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研究的问题是地震危险性参数的统计估计,重点是最大区域震级Mmax及未来时间间隔T内最大震级Mmax的估计及其分布的参量分位数,提出了两种估计:最小方差的无偏估计和贝叶期估计。作为一种实例,已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加利福尼亚和意大利的Mmax及相关参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应力降、滑动类型、震级和地震危险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易发区有工业设施和众多民用建筑的大城市中,大地震易于产生巨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注意提供可靠的抗震设防。抗震设防不仅需要考虑地面振动,而且也需要考虑地基失效,尤其是地表断裂活动危险。土耳其和中国台湾最近的地震惨痛地说明了这一点。本文目的是对震源参数,如矩震级(M,M_w)、面波震级(M_s)、地震矩(M_o)、应力降(△σ)、破裂长度(L)和断层位移(D)之间理论关系的认识现状进行调查.利用简单的破裂模型,提出了M_s与L和△σ相联系的一个关系:M_s=2logL+1.33log△σ+1.66。利用世界范围的破裂长度、断层宽度(W)、断层位移和面波震级等地震数据,并且结合地质观察(△σ_1)和前面提出的公式(△σ_2),可以计算出每个地震的应力降值。结果表明:直到大约15km深度处(相当于脆塑性的边界处),应力降随着断层宽度(深度)增加而增加。在逆断层情况下,应力降的增加比走滑和正断层的情况下更加显著。用公式△σ=kW~n拟合了这些数据,初步给出了3种滑动类型的k和n值。断层深度超过15km,△σ_1、△σ_2没有显示太大的波动(△σ<100bar)。上述结果和大陆岩石层的一些实验模型所得的结果相一致。虽然需要更多的数据,特别是大地震的数据,来确定是W模型还是L模型能较好符合地震的标度定律,然而应力降的大小似乎不依赖于断层长度,故支持乙模型。地表断裂活动的危险依赖于断层所处的动力环境,即应力降、破裂长度和断层宽度。尽管统计表明,很多情况下出现地表断裂活动的最小震级是6.1,但有时5.5级的超浅地震就伴有地表断裂活动,这说明了标度律有变化。因此可以看到,产生地表断裂活动的临界震级依赖于断层区域材料的流变性以及应力环境。  相似文献   

4.
回顾就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性问题所引出的争论,模型和方法,试图对发生于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和震级窗内的地震,研究其发生概率定量化的统计方法是本文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邵辉成  陈党民 《中国地震》1992,8(4):108-111
地震目录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基本资料。地震目录不仅反映了地震活动的真实变化,也混杂了一些人为和历史的因素。现有的历史地震目录只记录了较大地震,而中小地震往往被遗失,仪器记录的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时间较短,大地震相对较少。仪器记录的地震与历史地震震级误差差别很大,如果简单地把这两部分目录结合起来,就会出现地震目录在其研究的整个时间段内不等精度和不同完整性的问题。同时人们越来越注意地震目录的不完整性和震级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有些由强震的分币控制的量值,一个典型的量是在一特定场地上500年复发周期的峰值地面加速度α(500).这个量值在工程上非常重要。由于地震目录中强震数量不多,可利用的数据通常不足以表现震级分布模型在统计上的有效性。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即使不同的模型在场地产生明显不同的α(500)值,它们也可以用相同水平的统计似然性解释可利用的数据。对特定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哪个模型更可靠、更符合实际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的拟合检验不能给出有意义的答案。基于特定场地评估α(500)值中期望误差的分布,本文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震级模型信度的定义。要在两个可比模型之间选择更合适的模型.信度的概念是一个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巴基斯坦卡拉奇─海得拉巴区域地震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巴基斯坦的地震构造,潜在震源和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确定性和概率性两种方法计算了各发震断层50年内最大可能的地震在卡拉奇和海得拉巴两城市将引起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以及50年内超越概率为14%的等加速度区划图。  相似文献   

12.
汪梦甫 《华南地震》1994,14(1):38-43
在严格限定地震烈度是一有序分类变量,等震线是烈度分区的外包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给出了计算场地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陈虹 《华南地震》1996,16(1):10-15
将东南沿海地区划分为7个地震区带,利用历史及现代地震资料,动用混合极值理论及最大似然法分析了各个地震区带的地震危险性,并采用预测检验的方法确定了各个地震区带的危险阈值,对各地震区未来两年的中小地震及未来5年的中强地震的危险性分别给出了定量估计。  相似文献   

14.
应用考虑震级不确定笥和资料完整性估计地震危险性参数的极大似然法,分别采用1940年和1070年至1993年完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汾渭地震带及陕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参数。结果表明:利用近几十年来的完整地震资料结合研究区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地震危险性参数;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完整震级不确定性对β的影响较小;随震级不确定性的增大地震年发生率减小;在资料完整的前提下,震级下限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目前地震危险性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引入“逻辑树”方法处理了四川某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最后用三种方法给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渤海海域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怀存  林趾祥 《地震》1995,(3):269-274
通过对渤海海域历史地震及近代地震活动详细分析,认为核区已出现多项中期地震活动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7.
韩江南北堤位于广东省韩江三角洲,始建于公元819年,已有千年历史。期间多次受洪水和地震袭击,经多次抢险和加高培厚目前已达到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要求。本文采用了几中方法对其抗震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几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对地震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渤海海域波速比异常研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焕鹏 《地震研究》1995,18(3):252-257
本文应用文献[1]中的波速比计算公式和误差公式,对渤海海域(北纬37°~39°10’,东经118°~121°30’)范围内,1970年1月~1993年8月发生的ML≥2.0级的280余次地震,计算其波速比值。对计算结果进行了t检验。通过1983~1993年波速比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与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的异常判据比较分析,对渤海海域近期的地震活动趋势,提出了初步的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活断层分段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的边界标志。提出分段的基本原则是:以断裂的不连续性为依据,以地震危险性评价为目的,划分断层段。文中提出了9条分段依据和39个具体标志。认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应坚持两条原则:①由定性到定量;②循序渐进,逐步缩小范围和时段。文中提出了利用活断层资料确定潜在地震危险区、估算震级和预测发展时间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模型是作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利用活断层分段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滑坡危险性分析中如何科学地估算地震力的问题。主要思路概括为:将滑坡体视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结构物(或震动对象),将滑坡场点视为一个工程场点,利用比较成熟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计算滑坡体未来若干年内可能遭遇的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地震峰值加速度,这种不确定性的地震加速度是由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带入的,由此计算地震力和惯性力。最后,对地震触发滑坡的机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