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兔肺组织细胞凋亡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及川芎嗪的影响。方法: 制备兔在体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IRI),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 介导的dUTP 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 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肺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Murata 法进行肺组织损伤定量(IQA) 检测, 进行细胞凋亡与IQA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缺血再灌注后, 缺血再灌注组(IR 组) 1 、3 和5 h 发生明显的肺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数峰值位于再灌注3 h (P <0.01), 而川芎嗪干预细胞凋亡指数与同一时相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P <0.05, P <0.01); IR 组肺组织IQA 值高于TMP 组(P <0.01); 细胞凋亡指数与肺组织损伤定量指标呈正相关(r =0.718, P <0.01) 。结论: 细胞凋亡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川芎嗪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缺血后处理(IPO)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n=8),即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肺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处理+溶剂对照组(PPCES溶液)(P组)、缺血后处理+SP600125组(SP组)。分别于再灌注 2 h 颈动脉取血、留取左肺组织,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总肺含水量(TLW);光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改变,并进行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估(IQA);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与C组相比,I/R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MPO活力显著升高(P均<0.01),肺组织W/D、TLW、IQA和AI均显著升高(P<0.05 或P<0.01),光镜电镜下肺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损伤;IPO组、P组、SP组与I/R组相比,MDA含量、MPO活力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 或P<0.01),肺组织W/D、TLW、IQA和AI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光镜电镜下肺组织结构损伤情况有所改善;P组与IPO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SP组与IPO组相比,MDA含量、MPO活力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 或P<0.01),肺组织W/D、TLW、IQA和A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光镜电镜下肺组织结构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I/R导致大鼠肺组织过度氧化应激,激活JNK,肺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导致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细胞大量凋亡;IPO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抑制JNK通路的激活,从而改善其结构破坏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银杏叶提取物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明显的缺血性改变,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强(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减轻,P选择素表达减少(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少(P<0.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P选择素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时对血浆及心肌匀浆β-内啡肽(β-EP) 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45 只, 随机分成5 组:正常组5 只, 心肌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保护组和纳洛酮治疗组,每组10 只。制作心肌缺血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并抽取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 在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纳洛酮保护和纳洛酮治疗后6 h 制作缺血心肌匀浆,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β-EP 的含量。结果: 心肌缺血2 h 后血浆β-EP 含量逐渐下降, 较缺血前显著降低(P<0.05) ;而心肌匀浆上清液β-EP 含量也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各时段β-EP 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P<0.05或P<0.01) ;纳洛酮保护组在4 h 后血浆β-EP 含量逐渐下降, 与缺血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纳洛酮治疗组β-EP在缺血后各时间点与缺血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3 组心肌匀浆上清液β-EP 含量与缺血前的含量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纳洛酮可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β-EP 水平;从而减轻β-EP 对血管和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C(VitC)预防及治疗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制备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检测血浆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维生素E(VitE), 动态观察肝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0.25 g · kg-1VitC 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期间, MDA 明显增高, VitE 显著下降, 肝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缺血前及再灌注时应用VitC, 血、肝MDA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VitE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肝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0.25 g · kg-1 VitC 能抑制或减轻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孙艳玲  刘先义 《金属学报》2005,10(8):943-946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SF)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参附预处理组3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38MAPK、ICAM-1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肾组织和血浆TNF-α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P38MAPK、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参附组P38MAPK、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SF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的表达,从而下调TNF-α、ICAM-1的表达,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探讨葡萄糖酸镁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改进了的整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组织内 Na+-K+ -ATPase 活力及丙二醛(MDA) 和 Ca2+ 含量, 并测定由ADP 诱导的血小板5 min 最大聚集率 AGG(M)。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内 Na+ -K+ -ATPase 活力显著下降(P<0.01), MDA 和Ca2+ 含量明显升高(P<0.01), AGG(M) 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葡萄糖酸镁 3 个不同剂量保护组心肌组织内Na+ -K+-ATPase 活力明显升高(P<0.01), MDA和Ca2+ 含量明显降低(P<0.05 或 P <0.01), AGG(M) 也明显降低(P<0.01), 且各作用均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结论: 葡萄糖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加Na+ -K+-ATPase 活性 、减轻钙超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血小板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8.
卢娜  李超  李东亮 《金属学报》2005,10(9):1041-1045
目的: 探讨黄体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二甲基亚砜溶剂(dimethyl sulfoxide, DMSO) 对照组、黄体酮(progesterone, PROG) 预防组、PROG 治疗组、PROG 预防治疗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Insitu end labeling, ISEL) 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 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倍视野下p53 蛋白阳性细胞数, 各药物处理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ROG 可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神经细胞中p53 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XNJI) 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将健康家兔20 只以“ 四管闭塞法”及再开放颈动脉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造模后分为生理盐水组(n = 10)和醒脑静组(n = 10),于缺血前和再灌注前,生理盐水组家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 kg-1,醒脑静组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l ml·kg-1。观察血浆、脑组织中血检索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与比值的变化,并观察脑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醒脑静组与生理盐水组同时相相比血浆和脑组织TXB2含量、TXB2/6-Keto-PGF1a比值明显降低(P<0.05),醒脑静组脑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 XNJI 通过抑制TXB2合成、促进6-Keto-PGF1a生成而下调两者比值,这可能是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又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儿茶酚胺诱导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Bcl-2 和Fas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 mg·kg-1) 每天1 次, 连续3 d, 诱导大鼠心肌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 和Fas 蛋白的水平, 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损伤组和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 损伤组Fas 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P<0.01), 川芎嗪保护组的Fas 蛋白水平较损伤组显著下降(P<0.01), 且Bcl-2 Fas 比值也较损伤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川芎嗪保护组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损伤组。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儿茶酚胺诱导的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中促凋亡基因Fas 的表达, 提高心肌细胞中Bcl-2 Fas 比值。  相似文献   

11.
刘巨源  陈永凤 《金属学报》2002,7(2):138-140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博莱霉素所致鼠肺纤维化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的影响, 探讨川芎嗪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 32 只 SD 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 A 5 制备肺纤维化模型, 随机分为2 组:模型组(n=16) 及川芎嗪组(n=16), 分析测定各组给药后 d 14、d 28 肺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 并与正常对照组(n=8) 比较。 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 川芎嗪组各期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 同时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结论: 川芎嗪防治鼠肺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娟  陈昆洲  孙瑞元 《金属学报》2001,6(3):211-214
目的 观察吸入NO、静注异丙酚改善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 的氧合效果。方法 用60 mg·kg-1油酸引发兔ALI 后(0 h), 随机分组。模型组(n=5):单纯行机械通气;NO 组(n=5):持续吸入20 ppm NO;异丙酚组(n=5):静注异丙酚2 mg·kg-1·h-1。观察基础状态、0 h、2 h的平均动脉压(SAP)、HR、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变化。治疗结束后摄胸片, 测定肺组织湿/干(W/D) 比值。结果 治疗2 h后与模型组相比, NO 组PaO2>95 mmHg, (P<0.01)、PaO2/FiO2>300, 明显提高(P<0.05)、Qs/Qt、W/D 显著下降(P<0.05), 异丙酚组无改变。结论 急性肺损伤早期吸入NO 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肺循环, 提高氧合, 减轻肺水肿, 延缓肺损伤进程;异丙酚改善ALI 氧合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秦晋梅  杨波  李建军  陈莉  戴淑华 《金属学报》2004,9(11):1281-1284
目的: 研究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l(ICAM-l)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高脂喂养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n=10):缺血再灌注组;氟伐他汀组,缺血再灌注前3 h,氟伐他汀10 mg·kg-1 口服给药;假手术组。实验中监测心电图及心功能,实验完毕取心肌组织,Evans蓝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心肌梗死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心肌局部ICAM-1 mRNA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氟伐他汀组心肌局部ICAM-ImRNA表达降低(P <0.01),心肌梗死程度降低(P <0.01),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ICAM-1mRNA表达增高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氟伐他汀短期预治疗可降低ICAM-1 mRNA表达,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 在造模后的d 1 和 d 7 开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 分别在 d 7、d 28 处死大鼠, 对肺组织匀浆中的脂质过氧化物(MDA)、谷胱甘肽(GSH)、羟脯氨酸(HYP) 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结果: 在造模后 d 1 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能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匀浆中的MDA、HYP 异常升高和GSH 的下降, 减轻其肺部的病理损害;在造模后 d 7 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治疗组与模型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预防大鼠肺纤维化, 对已形成的肺纤维化无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姚卫民  梁标  刘钰瑜 《金属学报》2004,9(2):193-196
目的: 探讨白三烯B4 (LTB4) 水平、5-脂氧合酶(5-LO) 基因表达在小鼠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砒石(arsenolite, As) 对哮喘的治疗作用与LTB4 水平及5-LO 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卵蛋白哮喘模型, 灌胃给予砒石等药, 用ELISA 的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LTB4 含量;用RT-PCR 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5-LO mRNA 表达的变化。结果: 哮喘小鼠BALF 中LTB4 水平、肺组织5-LO 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4 种剂量的砒石均可抑制哮喘小鼠BALF 中LTB4 的水平, 均能降低哮喘小鼠5-LO mRNA 表达的量。其中砒石5.00 mg·kg-1 剂量的效果优于砒石0.625 mg·kg-1剂量的效果。结论: LTB4 在气道中的高水平, 5-LO 基因表达的上调在OVA 致敏小鼠的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砒石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 中LTB4 水平, 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5-LO 基因的表达, 从而表现出抗哮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周勇安  刘锟  张涛  谷仲平 《金属学报》2004,9(11):1278-128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大鼠移植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对照组、肺移植组和肺移植加PGE,处理组,观察受体大鼠肺移植前后注射PGE1,对移植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湿干重比、肺通透性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比色法检测各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受体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肺移植术后1 h,肺湿干重比、肺通透指数、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0.01),肺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给予受体大鼠静脉注射PGE1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 <0.01);肺移植组血清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 PGE1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水平(P<0.01)。结论: PGE1对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自由基损伤、抑制中性白细胞激活和炎性因子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7.
孙晓峰  杨军 《金属学报》2012,17(8):841-845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肢体缺血 2 h 再灌注 3 h 肺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姜黄素组(Cur)、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缺血再灌注组(Cur-I/R)和锌原卟啉IX(ZnPP)+姜黄素+缺血再灌注组(ZnPP-Cur-I/R)。ZnPP-Cur-I/R组于缺血前 24 h 经腹腔注射ZnPP 20 mg/kg,Cur 组、Cur-I/R组和ZnPP-Cur-I/R组分别于缺血前 2 h 经腹腔注射姜黄素 200 mg/kg,其余各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除Sham组和Cur组外,其余各组行肢体缺血再灌注。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损伤评分、湿/干重比(W/D)、中性粒细胞(PMN)数目和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损伤较重,肺损伤评分、W/D及PMN计数升高,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I/R组比较,Cur-I/R组肺组织损伤减轻,肺损伤评分、W/D及PMN计数降低,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Cur-I/R组比较,ZnPP-Cur-I/R组肺组织损伤加重,肺损伤评分、W/D及PMN计数升高,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可通过上调肺组织HO-1的表达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