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濠梁之辩显示了庄子对理解问题的哲学思考,在理解问题上庄子关注的是理解何以可能。庄子认为境域差异和成心引发的是非之辩,是阻碍相互间理解的两大因素。境域偏狭者拘于一方,难以理解大道;自师成心者相互攻讦,理解却被是非之争所取代。针对这两大理解之蔽,庄子以"道通为一"的理论,肯定了差异与相通的并存不悖,警醒人们不能自我封闭,应用"以道观之"的视角俯视差异,应对是非,以不断生成和更新的状态容纳他者、理解他者,这构成了庄子对理解何以可能的一种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学术贡献之一在于对"是非"的探讨和研究。庄子认为"是非"的来源在于"成心";同时,"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彰是非而"道"亏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语言的有限性,一方面在于知识的有限性。与庄子相类,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也关注到了虚假与错误的问题。近代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更是对真理和错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了与庄子基本相同的结论,并提出了人类避免错误的普遍原则和方法,可与庄子的"是非"观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3.
超越相对:试析《庄子》的三个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名相的悖论揭示了名相的相对性与互易性,是非的悖论揭示出是非判断因"成心"而具有的不确定性,仁义的悖论揭示了儒家道德价值对人之存在方式的有限设定.<庄子>三个悖论的意义就在于揭示相对视野的缺陷与不足,并成为超越相对视野、朗显绝对之道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研究道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庄子》之中,又以《齐物论》篇为其哲学思想的精华。《齐物论》中庄子认为,辩论的起因,皆由于人们"自是而非他"。"自是而非他"的起因,又是因为辩论的人在其自觉理由下的不自觉的成心、成见、嗜好及情识,这才是人自是而非他的真正理由之所在。但人在辩论中并不称其为理由,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争辩各方沉溺于是非争执的漩涡,就好似一群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猴子一样,以至于劳形累心,精神疲困,却不知所争毫无意义……"辩无胜"。争辩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大辩无言",因而不如"和之以天倪"……即顺任事物本然的状态,而不加以主观意念的分别。如此,精神不为劳形累心的争辩所困蔽,而从局限性的对待中超拔而出,遨游于无穷之境。  相似文献   

5.
濠梁之辩以惠子之问开端,惠子质疑类与类之间相知的可能性,庄子则以人与人之间相知是否可能的问题来试图化解惠子的辩难,然而惠子复以质疑个体与个体之间相知的可能性反诘庄子;濠梁之辩以庄子之答结束,然而庄子之答的逻辑存在片面性,若从另一角度解释,也可认为其是庄子对惠子的姑且之答。庄子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又认为万物通过道而得以整合;在道境观照下,庄子所言的鱼之乐,既不是与道体合一的纯粹抽象的感受,也不是鱼自身所体验的感受,而是两者相融的特殊精神形态。惠子虽然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但其所见的"天地一体"实则是平铺的一体,其所言的"泛爱万物"实则是机械地爱物。惠子"以形观形"的思维方式与庄子"以性观性"的道境视野相别殊甚。  相似文献   

6.
在<齐物论>中,庄子实际上是从四个层次来论证怎样才能在悟道上算是达到了一个足以令人赞叹的境地,即最高的层次是"以为未始有物者",其次就是"以为有物矣",再次就是"以为有封矣",最后就是"有是非".庄子认为处在最后一个层次的人没有体悟到大道的精神,使"道之所以亏也".  相似文献   

7.
物道观理论是庄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庄子·秋水》中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集中阐释了庄子的这一思想。通过分析庄子物与道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以道观之是以以物观之为基础,而以物观之最终应升华到以道观之的高度。从物道观的角度出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思想。  相似文献   

8.
庄子认为,自然而然存在着的世间万物,没有所谓是非对错之分别.但随着人的私欲私爱私情的出现,人们在给予与索取之间,为着各自利益的考虑,彼此勾心斗角,人本有的纯洁纯真就受到了伤害,于是人世间便有了是是非非以及没完没了的是与非的争执.在庄子的心目中,超越是非之是非乃是人类摆脱无谓烦恼的出路所在.而要实现这种超越,在庄子看来,至少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明辨是非;淡于名利,"虚己以游世";跳出个我的阈限;"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照之于天","以应无穷".  相似文献   

9.
庄子三言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把握庄子大道流行论前提下,紧扣"籍外论之",论述庄子寓言是以体道者和非道化者两类主角的道文,而重言仅是以体道者一类主角的道文,"籍内论之"的卮言是庄子本人体道醉言,但"应"是"论评和"反"非"论评的卮言性质,决定了它不为十九寓言(含十七重言)余下的比例所止限.正基于三言性质的重新解释,庄子三言的道俗两评亦畅然可解.  相似文献   

10.
简论庄子哲学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老子学说的推进者,庄子的哲学思考也围绕着道这个核心范畴展开,涵盖宇宙、人生、社会三个论域。庄子哲学的第一个话题是宇宙,强调道与万物同在。第二个话题是人生,主张做人以道为归依,批评以我观物的世俗之见。第三个话题则是社会,把老子以道救世的政治哲学思路,改变为以道应世的人生哲学诉求。  相似文献   

11.
"外天下"、"外物"、"外生"、"无古今"、"不死不生",集中体现了《庄子》"见独"的思想文化视野和价值。"外"、"无"的"玄之又玄",是超越而"通于道"的理想追求。《庄子》打破了"象以尽意"的表达方式,而归因于"大象无形"之道性。从"象思维"视角,整体把握其"象思"、"象境",才能真正体悟《庄子》。《庄子》之道的核心,对自然之道的坚守和对人的心灵关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和最高关怀,无论对于历史还是现实,都具有常青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齐物论》设置了吾我作为两种认知主体的差异:在语法上"吾"为主格而"我"可为宾格,在意义上"我"是与天、地、物相对待的"主体",也是眼、耳、鼻、口各有所明而不能互通的知言"主体",而"吾"在内部则意味着官能的相互通达,在外部则意味着天籁与人籁的统和与沟通。从"我"达"吾"之路,是从认识上的是非彼此的构成返归"莫若以明"的清明状态,即以"明"接纳天机主导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超越是庄子哲学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必须在哲学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的双向统一中才能得到透彻理解.在“道”本体论视域下,庄子透视了人的现实生命之存在境遇及其限制,并基于此开始了追寻生命本真意义的心灵超越之旅.此超越之旅表现为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向展开.在理论上,心灵的超越经历了三个层面:通过以流溯源的回溯和以源定流的观照,实现天对人的超越,到达自然之境;通过形上对形下的超越,实现“心”对于“形”以及“德”对于“命”的超越,到达自由之境;最后,心与道合一,到达“道通为一”的自得之境.在实践上,其通过直觉体验、理性觉悟、理想人格之感悟等功夫,最终实现心灵之真正逍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方语言哲学转向为参照,论述了庄子言说的隐喻特色,提出了庄子面临的言说悖论的问题实质是言与道的问题.道家以物观道的方法奠定了庄子无执的言说方式--卮言的思维基础,从而使卮言作为一种体道式的隐喻描述出现.它的使命是作为主体悟道的以态,传达大音天籁.它的品性就是超越彼此与是非,追求无执的解构性言说.  相似文献   

15.
在《齐物论》中,庄子实际上是从四个层次来论证怎样才能在悟道上算是达到了一个足以令人赞叹的境地,即最高的层次是“以为未始有物者”,其次就是“以为有物矣”,再次就是“以为有封矣”,最后就是“有是非”。庄子认为处在最后一个层次的人没有体悟到大道的精神,使“道之所以亏也”。  相似文献   

16.
庄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在争鸣中,各自以自己的政治伦理主张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造成天下"是非之途,樊然殽乱"的根本原因.为此,庄子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中,在对取法标准的主观性的批判中,提出了"辩无胜"的观点."辩无胜"从反面促进了中国古代名辨学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批判、破除现代"辩无胜",树立法的观念,也有着积极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7.
韩芳 《船山学刊》2021,(6):76-86
"无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整部《庄子》同时包含"无己""有已",玄同物我与"存己""分",理想与现实等看似矛盾的问题,容易带来理解障碍,造成理解偏差,但正是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无已"说的内涵和表达体系.在内涵上,"无已"是对"我"的强烈表达,它包含"无"与"己"两方面,是通过摒弃是非、荣辱、生死、有用、主动作为等,达到"存己"的目的 和适意的境界.在表达上,包含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通过拥有神力的"至人"树立至高人格理想;通过许由等现世之人,展现"无己"在人间的魅力和实践途径.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与"无己"说在适意境界的追求上有相通处,以"无己"理解"无我之境"更为恰切.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心灵和谐思想以"道"作为心灵和谐思想的逻辑起点,以"心身关系、心物关系"为核心,实践"心斋、坐忘、悬解、齐物"的心灵和谐之道,表达了这位旷世哲人的心灵睿智。  相似文献   

19.
《庄子》之道分为三个层面:本根、境界与在宥。本根之道惛然若亡却又玄功潜被,自足、自本、自根而无为自然;境界之道是一种生命境界的超拔逍遥,以貌似的无情凸显冷眼大爱与精神不死;在宥之道则是欲以不攖人心的缮性无为实现其"捄世"之意。《庄子》并非对政治纯然冷漠,只是现实环境的限制,使《庄子》将在宥之道以"寓言"式表达,而将笔墨重点放在人的精神世界,重精神桎梏的化解,寄逍遥之望于精神境界的超拔,为黑暗时代的自由追求开启了心灵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齐物思想在整体上浑融一体,但其中又有层次可循。"万物本齐"是在肯定万物各自差异性的同时强调万物在本源上的一致,从而为"是非一齐"提供理论上的基础。"天人之齐",实质上是通过齐是非而对万物本然状态的复归。这三个层次共同包含了"不齐"与"齐","无物"与"物"的巧妙辩证,也生动地构成一种递进中的循环,超越中的复归。最后,齐物思想的最彻,是天人无分,"齐"物"同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