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规律,期望能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019例血脂异常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复杂系统熵聚堆、复杂网络展示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019例血脂异常患者的核心症状为:倦怠乏力、咳嗽、咳痰、喘憋、眩晕、胸闷、失眠、心悸、苔腻、脉弦、苔白、舌质紫暗等,此症状分为脾虚、血瘀、痰浊3类;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常见证候(15%)为:痰浊阻滞306次(30.03%)、气虚血瘀177次(17.37%);基于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得到的证候靶位(10%)为:脾306次(30.03%)、肝122次(11.97%)。结论脾虚、血瘀、痰浊为核心证候要素,中医临床治疗血脂异常可着重考虑此3类证候要素。中医临床治疗血脂异常可以抓住痰浊阻滞、气虚血瘀2个主要证候,治法以化浊(化痰、活血)、益气为主,主张从脾论治,兼顾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及结合临床判定相应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因素主要有痰浊、血瘀、气虚、气滞、阴虚,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结合专家组意见,判定证候名称为肝肾阴虚证、痰瘀阻滞证、痰浊壅盛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根据四诊信息可确定各类诊断要点,为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常见中医学症状表现及证候要素方法根据《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诊断学》症状学内容,制定《抑郁症症状条目池》调查表,收集37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然后进行筛选,保留出现率≥10%的症状,采用熵聚类分析得到12个症状集合群,由2名主任医师对症状集合群辨证,作为抑郁症的证候要素。结果抑郁症从高到低排在前10位的症状依次为情绪抑郁(91.08%)、急躁易怒(88.38%)、倦怠乏力(87.30%)、心慌梦多(86.49%)、胸闷善太息(84.59%)、口干咽燥(82.97%)、头昏沉(79.73%)、气短(76.76%)、口苦(71.89%)、眼花目涩(69.73%);熵聚堆方法分析发现12个症状集合群,可提取的病性要素以气滞、火热、痰湿、气虚、血虚、阴虚、血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肝、心、脾、胃、肾,且多数症状集合群涉及气滞。结论抑郁症症状繁多,除情绪抑郁外,急躁易怒为最常见表现;抑郁症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其中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常见中医学症状表现及证候要素方法根据《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诊断学》症状学内容,制定《抑郁症症状条目池》调查表,收集37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然后进行筛选,保留出现率≥10%的症状,采用熵聚类分析得到12个症状集合群,由2名主任医师对症状集合群辨证,作为抑郁症的证候要素。结果抑郁症从高到低排在前10位的症状依次为情绪抑郁(91.08%)、急躁易怒(88.38%)、倦怠乏力(87.30%)、心慌梦多(86.49%)、胸闷善太息(84.59%)、口干咽燥(82.97%)、头昏沉(79.73%)、气短(76.76%)、口苦(71.89%)、眼花目涩(69.73%);熵聚堆方法分析发现12个症状集合群,可提取的病性要素以气滞、火热、痰湿、气虚、血虚、阴虚、血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肝、心、脾、胃、肾,且多数症状集合群涉及气滞。结论抑郁症症状繁多,除情绪抑郁外,急躁易怒为最常见表现;抑郁症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其中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证候要素及病位靶标的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候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及一般资料,采用二分类法处理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信息,建立Excel 2019数据库矩阵,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患者各证候要素及病位靶标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复杂系统熵聚堆的方法,探索性地研究提取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的证候要素以及应证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将40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02例)和考核组(101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患者症状信息,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建立诊断阈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可出现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浊、血瘀、火热、痰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贡献度不同,并有不同的诊断阈值,经考核组101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调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研73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39例,占32.4%。稳定性冠心病常见证候是血瘀(501例,68.07%)、痰浊(363例,49.32%)、气虚(344例,46.74%)。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170例,71.1%)、痰浊(119例,49.8%)、气虚(118例,49.4%);亚组分析显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加高脂血症的患者多见气滞证。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基本症候是血瘀、痰浊、气虚,气滞是其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9.
证候规范研究是中医现化代、科学化和标准化研究的热点领域,建立量化诊断标准是证候规范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构成证候的症状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关系,采用处理线性关系的方法分析症状多变量对证候的非线性关系,难以充分反映症状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1],引入非线性复杂科学方法已成为证候规范研究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0.
证候要素(证素)以病机为基础,是辨证的最小单元,动态观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可为把握病机规律和临床辨证提供依据。近年来针对中医证素演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分析方法较为单一、多数研究缺乏深入分析与挖掘等问题,难以有效、客观地获得疾病证素演变规律。本文从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论述了证素演变规律研究设计及方法,同时对证素演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阐释,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及相关疾病证素演变规律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玲玲 《新中医》2020,52(1):60-6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24 h动态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与心电图相关性。结果:100例研究对象,52例本虚证,占52.00%;48例标实证,占48.00%。标实证、本虚证传导阻滞、房颤、早搏检出率均高于心肌梗死、室速、窦速(P <0.05)。对照组QT离散度(QTd)值>标实证QTd值>本虚证QTd值(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标实证患者心电图QTd值显著高于本虚证,应当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陈善达  梁昊  李亮 《世界中医药》2022,(17):2501-2505
目的:挖掘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医病案的证候与用药规律。方法:运用Excel及Python软件,对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中收集的343个冠心病临床病案的证素、证候以及用药进行频数统计、权值计算和数据可视化。结果:冠心病最常见的3个证素为血瘀、痰和气虚,最常见的3个证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和痰瘀互结,出现频率居前5位的证候为胸闷、胸痛、气短、苔白和舌暗,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中药为丹参、甘草、川芎、半夏和茯苓。结论:通过证素-证候分析得出,气虚血瘀特有的证候有苔白、舌淡、脉沉、汗出与气短,气滞血瘀特有的证候有瘀点(斑)舌与苔黄,痰瘀互结特有的证候有苔腻、纳呆、苔厚、脉滑与舌胖;通过证素-中药分析得出,气虚血瘀证用药可归纳为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气滞血瘀证用药可归纳为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痰瘀互结证用药可归纳为温胆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寻求辩证防治冠心病的客观化指标。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52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填写"冠心病调查表"及行各项化验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在中医证型上阴寒凝滞型23例(9.1%)、痰浊闭阻型59例(23.4%)、气滞血瘀型63例(25.0%)、心肾阴虚型36例(14.3%)、气阴两虚型34例(13.5%)、阳气虚衰型37例(14.7%)。冠状动脉1支病变者64例(25.4%),2支病变者83例(32.9%),3支病变者105例(41.7%);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者63例(25.0%),中度狭窄者76例(30.2%),重度狭窄者48例(19.0%),完全闭塞者65例(25.8%)。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在中医证型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中医证型存在负相关性(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年前《内经》开始就有详细的记载。中医对冠心病治疗的手段非常多样,包括中药、针灸等,现对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一些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冠心病合并中风中医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本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从病名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文献进行总结,期望为中医药有效防治冠心病合并中风提供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38例冠心病患者的证候分布与组合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才  农一兵  林谦  宋麦芬 《中医杂志》2008,49(1):62-63,66
目的探讨冠心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基本病机。方法168例住院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完成病史、中医证候的采集,作出冠心病或非冠心病诊断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138例冠心病以血瘀证(92.0%)和气虚证(81.9%)最为多见,且两者出现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各中医证候构成比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证候以三证组合最多,气虚血瘀证为其基本证候组合。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患者的基本证候特点,并且以其组合为基本证候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7版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和学术界对冠心病辨证构成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权威文献之间,学术界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的辨证差异较大,文中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建议中医界组成有机协调、统一操作的辨证规范团队,在症状体征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冠心病证规范,配合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前瞻性辨证研究,或可实现对冠心病辨证的规范统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3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8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通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然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费用,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O.01),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综合满意度为9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8.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亦存在明显的差异(P〈O.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通过进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中医界已发布的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是以主症、次症形式定性地给出,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本文引入约束隐结构分析,该方法将主症、次症的语义作为约束条件加入隐结构分析过程,得到含有主症、次症语义约束的定量化中医证候辨证规则。使用该方法对冠心病痰湿证患者556条无标签数据的分析,得到其约束隐结构模型,最后建立定量化痰湿证辨证规则,舌胖边有齿痕(3.16)、苔腻(3.12)、苔白滑(4.72)、胸闷(1.73)、脉濡或滑(6.04);次症:肢体困重(0.48)、口黏(0.63)、体胖(0.49)、大便粘滞(1.38)、脘腹痞满(0.97)、面色晦浊(0.79)、嗜睡(1.18)、纳差(1.07)。与经典隐结构模型得到规则和中医界已发布的定性化辨证规则相比,约束隐结构得到的规则客观性强,具有可重复性。在证候类大小、规则的量化合理度上较好地反映了主症、次症的特点,得到的规则切合中医实际,为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