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立法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公益性建设项目会不断涌现。我国现行建设法规尤其是拆迁法规体系在公益性建设项目领域存在着立法上的空白,无法支持和保障公益性建设项目中拆迁工作的正常开展。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行为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我国应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拆迁行为作出特别立法规范。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拆迁立法是创设性立法事项、地方性立法事项,其立法形式应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宜。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立法具有时效性要求高,操作性强的特点,因而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立法应形成以地方性法规为基础,政府规章为主体,政府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立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一些缺陷,表现在立法层级、拆迁目的、法规内容、权利救济四个方面.重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需要从改变立法观念,提高立法层级,完善立法内容,明确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必然面对房屋拆迁,而在拆迁过程中,暴露出了众多问题.立法应当从土地征用审批、拆迁人资格认定、拆迁审批程序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切实有效的保护被拆迁人在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及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各个国家的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立法规定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中美两国宪法及普通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立法规定的比较研究,以发现我国这方面立法上的不足,并借鉴美国的立法规定,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许多城市展开了大规模的房屋拆迁运动.旧房屋的拆迁重建提高了公共设施的质量,能够有效地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商业企业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但是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暴力拆迁、拆迁补偿标准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矛盾将愈加尖锐,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法律方面思考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问题,以及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因房屋拆迁引发了大量的争议纠纷,而立法上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合法性条件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问题尚无明确或具体的规定,因此,理论上对房屋拆迁行为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城市房屋拆迁行为从总体上说应是一种公用征收行为,拆迁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拆迁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被拆迁人因为房屋拆迁所受到的财产损失应当得到完全和充分补偿以体现公用征收制度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公益性城市房屋拆迁的前提条件,何为“公共利益”我国尚无明确的法律界定,从而导致公共利益被滥用,许多商业性房屋拆迁被冠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从而酿成许多悲剧。文章从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立法现状与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护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城市私房拆迁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也是最易产生剧烈冲突的领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与拆迁立法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论述两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并就拆迁立法提出建议,以完善拆迁立法,平衡在拆迁中涉及到的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按照行政权理论,房屋拆迁行政裁量权从性质上属于侵益性行为,法律应当将其设计为羁束行为,或者是羁束裁量行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其设计为自由裁量行为,将房屋拆迁个别案件的判断和处理授权给行政部门,期待行政主体以其自身的责任进行政策性应对或自由判断,其局限性与危险性在于其容易被滥用。应当从立法上确立拆迁权行使的正当性标准,并将其纳入司法审查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关系到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重要体现。但现实中拆迁时各方的利益博弈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被拆迁人利益经常受到侵害。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重构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的立法理念;厘清政府在房屋拆迁中的职能定位,退出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控制政府权利的滥用以及加强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主体急剧扩容,地方立法重复现象猛增。在新形势下,地方立法重复不应只包括了对上位法内容的重复,对同类地方性法规内容的重复也应归属于其范畴。这样一来,对地方立法重复的宽容度相应地应有所提升。故而,辩证地看待地方立法重复至关重要。地方立法重复虽然备受诟病,但却无法避免。对地方立法重复进行限制或是宽容,实质上应取决于立法主体的主观态度。地方立法重复以立法主体的主观态度为标准可分为两类,即惰性的地方立法重复和积极的地方立法重复。为有效规制地方立法重复,应该防止惰性的地方立法重复、包容积极的地方立法重复。  相似文献   

12.
立法的民主性是指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过程以及立法机关的立法场所(议会)向社会公众开放,立法活动让人民直接参与以及立法平等地保护社会成员权益的品性和特征。立法民主性主要体现在立法的公开开放性、民主参与性以及立法平等性等。立法的民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不断探索和认真总结地方立法工作的经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立法实践,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才能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省的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行政立法评估是我国改善行政立法质量的重要制度。评估是事实认定与价值判断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主体制度的完善对立法评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地实践中对立法评估主体的规定各不相同,且各主体权利、义务也未得到明确和保障,因此不利于我国行政立法评估制度目的的实现。只有明确各主体地位及其在评估程序中的权利、义务,才能体现该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并促进我国行政立法评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立法的主要问题及其反思——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立法在我国法治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权力机关缺乏必要权威、政治生活中的行政主导模式以及公众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自觉等因素,地方立法存在僭越中央专属立法权、地方立法权限范围模糊、地方立法主体之间立法权限不明、地方权力机关立法主导丧失等问题。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应最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的法律不太完备 ,其中有关行政立法的程序方面的法律条文的制订尤其欠缺 ,发挥行政立法的程序价值显得非常迫切 ,如通过参与性价值可以提高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通过选择性价值体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限制行政机关恣意 ;通过制约性价值达到对行政机关的最终监督。实现行政立法的程序价值的途径在于 ,积极地实现参与性价值 ,灵活地实现选择性价值和强制地实现制约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授权立法在当代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在实践上也大量采用授权立法 ,但是这项制度在我国一直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立法法》出台以后 ,确认了一些授权立法的具体规则 ,然而作为一项制度 ,授权立法在我国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探讨我国授权立法的现状 ,《立法法》中确认的授权立法规则 ,以及我国授权立法制度的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立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逻辑起点,法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水平和成效。立法辩论制度作为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立法原则。律师参与立法辩论,有其职业特殊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立法辩论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立法程序,探索地方立法途径,特别是对于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规范立法活动的重要的宪法性法律,其编纂和颁布为立法法治奠定了基础,为将国家立法活动纳入法的轨道提供了先决条件。立法法编纂的背景及其历史动因在于提升立法法规范地位、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并适应全球化趋势。立法法编纂的成功与缺失同样明显,《立法法》颁布本身即为立法法编纂的最大成功;立法法制度与司法的协调性欠缺、立法法与宪法和相关组织法等法律渊源的协调性欠缺为其主要缺失。立法法编纂技术以及成文法自身的滞后性局限是《立法法》存在质量问题而受到批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迅猛成长的电子商务在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传统法律规范提出了重大挑战.我国现行法律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急需作出相应调整以济时需.从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宏观检视、电子合同及支付的立法补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补白、电子商务管辖问题的立法进路、新兴电子商务犯罪的立法应对等方面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问题展开实证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