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肝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疏肝养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用药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水平变化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升高,复发率降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较之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养胃汤治疗,能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征兆,改善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加减对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属气分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血清主要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4例入选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西药,观察组在西药常规给药基础上,加黄连解毒汤治疗。两组均连用14 d,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血清主要炎性因子。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6.2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SIRS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1),治疗后SIR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CRP和IL-6均有显著变化(P0.01),TNF-α和IL-8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对CRP干预程度,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对IL-6和TNF-α的干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IL-8的干预作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有效的、安全的,对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与好转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从炎性因子的角度来看,对CRP、IL-6、IL-8和TNF-α的干预是其发挥作用的机理,而且,对IL-6、TNF-α和IL-8的干预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肠康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肠康散灌肠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TNF-α、IL-6、IL-8)和氧化应激水平(SOD、NO、LPO)。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水平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均升高,NO及LPO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SOD高于对照组,NO及LP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肠康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可能机制为抑制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中药加味安肠愈疡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1/2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IL-6、TNF-α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利于疾病稳定和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开窍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脓毒积脑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解毒开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血清TNF-α和CRP及脑脊液IL-6和IL-8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惊厥持续时间、体温下降时间、颅高压消失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及脑脊液IL-6和IL-8细胞因子比较无差异,治疗7 d后,两组血清TNF-α和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解毒开窍汤联合头孢曲松钠可降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脓毒积脑证患者血清TNF-α、CRP及脑脊液IL-6和IL-8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咽部疼痛、干痒、灼热、异物感、干咳、咽后壁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血管扩张等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TNF-α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症状及体征效果确切,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咽喉免疫损伤,从根本上治疗咽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治疗急性期浊毒内蕴型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浊毒内蕴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应用自拟泄浊解毒方汤药治疗,疗程均为14天。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痛风患者血中IL-1β、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 5%和92. 5%,泄浊解毒方治疗急性痛风浊毒内蕴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两组间IL-1β、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泄浊解毒方治疗急性(浊毒内蕴型)痛风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显著降低血中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解毒祛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沙拉秦灌肠液。治疗组采用解毒怯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黏膜病变Baron内镜评分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清肺合剂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的疗效,并观察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为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院院内制剂解毒清肺合剂,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WBC、NE%、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WBC、NE%下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下降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NF-α、IL-6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TNF-α下降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TNF-α、IL-6下降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清肺合剂治疗非重症CAP疗效确切,可能通过降低促细胞炎性因子水平起到治疗CA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取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两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0,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以及分泌物炎性因子IL-6、IL~(-1)0以及TNF-α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免疫指标CD_3~+和CD_4~+。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分泌物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_3~+及CD_4~+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可降低分泌物中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滋阴健肾方治疗肝肾阴虚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滋阴健肾方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胀度评分、VAS评分、触诊压痛评分、皮肤红晕评分、关节畸形评分、痛风石数量评分及TSS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UA、CRP、TNF-α、IL-1β、IL-6、IL-8及COX-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各炎性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健肾方可有效改善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炎性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儿童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8、CRP、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呼吸、心律以及肺部啰音等体征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CRP以及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IL-6、IL-8、CRP以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临床效果较好,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饮对骨折术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TNF-α及IL-1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给予常规术后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解毒饮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10 d血沉、C-反应蛋白、TNF-α、IL-1。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CRP、血沉、IL-1、TNF-α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0 d CRP、血沉、IL-1、TNF-α均较术后1 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0 d CRP、血沉、IL-1、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饮可降低骨折术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TNF-α、IL-1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JS)的疗效。方法将48例SJ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皮损消失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皮损消失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TNF-α、CRP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SJS疗效较好,能明显缩短皮损愈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田永远  郭成  付晴 《新中医》2022,54(11):166-170
目的:观察滋阴利咽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疗效、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慢性咽炎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滋阴利咽汤。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咽喉干痒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咽喉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BI)变化差异,记录其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情况,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1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I则显著提升,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1L-1β、TNF-α及Hcy等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OS分级优良率为7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102例。治疗组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全结肠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RP活性及CRP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71.6%,全结肠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69.6%,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活性和CRP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芳  张朝霞 《陕西中医》2018,(2):217-219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小青龙汤对于外寒内饮型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血气分析的作用。方法:选取外寒内饮型哮喘患儿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平喘、解痉、扩血管、祛痰、抗感染等。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进行联合治疗,水煎服,1次/d,15d为1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并对两组肺功能(VC、TLC、FVC、MVV)、血清炎性因子(CRP水平)、血气(TNF-α、PaO_2、PaCO_2)等指标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低于治疗组(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各指标(VC、TLC、FVC、MVV)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PaO_2、PaCO_2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不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青龙汤对于外寒内饮型哮喘患儿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于患儿血气运行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血气恢复运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AG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栀黄止痛散调和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VAS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做疗效评价。结果:用药7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1.96,P 0.05);治疗组疼痛、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血UA、CRP、IL-1β、TNF-α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对AGA有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