 7)、 (2. 3 ±0. 7) h; AUC0→t 分别为(16 ±6)、 (17 ±6) μg·mL-1 ·h; AUC0→∞分别为(17 ±6)、 (18 ± 6) μg·mL-1·h, 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等效性分析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 为96. 3%,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