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创伤失血性的休克患者在临床急诊上的特点与救治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急诊特点与救治措施。结果 120例患者中105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7.50%。15例抢救失败而死亡,死亡率12.50%。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复杂,临床急诊中积极止血、纠正休克是首要任务,也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急诊护理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急诊护理组患者实施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很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抢救效果,通过加强患者的急诊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单位接受治疗的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参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对比30例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既往临床抢救时间长、成功率低等局限性,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机动车辆的普及,以及高层建筑的施工发展,各类创伤患者的伤情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员生命和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已成为急诊医学及创伤外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院急诊外科1993年10月一2008年10月共收治158例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抢救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意义和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4月~2005年4月437例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资料。结果:多发伤占84.4%,平均存活概率(TRISS)为0.4139±0.8945;死于术中或术后失血性休克49例(11.2%),死于感染性休克8例(1.8%),死于严重颅脑外伤16例(3.7%),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9例(4.3%),急诊救治存活率78.9%。结论:早期采取持续、正确的综合复苏措施,抓住伤后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避免生理潜能进行性耗竭,及时恢复脏器有效血液灌注,预防MODS对抢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3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经抢救在急诊科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紧急抢救、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精心护理、规范抢救物品和药品并做到定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2年4月~2016年8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8例随机分组.普通服务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优质服务组进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入院时、入院10分钟、入院20分钟体温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急诊救治实施时间.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优质服务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普通服务组高(P<0.05);优质服务组入院时体温和普通服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0 min、入院20 min优质服务组体温情况比普通服务组好(P<0.05);优质服务组并发症发生率、急诊救治实施时间比普通服务组低(P<0.05).优质服务组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比普通服务组高(P<0.05).结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体温,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优质急诊护理的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致残率(16.67%)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80.00%)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优质急诊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抢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76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7例,病死率3.98%;恶化8例,占4.55%;无变化19例,占10.80%;好转142例,占80.68%.结论 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预案,重视“黄金l h”、“白金10 min”及合理的液体复苏,是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总结其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和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通过采取客观、合理的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妥善处理伤口、动态观察病情等急救措施,80例患者好转50,有效23、无效7,病死率8.7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要采取积极的急救和急诊护理措施,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临床急诊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该病的救治措施。方法:选取7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为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对全部7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后,有61例患者抢救成功,所占比例为87.14%;有9例患者抢救失败,所占比例为12.86%。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属于一种病情严重且变化复杂的疾病,对该病症实施治疗时,积极止血和纠正休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优质急诊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凤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诊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选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急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观察组的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10 min、20 min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优质急诊护理有助于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黄全玻 《右江医学》2006,34(2):152-153
目的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8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本组死亡6例,病死率3.79%;恶化7例,占4.43%;无变化17例,占10.76%;好转128例,占81.01%。结论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预案,重视“黄金l h”、“白金10 min”及合理的液体复苏,是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胸部创伤以及合并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1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313例,死亡3例(1例因失血性休克来院时呼吸、心搏已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刀刺伤右心室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过程中死亡;1例因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胸部创伤以及合并伤后早期诊断治疗,积极抗休克,尽早手术,保护各脏器功能,机械通气等是严重胸部创伤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时的护理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61例复苏成功;7例死亡,均为休克分级Ⅲ~Ⅳ级的中重度患者,其中2例多脏器严重损伤患者入院短时间内死亡,1例死于脑疝,1例术中死亡,3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准确评估休克程度,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及时给予液体复苏,尽快止血并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是成功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 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急救护理+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时间为(44.72±18.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63±21.47)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P<0.05).结论 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急诊规范化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并发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组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规范化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分析创伤失血性的休克患者在临床急诊上的特点与救治措施,从而提升其救治的水准。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1年至2012年期间接诊收治的54例创伤失血性患者临床上的资料实行回顾性评析,观察患者临床上的特点与救治措施。结果此次54例患者当中,有47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7.04%;7例患者死亡,都是因为出血量较多、创伤比较严重而快速死亡,患者死亡的时间都是在接诊入院的4小时内。结论创伤失血性的休克患者病情不仅较急,且较为严重,急诊止血积极与抵抗休克是成功医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陆小惠 《微创医学》2004,23(5):641-642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抢救时机紧迫短暂,如在急诊中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地抢救护理,将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我院急诊科从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救护创伤失血性休克186例,现将救护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合理的急诊抢救措施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抢救方式,实验组实施系统急诊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的抢救成功率(P0.05);入院时刻实验组MBP、HP与SPO2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伴创新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急诊抢救措施可提高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