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镇万雄主任医师巧用中医治疗AS 40余年,分期论治,辨证治疗,显著提高了A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镇万雄主任医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治疗风湿类疾病。他根据《黄帝内经》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虚弱,致使营卫不足,是风湿病的主要病因。肾气不足,也是风寒湿邪客于关节的重要原因。他运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肾同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风湿病是以关节及组成关节的骨、肌肉、肌腱、韧带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是风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刀疗法是近年来针灸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治法,风湿病所致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给针刀疗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针刀疗法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戴文娟 《光明中医》2010,(9):1748-1748
<正>[本刊讯]日前,由湖北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承办的全国有毒中药治疗风湿病高峰论坛暨全国有毒中药治疗风湿病研究进展学习班在咸宁举办。该院院长镇水清等讲解的镇氏五代人百余年使用"马钱子"的  相似文献   

5.
风湿病治疗时间较长,但需住院治疗的毕竟是少数。因此,该类疾病患者要学会自我保健。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休息与运动风湿病患者既要休息,以利于关节炎症的消退和减轻关节的破坏,又要运动,以保持关节功能。风湿病急性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除湿祛风汤治疗关节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50例关节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活血益气除湿祛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很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活血益气除湿祛风汤治疗关节风湿病患者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为炎症性关节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由免疫遗传与生物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强直而导致残疾。苏晓主任医师为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免疫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推动风湿病事业贡献奖等。从事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在中医药治疗A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苏晓主任治疗AS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光星 《国医论坛》2012,27(2):42-44
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的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目前风湿病已达数百种。  相似文献   

9.
德国医生最近成功地使用从风湿病患者血液中提取的抗炎外来体微粒治疗重度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免疫系统借助这种外来体重新学习区分自体细胞与异体细胞。他们在风湿病研究中观察到,这种血液细胞注入风湿病患者的一处关节后,病人身体另一侧关节的炎症也得到了好  相似文献   

10.
<正>镇万雄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技,精研岐黄之术,从事风湿病治疗40余年,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现年届六旬,每年仍接诊风湿病患者上万人次。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撷取老师治疗风湿病长期发热验案数则,以总结和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并以口眼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风湿免疫病。本文总结苏励教授多年采用中医诊治干燥综合症经验,为临床诊疗此病提供参考。方法在临床随诊,搜集相应典型医案等方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归纳苏励教授对于干燥综合症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结果苏励教授认为本病由于脏腑失调,津液亏虚而成,故在治疗上采用养阴清热生津之法,同时兼顾他脏以及变证。结论苏励教授根据干燥综合症的发病特点而用养阴清热生津法施治,取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害,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中药单体、单味药、中药复方和中医外治法,其具有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势。通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卫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研究表明它与现代免疫学和风湿病的发病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论述风湿性疾病早期都有风寒湿等邪气作用于卫气而使卫气异常的临床表现和临床中应用调护卫气的方剂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说明卫气的调护对风湿性疾病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要重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温阳通脉治痹汤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择2011年06月至2013年0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通过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比较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好,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同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脉治痹汤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经络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倩  方勇飞  王博  万萍 《中国针灸》2008,28(10):761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居风湿病第3位。它以患者全身的肌肉疼痛为特征性表现,同时伴有精神、神经症状,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从经络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定位对应所属经络进行综合辨证,提出FS可能与阳经的气化不利有关,并以此指导治疗,试图探求更好的物理学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一种关节红肿、剧痛难忍的常见风湿病,其与嘌呤代谢障碍密切相关,临床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导致痛风性肾损害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多采取分期治疗,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缓解期则以药物控制血尿酸为主.朱跃兰教授临证擅治痛风性关节炎,在反复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24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华法林用量、PT及IN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室性频发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且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风心病瓣膜术后患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报道较少,康复风险较高。本文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I期心脏康复治疗报道,分析风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必要性及优点,为临床心脏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郑钦安“万病一气说”为指导,在整体把握“三焦气化”与“伏邪”致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三焦瘀滞、邪气伏藏”是风湿病发生的病机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该类疾病反复发作、治愈难、预后差的重要原因。结合临床应用对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奠定基础。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纳入35项RCTs,3314例患者,涉及41个疗效评价指标,分属于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七大指标域,其中理化检查(56.91%)和症状/体征(29.27%)类指标应用较多。单项研究使用的指标数量为1~15个,平均4个。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指标测量时点:总有效率报告了5个测量时点(范围14 d~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报告了8个测量时点(范围5 d~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报告了6个测量时点(范围5 d~6个月);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报告的测量时点都在治疗28 d后。目前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指标存在数量差异性大、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不清、"替代指标"选择不合理、远期预后指标关注不足、安全性指标较为欠缺、复合指标应用欠规范、测量时间跨度大、缺乏中医药特色等问题,亟需开展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核心指标集的建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