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明  赵建玲  薛军  王玮  朱娜 《山东医药》2009,49(49):78-79
目的探讨Ki-67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对42例Ⅱa~Ⅲ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2周期,化疗前(粗针穿刺)、化疔后(手术切除标本)获取乳腺癌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表达。结果Ki-67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71.9%,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28.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Ki-67阳性表达率61.9%(26/42),化疗后为35.7%(15/42)(P〈0.05)。结论Ki-67表达水平是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阴性者对TE方案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p53、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7例TNBC组织中p53、Ki-67、EGFR的表达,分析其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织为对照。结果TNBC组织中p53、Ki-67、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7%、94.2%、65.0%,均明显高于N-TNBC的43.6%、90.7%、48.1%(P均〈0.05);p53、Ki-67、EGFR阳性表达与TNBC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和绝经状态无关(P〉0.05)。术后3a生存的TNBC患者,其癌组织中p53、Ki-67、EGFR阳性表达率为53.8%、94.1%、61.0%,术后生存5a者分别为51.8%、92.7%、56.9%,均高于术后生存3、5a的N-TNBC患者(P均〈0.05)。结论TNBC组织中p53、Ki-67、EGFR的表达均上调,其可作为TNBC的重要的预后指标,其中EGFR还可以作为靶向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6%、78.24%、43.53%、62.35%、62.35%。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Ki-67、Pgp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opoⅡ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CerbB-2、TopoⅡ呈明显正相关(r=0.176、0.355,P均〈0.05),Pgp阳性表达与TopoⅡ呈正相关(r=0.16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均有较高表达;除GST-π外,均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是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与56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分析nm23蛋白与PS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ER表达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6.19%(48/63),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相关(P均〈0.05)。PS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67%(42/63),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相关。nm23蛋白和PS2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nm23蛋白与PS2蛋白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nm23蛋白、PS2蛋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C-erbB-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7例C-erbB-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53和Ki-67。结果显示,p53阳性表达率为40.35%,其表达与癌组织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有关。Ki-67阳性表达率为70.18%,其表达与癌组织大小及ER、PR表达情况有关。认为p53和Ki-67也可作为C—erbB-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孙旭凌  黄桂林 《山东医药》2011,51(34):35-36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Ki-67、细胞角蛋白34βE12(CK34βE1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3例IDC组织(观察组)及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中的Ki-67、CK34βE12。结果观察组Ki-67、CK34βE12阳性率为68.0%(104/153)、41.2%(63/153),对照组分别为0、73.3%(22/30),两组比较,P均〈0.05。Ki-67表达与IDC的组织分级、pTNM分期、C-erbB-2、ER、PR有关(P均〈0.05),CK34βE12表达与IDC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C—erbB-2、ER、PR有关(P均〈0.05);IDC组织中Ki-67、CK34βE12表达呈负相关(r=-0.223,P〈0.01)。结论IDC组织中Ki-67高表达、CK34βE12低表达,二者可能在ID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洪伟  刘兰 《山东医药》2011,51(50):52-53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肿瘤增殖相关基因(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IDC组织中的BRCA1、Ki-67蛋白。结果IDC组织中BRCA1蛋白阳性19例(41.3%),Ki-67蛋白阳性34例(74.9%);BRCA1、Ki-67蛋白表达与IDC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IDC组织中BRCA1、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7,P〈0.01)。结论IDC组织中BRCA1低表达、Ki-67高表达,二者在ID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x和Ki-67抗原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56例、甲状腺腺瘤13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技术,观察bax、Ki-67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组织中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61.54%和28.57%,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3.08%和69.64%,甲状腺癌bax表达降低、Ki-67表达增高(P〈0.05)。甲状腺癌bax表达与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i-67的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bax和Ki-67表达异常对预测甲状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祁昔琴  徐辉  朱伦 《山东医药》2011,51(44):52-54,F0003
目的探讨Moesin、Radixin及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I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oesin、Radixin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染色结果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oesin、Radixin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oesin和Radixi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Moesin和Radix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二者的表达与Ki-67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oesin、Radixin和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三者均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样癌的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浩  李兴东  王梅先  金锋 《山东医药》2009,49(24):64-65
目的探讨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家族性乳腺癌及非家族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ER、C—erbB-2的表达。结果BRCA1蛋白在家族性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P〈0.05);BRCA1阳性表达与ER的阳性表达负相关(P〈0.05),与C-erbB-2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BRCA1异常表达的患者,其ER的表达阴性居多,而与C-erbB-2蛋白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吴琍  田亮 《山东医药》2009,49(38):85-86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EGFR、Ki-67和MMP-9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乳腺癌组织中的EGFR、Ki-67和MMP-9。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GFR、Ki-67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48.4%和64.5%。EGFR、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和5 a生存率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MMP-9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和5 a生存率有关(P〈0.01),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GFR、Ki-67、MMP-9均有表达。三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EC)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良性子宫肌瘤组织、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42例Ec组织中的TFF3、ER和PR,分析TFF3、ER、PR表达与E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TFF3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45.0%,EC组织中为66.7%,不同组织间比较P均〈0.01;TFF3蛋白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ER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70.O%,EC组织中为54.8%,不同组织间比较P均〈0.05;ER阳性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无关。PR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7%,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75.0%,EC组织中为59.5%,不同组织间比较P〉0.05;PR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无关。Ec组织中TFF3表达与ER、PR均呈正相关(r=0.002、0.004,P均〈0.01)。结论Ec组织中TFF3表达明显升高,ER表达明显下降;TFF3、ER、PR对E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K1和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L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16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乳腺增生组织中PLK1、PCNA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LK1、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18/32)、71.9%(23/32),PLK1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肿瘤分期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等因素无关(P均〉0.05),与肿瘤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有关(P均〈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ER表达有关(P均〈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PR及HER-2表达等因素无关(P均〉0.05)。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PLK1、PCNA表达均为阴性或弱表达。结论 PLK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一定肿瘤特异性,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137例大肠癌及其邻近正常黏膜组织中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l和核抗原-67(Ki-67)。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13、0.367、0.348,P均〈0.05)。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45、-0.269、-0.348,P均〈0.01)。大肠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218、0.172,P〈0.05)。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与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235,P〈0.01);CycHn E和Ki-67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243,P〈0.01);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与Ki-67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72,P〈0.01)。认为Cyclin E和p27kipl是大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正、负性因子,联合检测Cyclin E、p27kipl和Ki-67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肺癌组织中GST-π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GST-π的表达在肺癌组织中和良性肺组织具有显著差异(P〈0.05),GST-π表达与肺癌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化疗疗效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在肺腺癌中阳性率的表达较鳞癌高(P〈0.05),分化程度越高,表达越低(P〈0.05),GST-π阴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而与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GST-π阳性表达对指导临床NSCLC化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封琳  靳丹  刘建民 《山东医药》2009,49(6):67-68
目的检测胆囊癌组织中Ki-67、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胆囊癌组织中的Ki-67、p53。结果42例胆囊癌中Ki-67、p53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38.1%。二者表达与胆囊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Ki-67、p53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可作为判定胆囊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份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良性组织、23份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zrin蛋白、Ki-67蛋白表达,分析Ezr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zrin、Ki-67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有关(P均〈0.01);Ezrin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r=0.317)。结论Ezrin蛋白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为结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yclin D1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Cyclin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组织CyclinD1阳性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1)。认为CyclinD1表达降低与乳腺癌密切相关,ER阳性乳腺癌组织CyclinD1阳性可能与良好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在60例宫颈癌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宫颈癌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10%,P〈0.001;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SUF-vivin阳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期、3a生存率均小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可成为评判宫颈癌诊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杨玉华  吕小梅 《山东医药》2010,50(47):15-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与相关受体表达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86份乳腺癌组织及40份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p53基因表达,分析各指标之间及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29.1%、27.5%;15例ER、PR、HER2均为阴性表达者(三阴乳腺癌),p16基因甲基化率为86.67%(13/16),非三阴乳腺癌71例,p16基因甲基化率为16.9%(12/71),P〈0.01。p16基因甲基化与ER、P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25、-0.512,P均〈0.05),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与p53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甲基化是乳腺癌中常见的分子改变,其与ER、PR、HER2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