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雾滴感应荷电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琳  李林  孟凡腾  邓贞蕾  董勇  马春元 《煤炭学报》2012,37(8):1390-1395
为揭示各因素对雾滴荷电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与荷电效果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雾化参数下,采用网状目标法系统地研究了荷电电压 U 、电极环直径 D 以及极间距 L 对雾滴荷电效果的影响,并通过SPSS分析了这3种影响因素与雾滴荷电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感应荷电条件下,雾滴的荷质比随电压升高、电极环直径与极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各影响因素与雾滴荷质比之间基本上均成线性关系;荷电电压与极间距对雾滴的荷电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电极环直径的影响相对较弱;各因素对雾滴荷电效果的影响顺序为:极间距>荷电电压>电极环直径。最后,建立了各因素影响雾滴荷电效果的统一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2.
王峰  陈宜华  陈刚刚  陈颂  赵坤 《现代矿业》2018,34(9):121-124
针对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效率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对过滤风速、电极是否荷电、不同型式的电极、喷雾水量、粉尘粒径等条件的改变,得到了在各个试验条件下的除尘效率与喷雾水量、过滤风量、荷质比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同等工况条件,大多数情况下荷电的水雾比不荷电的水雾的除尘效率要提高0.8~2.7个百分点;在用两种极板分别试验时,不同工况下板状电极要比环状电极的除尘效率高一些;荷电水雾对微细粉尘的去除效率比不荷电的更好,但当粉尘粒径逐渐增加到10 μm时,荷电水雾与不荷电水雾的去除效率基本一致;在板状电极试验中,随着风速增加,荷电水雾与不荷电水雾除尘效率之差也逐渐增大;在环状电极试验中,则相反。   相似文献   

3.
荷电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明高  梁栋林  徐永亮  郑凯  纪文涛 《煤炭学报》2014,39(11):2232-2238
为了研究荷电细水雾对瓦斯爆炸的抑制效果以及抑爆机理,根据静电感应原理,自行设计了小尺寸的荷电细水雾发生装置,并开展了荷电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实验分析了在不同荷电极性、荷电电压以及雾通量下,荷电细水雾对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细水雾较普通细水雾能更有效地降低瓦斯爆炸压力峰值以及火焰传播速度,且随着荷电电压的增大,荷电细水雾的抑爆效果显著增强。同时荷负电荷的细水雾较荷正电荷的细水雾抑爆效果更好。当荷电电压为8 k V时,荷电细水雾使瓦斯爆炸压力峰值下降64.7%,升压速率下降33.03%,火焰传播速度下降34.9%。  相似文献   

4.
选煤厂荷电水雾除尘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荷电水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选煤厂粉尘污染的实际情况,在粉尘产生源头-给煤机处进行除尘系统设计,建立选煤厂荷电水雾除尘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雾滴直径、粉尘直径、雾滴荷质比对除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优化求解可以进行选煤厂除尘系统的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5.
荷电水雾振弦除尘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技术是将液滴荷电技术与振弦栅除尘技术相结合 ,以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 ,特别是对微细粉尘的高效捕集。其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费用低 ,是一种高效除尘技术。通过对环形电极的水雾荷电规律以及不同风速条件下水雾荷电前与荷电后的除尘效率的试验研究表明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可达99 5 %  相似文献   

6.
陈宜华 《现代矿业》2013,29(8):105-106,111
从水雾荷电、水雾粒捕尘机理作用的理论分析,对水雾荷电方式、荷电量(平均荷质比)、荷电水雾除尘效率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水雾带上一定的电荷和电量,与含尘空气中粉尘粒子混合接触,通过静电效应提高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7.
荷电水雾对呼吸尘的捕集机理及捕集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荷电水雾对呼吸尘的捕集机理及捕集效率的实验室试验结果。实验表明,荷电水雾对呼吸尘的捕尘效果很明显,而水雾荷值比是影响荷电水雾对呼吸尘捕集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个粉尘颗粒主动荷电的经典理论,建立粉尘颗粒群主动荷电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了粉尘直径、荷电电压与粉尘荷质比的关系.采用自行研制的粉尘主动荷电与荷电量测量装置,对不同直径粉尘在不同荷电电压下的荷质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粉尘颗粒直径为10~75μm内,粉尘颗粒群的荷质比隨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下降,隨着荷电电压的增...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摩擦电选分选钛铁矿的可行性,对比了钛铁矿及长石、石英、云母等脉石矿物与不同材质进行摩擦后的荷电特性。结果表明,以PVC作为摩擦介质时,钛铁矿与脉石矿物荷电的极性相反,且钛铁矿荷电量最高,荷质比可达4 nC/g。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粒级矿物颗粒进行了荷电效果比较,确定物料的最佳分选粒级为0.074~0.125mm。采用实验室锯齿形摩擦电选系统对粒度为0.074~0.125 mm的钛铁矿与长石、石英、云母脉石矿物组成的混合物料进行摩擦电选试验,考察分选电压、给料速度和风量对分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的分选效率随着分选电压、给料速度和风量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分选电压为20 kV、给料速度为4.7 g/s、风量为80 m3/h时,钛铁矿分选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针管-环状电极配置的射流荷电雾化系统对水煤浆荷电射流的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试荷电射流的分叉点位置、分叉射流的张角以及射流雾化滴径大小,探讨和分析了雾化操作参数和黏度特性对水煤浆荷电射流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荷电射流处于不同的不稳定性模式下,雾滴直径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通过荷电显著提高水煤浆射流的雾化质量;荷电射流表现出的不稳定模式与低黏度流体有所不同,黏度对水煤浆荷电射流的不稳定性影响显著;雾滴直径分布在锥射流和多股震荡射流模式下分别呈现单峰及双峰两种典型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