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四肢穴位按摩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四肢穴位按摩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半月后及出院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半月后及出院3个月后Fo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中风瘫痪患者,给予四肢穴位按摩干预,明显能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4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早期康复处理,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按摩、康复训练、心理指导等,以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ADL评定量表等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护理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运动能力评分都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更好地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观察组患者FMA、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84-1486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和抑郁症状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明显,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叶维敏  留盈盈  洪显钗 《新中医》2015,47(8):274-276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中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银杏达莫静脉滴注配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SS、AD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2%,对照组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出血性中风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出血性中风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辨证施膳、情志调护、语言训练、功能锻炼及穴位按摩等。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Barthe index(BI)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提高出血性中风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感觉障碍恢复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康复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住院的中风后下肢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采用《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进行感觉功能恢复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 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M 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感觉障碍恢复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为临床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楹  陈晓慧 《新中医》2016,48(5):257-259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干预组(于对照组护理方案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各34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HAMD评分、HAM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及HAMD评分、HAMA评分均改善,且干预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91.2%(31/34)高于对照组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因中风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加肢体功能运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结果:通过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及肢体的功能锻炼,观察组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早期中风偏瘫的作用。方法:8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推拿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15及30天观察组FMA量表评分及MBI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分级法比较2组患者肌张力改善疗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P0.05);2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BI及GQOL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偏瘫可以加快患者肢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玉田县医院及唐山市中医医院内科病房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两组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ADL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后试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了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行之有效。结论:与医院内常规护理相比,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能更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络穴位拍打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配合穴位经络拍打,实施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ADL、FMA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MA评分均较前提高,且观察组ADL、FMA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穴位拍打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评价加快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HAMD与ADL评价两组病人入院后与出院前的情绪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人的HAMD与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HAMD及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而且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按摩足反射区对中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足反射区按摩疗法对中风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和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足反射区按摩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设单纯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对照组,每组53例。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进入结果分析50例,观察组53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按摩足反射区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单独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n=45)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穴位敷贴配合电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析患者康复指标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康复MTT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风偏瘫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电针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促进病患偏瘫症状康复,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提升病患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风穴位拍打操在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学习练习中风穴位拍打操,两组干预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穴位拍打操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媛  郝丽 《天津中医药》2023,40(7):899-903
[目的] 分析择时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6月—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择时穴位按摩,7 d为1周期,干预3周。比较干预前、干预3周后心理弹性、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神经缺损及步态,干预3周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周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改良Barthel指数(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SE)、Fugl-Meyer量表(FMA)、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分,步长、步幅、步速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患者对病情介绍、护患沟通、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择时穴位按摩可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提高运动功能,调节患者步态,降低神经缺损,取得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19.
吴琴  王婷  王康 《光明中医》2023,(4):758-760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和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上栗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接受治疗的72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运动训练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抑郁状态、康复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护理后HAMD和SDS均下降(P<0.05),GSES和Barthel指数均增大(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和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提高其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艳柳 《新中医》2020,52(22):163-165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联合中医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83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42 例和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中医护理,2 组均连续护理 4 周。分别于护理前、护理第 14 天、护理第 28 天对 2 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比较2 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第 14 天、第 28 天,2 组上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 FMA 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上肢 FMA、下肢 FMA 及 ADL 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与中医护理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改善其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