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村镇住宅采暖热负荷指标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归纳我国村镇住宅建筑的特点,对围护结构现状进行分析。选定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村镇住宅户型,对这些地区的节能和非节能村镇住宅建筑进行热负荷指标计算,给出各地区节能与非节能村镇住宅建筑热负荷指标表,为村镇住宅建筑采暖确定设计热负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绿色节能是我国变电站建筑的发展目标,而变电站建筑功能多样且以主控室为代表的建筑具有较大的内热源,如何合理确定其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是实现变电站建筑节能的基础。针对典型变电站主控室建筑,采用DeST对其位于6个高寒地区时的围护结构总耗热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不同室内散热密度条件下总耗热量指标随外墙传热系数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将为高海拔寒冷地区变电站以主控室为代表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外墙外保温系统适宜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暖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很大部分为砖混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墙体不保温,造成了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年年攀高。而外墙对室内温度影响大,是节能改造的关键之一。文中采用DeST-h软件对兰州市某小区的一栋典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比较几组不同构造和厚度的外墙保温体系和未保温墙体的负荷指标,分析了不同外保温体系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确定该地区最适宜的外保温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寒冷地区的既有住宅建筑多属砖混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墙体不保温,造成了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居高不下。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关键,而外墙节能在建筑节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采用DeST-h软件对天津市某小区的一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比较几组具有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外保温墙体和未保温墙体的负荷指标,分析了保温墙体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经济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以非均衡采暖模式设计为依据,得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分室间歇、间歇2种模式,运用动态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墙体保温类型与建筑空调冬季热负荷的关系,得出各类保温对降低热负荷的效果明显及间歇时间与采暖能耗之间的反比关系。其次,分析了典型房间的全年最大热负荷值,表明间歇时间越长最大热负荷值越大,短时间间歇对全年最大热负荷值影响不大,证明人走停暖的间歇模式在寒冷地区的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严寒地区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潜力,以沈阳地区某近零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能耗研究分析。该近零能耗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绿色建筑与被动式建筑双重设计理念,综合应用了相变蓄能、排风热回收、地道风、Low-e玻璃、外墙保温等诸多建筑节能技术。运用DeST软件建立物理模型,对建筑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进行模拟,研究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与同类型常规建筑能耗进行对比分析。近零能耗建筑冬季采暖负荷比常规建筑节能73.7%,全年综合节能率达到55.2%,仅空调系统一项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EQUEST软件对夏热冬冷地区8个典型城市1 54栋居住建筑的供暖空调负荷进行模拟,分析体形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朝向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与供暖空调负荷之间的关系.基于SPSS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元回归预测分析,得出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八个典型城市的居住建筑供暖空调负荷预测方程,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供暖空调负荷计算和节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我国绿色节能变电站建筑的客观要求。以炉霍县贡唐岗光伏电站、色达110 kV变电站和甘孜220 kV变电站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试调研的方法对高海拔寒冷地区变电站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变电站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应加强,并重视墙体构造的节能设计以及施工细节处理。  相似文献   

9.
建筑采暖及空调负荷计算的准确度,除了与计算方法有关外,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中建筑外围护结构各个部分(墙、门窗)的传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北方寒冷地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9个城市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基准,采用TRNSYS对某实际居住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同一个气候区的居住建筑采暖能耗降低率与热岛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空调能耗的增加率与热岛强度的线性关系则不明显。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仅为空调能耗,受热岛效应影响总能耗增长率约为8.55%/0.5℃;夏热冬冷地区,热岛效应带来的空调能耗增加和采暖能耗降低相差不大,总能耗基本保持不变;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以采暖能耗为主,受热岛效应影响总能耗降低率分别约为1.74%/0.5℃和2.97%/0.5℃。  相似文献   

11.
Tele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TBS) has high indoor IT heat dissipation rate, and cooling load exists almost all year arou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30–50% of the TBS entire energy. Envelope and heat pipe assis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erformanc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nnual hourly simulation software. In cold city Harbin, high insulation envelope is recommended to avoid heating requirement in winter; and in warm city Guangzhou, low insulation envelope is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annual cooling load. Shading and roof ventilation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reduction of cooling load. Simplified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daily average steady values is proposed, which can reveal the main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learly direct the main approach in energy saving. The simplified method can accord well with numerical results and tested results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Contribution of each heat source can be clearly gained and analyzed, solar radiation does not possess large effect in TBS. Ideal thermal resistance with no heating or cooling requirement is then derived, envelope can be easily optimized and contribution of such kind of outdoor cooling source method using heat pipe can be easily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地区一幢典型五层住宅建筑热、电、冷负荷需求为计算基础,分别计算了基于热气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传统冷热电分供系统的一次能耗率、全年净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期,验证了三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表明热气机余热利用率和能源价格是影响该三联供系统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市某工程为例,使用DeST软件对该工程进行年逐时负荷模拟,得到冷负荷峰值为313.3 kW,热负荷峰值为293.7 kW,累计年排热量为166 451 kW·h,累计年提热量为210 380 kW·h,热不平衡率为20.88%。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动态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当地土壤初始温度均为15.3℃,复合系统的模拟结果显示系统运行20年,地温均值一直保持在14.8~16.4℃的稳定范围内。研究表明: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可有效解决寒冷地区地源热泵的冷热不平衡问题,是解决严寒地区供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江水源集中供冷供热控制系统采用基于负荷预测优化控制的控制策略,通过对取水站、能源站、供冷供热管网及末端区域用户供冷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集中供冷供热控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型火车站是集铁路、地铁、公路、公交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为方便旅客近距离换乘,各功能分区均相连和贯通,在北方采暖地区必然形成一个由下而上的热压通道,且由于火车站客流巨大,公共区空间高大,外门开启频繁,此时,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会通过外门带入大量的室外冷风。主要针对火车站公共区的冷风渗透,采用CFD模拟计算的方式进行采暖热负荷模拟计算,对直通对开门斗及空气幕的阻隔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为相近规模及地域的火车站公共区冷风渗透热负荷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大多为夏季单季运行,冬季无需制热,这使得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应用一套土壤源热泵系统夏季为地铁车站提供冷量,冬季为附近建筑提供热量的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设计计算,得出某标准地下车站的冷负荷所能匹配供热面积的计算方法。借助TRNSYS软件模拟全年负荷,确定方案可行,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国内外对LCNG冷能利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设计了一种LCNG加气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该系统包括LCNG气化站系统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LCNG气化站系统包括LNG储罐、抽风机、LNG-冷媒换热器以及CNG压缩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包括冷媒-制冷剂换热器、冷媒储罐、发电机、废热回收装置、充电桩。LNG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抽风机、LNG-冷媒换热器、冷媒储罐、冷媒-制冷剂换热器,再通过制冷循环将冷量传递到室内。本系统的有益效果是:LCNG气化站系统耦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天然气用于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充电桩使用,利用废热回收装置收集发电产生的热量,用于预热燃烧室入口端的天然气,提高发电效率;利用废热回收装置收集的热量加热LNG,使之转变为天然气,替代水浴式加热器的使用,起到节能的效果;本系统可以与传统的石化加油站结合,实现"油气电非"的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IT能耗在所有的电力使用当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社会提倡节能降耗主要领域之一。数据中心的高冷负荷、高耗电,已经成为所有的数据中心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数据中心空调设计在冬季充分利用室外冷源成为节能设计的首选。笔者通过对新风换气机组的开创性利用,独到的发挥了新风换热机组的节能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测试了其节能功效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角度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南方气候的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指标及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