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设计标准化、构件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节能装饰一体化的装配式外墙研制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都意义重大。研究了一种自带装饰效果的夹芯保温外墙板,并利用CAD及SU对墙体的组合构造及拼装技术进行了模拟优化设计,利用墙板自身构造的特殊性来实现装配式组合墙体的稳定性、节能性及美观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加气粉煤灰块为填充材料的格构墙板传热单元模型,对比一维与二维传热模式下格构墙板的热量传递,二维较一维模式高10.1%。基于二维稳态传热理论,考虑结构性热桥对墙体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该墙板的热工性能参数,传热阻等于0.66,分别为240mm厚粘土砖墙的1.3倍,200mm厚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的2.1倍。以上述热工性能参数为基础,利用DeST-h软件,分别对墙体为格构墙板、粘土砖砌体及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的3栋住宅建筑全年能耗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建筑全年能耗最高,装配式格构墙建筑最低,相对节能率为33.5%。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栗新 《建筑施工》2008,30(3):201-203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全新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中的墙体、节点防水、叠合楼板和阳台构造的设计,经试点工程应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效果良好。为进一步发展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弘 《建筑机械化》2021,42(6):39-41
以实现建筑外墙装配式施工为指导,结合墙体承重、保温、装饰等功能为前提,设计了一体化墙体板,并阐述了该墙板特点及墙体施工过程,为实现墙体装配式施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出发,对承载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保温、美观及适用性的墙体进行分类和综合比较,并给出了墙板的选型建议。介绍了预制墙板与结构主体的连接方式及节点构造形式,对目前工程上常见的墙板连接构造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预制墙板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预制墙板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钢结构住宅技术和试点工程,重点是新型墙板材料和墙体做法,墙板材料和墙体做法是钢结构住宅成败的关键。钢结构抗震性能好,完全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结合新型墙体技术,可做到全装配式节能建筑。开发钢结构将促进我国住宅建筑材料的创新,提高建筑技术的科技含量,加快建筑方式的转变,尽管目前它在市场中占有比重小,但它标志着国家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标志着建筑从工地走向工厂,是我国实现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的载体。本文简单介绍了卓达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旨在交流技术、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低能耗装配式建筑是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两者融合发展的产物,符合国家绿色节能的长远目标。外围护结构中外墙的性能充分影响了建筑的气候环境适应性,是装配式建筑实现低能耗的关键因素。通过深入文献调研,从设计原理、热工属性和节能特点等方面对预制保温墙板、模块化太阳能墙板和可调节外表皮三类装配式外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合理应用这三类预制外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营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在具体的热工设计中,预制保温外墙要关注保温构造形式、热桥和气密性优化,模块化太阳能墙板应重点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可调节表皮应综合考虑建筑运行方式,确定模块单元尺寸和气候调控因子,并且三者都要考虑与装配式建筑的有效结合,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肖潇  杨滢  周燕  张悦  尹浩丞  赵孟君 《居业》2021,(1):8-10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战略将在保证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上逐步显现其优越性.本文着眼于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板,介绍了现有的装配式外挂墙板的种类及国内外外挂墙板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外挂墙板的优良性能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外挂墙板的特性,对未来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的应用推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影响建筑物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测试东莞某装配式钢结构示范项目两种不同构造复合墙板的传热系数、隔热性能及外立面红外热像法热工缺陷,对比2种复合墙板热工性能的差异及墙板与钢质梁、型钢骨架之间节点构造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分析两种复合墙板在夏热冬暖地区低能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围护体系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现代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要求,对建筑材料性能的质轻、高强、保温、隔声、抗震、施工速度、耐久性、环保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而使墙体材料从砌体走向成型板装配式墙扳。壤配式MRW墙板不仅可满足现代建筑墙体功能的需要,而且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因建设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而倍受青睐。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要求主要针对隔热,文章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热工性能及复合保温隔热层、隔热涂料加隔热腻子两种措施对其热工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较薄混凝土预制墙板不能满足现行标准的节能和隔热要求,隔热涂料加隔热腻子是适合改善夏热冬暖地区的预制外墙板热工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阳半岛工业化住宅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外墙为夹心保温式预制墙板。为解决由于预制外墙板布局及饰面延伸长度不足导致的外墙无法封闭问题,施工现场进行了预制混凝土保温装饰一体化模板(PCF)试验。该模板采用混凝土及保温材料在构件厂生产完成,作为结构外墙模板使用,浇筑完成后无需拆除,可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构件,兼具外墙外保温及装饰作用。经过方案比选,PCF施工采用预留暗螺母方法。重点介绍了应用PCF的可行性分析和效益分析及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新要求,提高住宅建筑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是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根据预制外墙板、阳台板、空调板和楼梯在保障房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介绍了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建造过程中的构件生产、安装、现浇结构节点连接等关键施工技术。实践表明,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的防水原理。从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的角度,对地上建筑预制外墙防水进行了重点分析,主要对双面叠合墙板、PCF板、装饰保温一体化三明治夹心保温墙板、预制外挂墙板的板缝防水进行了剖析,并对密封胶的性能要求、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以双面叠合墙板在地下车库的应用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地下防水技术,以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特点及发展前景。主要对其配套外墙技术中的墙体材料进行分类和综合比较,给出外墙材料选择的原则和外墙节点连接的构造要求。通过实际调研,分析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配套外墙技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雪  曾桂香 《四川建材》2020,(2):105-106
新建建筑的装配率远远达不到国家的预期,这一问题由很多原因导致,包括装配式建筑的信任度不高,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型建造方式的受力性能达不到理想的状态,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有很多限制导致达不到目标的装配性能,比如预制构件建造工厂产品的精密度达不到装配的,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达不到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受力性能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存在一些连接方式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结论,这一结论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并且增强民众和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以某地块住宅为例,介绍预制构件的使用部位及种类,并从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内力计算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计算等方面分析论证在住宅局部采用预制构件的可行性,并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明亮  陈浩  戴清峰  石拓  陈维超  王江营 《建筑施工》2021,43(1):148-150,158
为适应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解决当前卫生间建设中设计施工繁琐、工期长、造价高、质量不可靠等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共轴承插型预制一体化卫生间。该卫生间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在工厂一次整体预制成形,具备“共轴”“承插”的技术特点;卫生间分干、湿两区,具有沐浴、如厕、洗漱等功能;基于BIM正向设计,卫生间所有管线均布置在墙体及底部架空层内,并采用SMC复合材料进行内装饰;采用“3道防水保障措施+2道排水措施”以及3种墙体材料,分别构成了卫生间的防水体系和保温隔热体系。该共轴承插型预制一体化卫生间可实现结构、管线、保温、装饰等“四位一体”的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交联聚乙烯发泡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闭孔结构的柔性发泡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利用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制成的保冷一体式水管,具有施工安装方便快捷,保温层质量不受施工工艺影响的优点,近年来广泛运用在管道防结露施工中。本文通过对保冷材料的热工性能测定,计算了管道保冷层绝热经济厚度和最小防结露厚度,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管道穿越非空调区时表面结露特性。研究表明预制保冷一体式水管防结露性能良好,能满足替代传统空调系统水管输送冷水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评价指标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剖析装配率指标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同一个项目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所得的装配率有所不同,主要受到主体结构计算、非承重墙计算、集成厨房和卫生间计算以及BIM应用等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各省市出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