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掌腱膜桡侧挛缩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目的探讨掌腱膜桡侧挛缩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因掌腱膜桡侧挛缩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8例的病变均位于虎口和大鱼际区域,表现为皮肤纠集、结节和条索,很少影响拇指的活动范围。均手术切除局部的掌腱膜条索。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1个月;1例失访。结果掌腱膜桡侧挛缩多与尺侧挛缩并发,手术治疗总体疗效较好,仅有1例复发。术后病理证实切除的组织为挛缩的掌腱膜。结论掌腱膜桡侧挛缩的发病部位集中于第一掌指关节的掌侧、大鱼际尺侧、虎口部位和大鱼际桡侧,未见累及指问关节,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Z”字成形术与游离植皮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旦  黄宗坚 《中国骨伤》2007,20(2):113-114
目的:讨论掌腱膜挛缩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经手术治疗的掌腱膜挛缩症31例(46只手)。行掌腱膜大部切除、手掌及手指挛缩皮肤“Z”字成形术9例(14只手),男8例,女1例;年龄24-78岁,平均(57.2±14.6)岁。行掌腱膜及受累皮肤一并切除加游离植皮术22例(32只手),男20例,女2例;年龄23-64岁,平均(53.7±8.9)岁。结果:随访3个月-14年,平均5年8个月。单纯掌腱膜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42.9%(6/14),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12.5%(4/32),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2χ=5.275,P<0.05(P=0.022),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有利于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改变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6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共 2 9只手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 12只手单纯作掌腱膜切除术 ,17只手行掌腱膜切除 受累皮肤切除术 ,对其疗效进行平均 4.6年的随访 ;并对 2 4例掌腱膜标本作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所有行免疫组化检测的病变掌腱膜标本中均有α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单纯掌腱膜切除组的术后复发率为 5 8.33 % ,掌腱膜切除 受累皮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 11.76 %。结论 :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改变不仅仅局限在掌腱膜 ,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和皮肤。因此 ,对病变已侵及皮肤的病例应作掌腱膜切除 受累皮肤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以来,我院共治疗9例(15侧)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掌腱膜挛缩症的患者,采用指掌侧挛缩皮肤“Z”字成形,并在扩大切除掌腱膜的同时,切除受累小指的中央索、螺旋索、侧方指膜、小鱼际肌向小指近侧指间关节移行的尺侧腱膜及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处骨化的腱膜。结果术后14侧切口Ⅰ期愈合;1侧皮肤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1.6年,小指能完全伸直,皮肤无挛缩,手指屈伸活动基本正常,术后无其他并发症,无1例复发。结论小指掌腱膜切除的同时,应将受累指的中央索、螺旋索、侧方指膜、小鱼际肌向小指近侧指间关节移行的尺侧腱膜及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处骨化的腱膜一并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方法的改进,分析其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患者9例11侧,对传统的治疗方法加以改进,以游离植皮的理念处理掌侧皮瓣.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下血肿、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6个月,平均3.3个月,无一例复发.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手运动功能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中以游离植皮的理念处理掌侧皮肤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改变与疗效之间的的关系,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6例掌腱膜空症患者共29只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只手单纯作滨腱膜切除术,17只手行掌腱切除+受累皮肤切除术,对其疗效进行平均4.6年的随访;并对24例滨腱膜标本作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所有行免疫组化检测的病变掌腱膜标本中均有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单纯掌腱膜切除组的术后复发率为58.33%,掌腱膜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一叶全切加对侧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的可行性。方法 将 12 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分为两组 :甲组 67例 (其中 13例有甲状腺结节 )作甲状腺一叶全切加对侧大部切除术 ;乙组 5 4例作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为 (12 8±16)min ,乙组 (174± 2 3 )min(P <0 .0 1) ;术中出血量甲组为 (74± 14 )ml ,乙组 (12 7± 2 3 )ml(P <0 .0 1)。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所有患者均治愈。两组患者全部获随访 15~61个月 ,均治愈 ,随访期间无甲亢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结论 治疗甲亢采用甲状腺一叶切除加对侧大部切除术优于双侧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严重腕管综合征腕管松解与一期拇指对掌功能重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观察重度腕管综合征伴拇对掌功能障碍者,在腕管松解的同时行掌长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的手术疗效。方法1995~2 0 0 1年,对严格选择的重度腕管综合征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者9例,采用在腕管切开、神经松解的同时,行掌长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术中将掌长肌腱游离至腕部附着处后用掌腱膜延长,在掌根部沿拇短展肌表面作皮下隧道,使掌长肌与拇短展肌成13 5°,将掌长肌止点缝合在拇指掌指关节的背桡侧。结果术后随访3~7个月,7例患者手麻症状全部消失,拇指对掌功能完全正常;2例患者拇指桡侧尚有轻度感觉减退,拇指对掌轻度受限,但拇指指尖可与小指指尖相对。结论腕管松解同时行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手术,手术简便,拇指对掌功能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掌腱膜挛缩症5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讨论掌腱膜挛缩症的病因,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经手术治疗的掌腱膜挛缩症50例78只手。其中包括取掌腱膜作病理检查的11例。行掌腱膜大部切除、手掌及手指挛缩皮肤“Z”成形术63只手,掌腱膜及受累皮肤一并切除后行游离植皮术15只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4年,见挛缩解除,疗效肯定,无1例复发。14只手产生并发症如神经损伤、皮下血肿、皮片成活不良及伤口Ⅱ期愈合等占17.8%。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为致密结缔组织增生。结论掌腱膜挛缩症国人报道较少,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居多,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屈曲挛缩已形成功能障碍时即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掌腱膜挛缩症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掌腱膜进行性屈曲挛缩,局部可触及串珠状、条索状结节[1].2005至2010年,我院共收治1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及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均为男性;年龄42~82岁,平均60岁.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我院收治了 85例因溃疡病急性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而行胃大部切除的病人 ,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后 ,采用十二指肠后壁矩形瓣封闭十二指肠残端 10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 4( 2 8~ 68)岁。溃疡病史 2~ 12年。 9例十二指肠前壁穿孔 ,1例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出血。1.2 手术方式10例病人均采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其中 8例病人溃疡完全切除 :十二指肠前壁沿溃疡远侧边缘切除 ,后壁预留肠壁矩…  相似文献   

12.
尺神经损伤晚期所引起的功能障碍 ,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很多。 1997年起 ,我科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固定于环、小指近节指骨桡侧治疗 2 5例 ,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治疗 :本组共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10~ 48岁。低位尺神经麻痹 17例 ,高位尺神经麻痹 8例。症状与体征 :2 5例均有手尺侧 1个半手指刺痛觉严重障碍 ,及不同程度的环、小指爪形畸形及分、并指功能障碍。2 .手术方法 :(1)肌腱的切取 :在适当麻醉下 ,于患手示指掌指关节背侧作纵向弧形切口 ,找出示指固有伸肌腱 ,于指背腱膜止点处切断。再在腕背部沿腕…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79~ 1999年间 ,以中药粘连松解汤为主 ,配合胃肠减压、补液等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0 86例 ,收到良好效果。我们体会该汤剂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 86 0例 ,女 2 2 6例。年龄 8~ 82岁 ,平均 49岁。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占 2 4%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占 7% ,脾切除术占 5 % ,小肠切除术占 2 8% ,大肠手术占 6 % ,阑尾手术占 2 1% ,卵巢、子宫切除术占 6 % ,腹部多脏器损伤及原发性腹膜炎手术占 3 %。病史最短 15d ,最长 15年 ,平均 4年。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鼻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掌腱膜挛缩症中手指屈曲畸形矫治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 本组患者1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8岁.均有掌腱膜挛缩症,伴小指屈曲挛缩8侧,伴环小指屈曲挛缩8侧,伴中环指屈曲挛缩1侧,伴环指屈曲挛缩2侧,共19侧.沿掌腱膜挛缩索带纵轴设计锯齿状切口,彻底切除病变的挛缩腱膜组织及其附近5 mm范围的腱膜组织.然后稍加外力松解指关节周围的挛缩组织,使手指恢复伸直位.术后2周给予手指伸直位石膏托制动.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锯齿形皮瓣均存活,未见神经肌腱损伤并发症.手掌部皮瓣尖角出现血运障碍2例,经换药后完全愈合.未见手指屈曲挛缩复发,手指屈伸活动度恢复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锯齿状切口,应注意保护皮瓣血运和指神经血管束,彻底切除松解病变的腱膜组织,可有效矫正掌腱膜挛缩引起的手指屈曲畸形,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部机器压伤后第2~5指掌指关节僵硬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7例第2~5指掌指关节僵硬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18~56岁,平均32岁。优势手5例,非优势手2例。7例均为机器压伤,6例为伴多发掌骨骨折或脱位术后;1例为手掌中远段平面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3~15个月。患手夹纸试验均呈阳性;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先物理治疗软化手部瘢痕1个月,再采用一期掌指关节松解术及蚓状肌功能重建术治疗,外固定6周后行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手掌指关节屈伸活动稳定,无伸肌腱侧方滑脱,手指抓、握功能接近正常。术后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手指掌指关节伸直0°,主动屈曲67~90°。优势手握力达健侧的86.70%,非优势手达健侧的66.70%;优势手拇指捏力达健侧的83.52%,非优势手达健侧的61.30%。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全指关节活动度(TAM)系统评定:获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对于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患者,给予瘢痕软化后一期行掌指关节松解术及蚓状肌功能重建术,可恢复掌指关节功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0年12月~2003年4月共收治17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现对各期手术的疗效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7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男15人,女2人,男女比例为7.5:1;年龄在45岁~73岁,平均为63岁。其中单手发病15例,双手同时发病2例。双手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掌骨截骨、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铲状手畸形患儿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35个月,平均17.5个月。患儿均表现为手指完全并指的"平板样"畸形,患手较健侧短小;所有对侧手均无异常,均未合并胸部、头颅、面部畸形。手术均采用掌骨截骨、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并通过掌背矩形瓣重建虎口、多边形皮瓣旋转重建拇指指蹼及拇示指甲侧襞,拇指尺背侧及示指桡侧近节通过植皮修复。术后采用手功能评定专用游标卡尺测量患手虎口距离,拇指功能采取改良Tada评分评价。结果 8例患儿对掌功能重建与虎口成形均一期完成,术后拇指尺背侧及示指桡侧植皮均成活。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6.1个月。术后无皮瓣坏死、拇指侧偏、虎口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虎口区皮肤颜色与健侧无明显区别;患手虎口开大距离3.5~5.0 cm,平均4.2 cm;术后拇指功能采用改良Tada评分,获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术后拇指均可主动行抓握、对捏等动作,对掌功能良好。结论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术后手部功能改善良好,皮瓣设计合理能有效覆盖重要区域,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掌腱膜挛缩症是以掌腱膜增生、收缩引起手指屈曲挛缩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进行性疾病,病因不清,治疗现多倾向于局限性切除即部分切除术为最常用。自1994年8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1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治疗风吹手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风吹手畸形。方法对26例风吹手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一期手术应对拇指的屈曲及内收畸形,使用Z字成形或皮瓣移植的方法开放指蹼,切断拇收肌,重建拇指外展功能。二期手术解决2—5指在掌指关节处的尺偏畸形,使用中小指的指浅屈肌腱移位方法;三期手术治疗解决手掌及手指屈曲的问题,以及屈曲纠正后造成的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随访6~48月。26例患者中有15例拇指指蹼开大效果满意,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比较满意;12例患者2—5指的尺偏畸形得到良好的纠正;7例术后效果不满意;术后手掌及手指挛缩屈曲者有5例。结论分期手术治疗以及系统的术后康复治疗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 1979年 12月~ 1999年 12月经外科治疗甲状腺癌 5 36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仅就其手术方式的选择问题提出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甲状腺癌患者 5 36例 ,男 84例 ,女 4 5 2例 ;年龄 15~ 82岁 ,平均 4 5 5岁。1 2 手术方式 腺叶加峡部切除 2 36例 ,补加对侧叶大部切除 30例 ;全甲状腺切除 4例 ;姑息性次全或单纯峡部切除 14例 ;经典式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6 8例 ;保留三大件 (颈内静脉、副神经、胸锁乳突肌 )改良式甲状腺癌根治术 84例 (其中选择性颈清术10 4例 )。1 3 病理结果 乳头状癌 374例 ,滤泡状癌 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