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突触效能和突触AMPA受体亚基Glu R1含量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浊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7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肾化浊方组,每组各20只,同时选取同月龄抵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小鼠)20只作为对照组。益肾化浊方组小鼠每日按6.24 g/kg的剂量予益肾化浊方水煎液灌胃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各组小鼠连续灌胃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突触后膜上Glu R1的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浊方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浊方组小鼠神经元细胞核呈椭圆形,核膜尚清晰完整,染色质细腻,核仁明显,细胞器病变改善;突触前膜、后膜结构尚清晰可见,突触间隙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的Glu R1含量丰富,模型组含量极少,益肾化浊方组含量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益肾化浊方可通过促进AMPA受体亚基Glu R1的表达,调控神经元细胞"胞吐-内化"过程,有效保护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完整性,改善SAMP8小鼠突触传递效能,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焦针法对痴呆小鼠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非穴组、穴位组)和10只SAMR1小鼠(正常对照组)。持续治疗30日后,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小鼠大脑皮质顶叶和海马CA1区进行观察。[结果]R1组皮质顶叶和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正常;SAMP8模型组小鼠神经元部分线粒体肿大、部分变性、部分脂肪化和坏死;SAMP8三焦针刺组线粒体肿大减少,少数线粒体变性,脂肪化和坏死;非经穴针刺组线粒体少数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三焦针法能有效改善SAMP8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原线粒体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调控NLRC5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SAMP8脑内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7月龄雄性快速老化鼠SAMP8及其同源正常对照小鼠SAMR1分为SAMR1组、SAMP8组和SAMP8针刺组。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采用“调神益智”针法进行治疗,取穴为水沟、内关和三阴交;针刺每日1次,持续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内p65、NF-κB抑制蛋白激酶(IκK)、NLRC5 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海马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SAMR1组比较,SAMP8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表现为在隐蔽及反向平台实验中逃避潜伏期较长(P<0.05);搜索平台所用策略较为僵化;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首次穿越原平台时间明显较长,穿越原平台次数较少,中环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较小(P<0.05)。脑内p-IκK、p-p65 mRNA及蛋白表达上升,而NLRC5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海马内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在隐蔽平台及反向平台实验中逃避潜伏期较SAMP8组明显缩短(P<0.05),且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首次穿越原平台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中环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明显改善(P<0.05)。针刺能明显下调SAMP8脑内p-IκK、p-p65 mRNA及蛋白表达,而提高NLRC5 mRNA及蛋白表达。针刺能够降低SAMP8海马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特别是IL-6降低明显。[结论]SAMP8鼠脑内存在炎症反应激活现象,针刺通过提高NLRC5来抑制NF-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降低脑内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神经元存活微环境,进而改善SAMP8小鼠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小檗碱缓解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制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造模成功后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小檗碱,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Real time-PCR和Western bolt检测海马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糖蛋白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明显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则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高剂量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则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空白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排列均匀整齐,细胞核饱满,尼氏体染色均匀,大小均一。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减少,尼氏体固缩、深染。小檗碱高剂量组神经元恢复较好,排列较整齐,尼氏体固缩、深染明显好转。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及海马中AGEs、RAGE、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及海马中AGEs、RAGE、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小檗碱能缓解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的记忆缺陷,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宋琳  白晓蕾  朴钟源  姚丽芬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87-190,后插5-后插6
目的研究地黄饮子(DHYZ)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炎症因子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将35只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HYZ组;另以同背景同月龄的C 57 BL/6 J阴性小鼠为空白组。DHYZ给予地黄饮子相当于生药9. 75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30天后进行Mirror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后取材。HE染色法观察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 Western印迹检测法检验磷酸化NF-κB p65(pp65)的表达。结果 DHYZ降低APP/PS1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的TNF-α、IL-1β(P <0. 01)和皮层区NF-κB pp65(P <0. 01),进而改善皮层及海马CA1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增加皮层及海马区的尼氏小体数量。结论 DHYZ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抑制pp65,下调细胞炎性因子IL-1和TNF-α的释放水平,使皮层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大椎""肾俞"对3月龄及9月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时机。方法将SAMP8小鼠随机分为早期电针组(3月龄电针干预)、晚期电针组(9月龄电针干预)、模型组,以同龄正常老化SAMR1小鼠为对照组,并均于10月龄取材。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区Aβ、Tau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晚期电针组比较,早期电针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区Aβ、Tau蛋白异常表达明显减少(P0.05),突触结构较完整,数量增加。结论电针能提高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小鼠海马区Aβ、Tau蛋白的异常表达,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且其疗效早期介入优于晚期介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及脾淋巴细胞形态及数目,白介素(IL)-1β、IL-6及TNF-α在海马与脾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模型组,每组8只,另以8只SAMR1小鼠为正常组。电针组电针"百会""印堂",留针20 min/d, 1次/d,共15 d;药物组灌胃给药(盐酸多奈哌齐0.92 mg/kg)治疗,1次/天,共15 d。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称量并比较各组小鼠脾脏质量,计算脾指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及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与脾脏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与脾脏IL-1β、IL-6及TNF-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脾指数升高(P0.01),海马区神经元排列相对混乱,部分神经元呈现细胞核固缩或凋亡状态,脾脏被膜组织增厚肿胀、结构疏松,远离被膜处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增多,海马CA3区及脾脏的IL-1β、IL-6及TNF-α阳性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第5天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0.01),电针组及药物组脾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及脾淋巴细胞状态明显改善,海马与脾脏IL-1β、IL-6及TNF-α阳性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与药物组比较,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海马区IL-6、脾脏TNF-α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与脾的炎性反应状况。  相似文献   

8.
刘盼兴  高媛媛  任璐  赵丹玉  王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2):50-53,I0014,I00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内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以期为补肾活血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月龄的SAMP8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同月龄的SAMR1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按照6 g/kg补肾活血方灌胃给药,西药组给予3 mg/kg的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采用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小鼠行为学、海马区NeuN和Nest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老化SAMR1小鼠相比,模型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组织Nestin和NeuN的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予补肾活血方和盐酸多奈哌齐西药干预后,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海马组织内Nestin和NeuN的表达增多(P<0.05);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SAMP8小鼠相比,学习记忆、海马组织Nestin和NeuN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上调SAMP8快速老化小鼠海马组织Nestin和NeuN的表达,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从而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认知记忆能力,对AD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璐  第五永长  温晓强  岳涛  屈夏夏  雷筱菁  周源  刘奇 《中草药》2020,51(20):5187-5193
目的研究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人参、大补元煎、洗心汤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SAMP8)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形态功能和皮层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人参组、洗心汤组、大补元煎组,以雄性抗快速老化型(SAMR1)小鼠为对照组。除对照组和模型组ig蒸馏水外,其余各组ig药物(10 mL/kg),1次/d,连续3个月。实验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CA3区突触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CA1区神经元密度、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生物化学法检测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结果补益脾胃元气方药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平均值明显下降,在目的象限游泳时间、穿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0.01);各组小鼠Aβ阳性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0.01),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ue N)阳性细胞密度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各组小鼠Ch AT活性升高(P0.05、0.01),人参、洗心汤组小鼠ACh E活性降低(P0.05)。结论补益脾胃元气方药对SAMP8小鼠空间识别和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小鼠海马突触结构、促进海马神经元修复、降低小鼠脑内Aβ表达、调节海马胆碱能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三焦"针法延缓脑衰老的效应作出正确评价;观察"三焦"针法对SAMP10鼠海马CA1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以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SAMP10为脑衰老动物模型,观察分析"三焦"针法对该雌雄鼠甲苯胺蓝染色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针刺组神经元功能和形态好于P10组小鼠,趋向正常SAMR1小鼠水平,在神经细胞数量和细胞体积等方面有所改善。在平均尼氏体总面积、平均尼氏体积分光度、神经元丢失率、增长率等方面针刺组雄鼠与雌鼠存在差异(P0.05)。结论:"三焦"针法可以减少或延迟SAMP10小鼠神经元的丢失,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改善神经元的可塑性,针法的干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焦针法"对痴呆小鼠mPTP活性及Bcl-2蛋白的调控,以探究"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模型、以SAMR1为正常对照组,通过使用Western-blot、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TUNEL法等方法,观测各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的mPTP活性、Bcl-2蛋白含量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及"三焦针法"对其影响。结果:SAMR1组小鼠皮质与海马mPTP活性较低,而SAMP8组小鼠皮质与海马mPTP活性增强,针刺组mPTP活性较SAMP8组相比明显降低。SAMP8组与SAMR1组比较,小鼠皮质与海马线粒体Bcl-2蛋白显著下调;针刺组与SAMP8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上调。SAMP8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的细胞凋亡情况与SAMR1组相比,有明显升高趋势;针刺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细胞凋亡情况较SAMP8组相比有下降趋势。结论:"三焦针法"具有调控SAMP8小鼠mPTP活性及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Neurogenin1(ngn1)基因、GFAP和Tubul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探益肾化浊方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治疗组给予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8、5.6、11.2 g/kg,1次/日,共灌胃4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区ngn1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FAP和Tubul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ngn1基因表达下降,GFAP蛋白表达增加,Tubul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区ngn1基因表达升高,GFAP蛋白表达减少,Tubul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增加AD模型大鼠海马区ngn1基因表达,促进神经元再生,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和慢性应激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应激造模的同时西药组给予二甲双胍0.18 g/(kg·d)+氟西汀1.8 mg/(kg·d)灌胃;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20.53、10.26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灌胃28天后,检测大鼠海马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趋化因子CX3C受体1(CX3CR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 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β、TNF-α表达及其小胶质细胞Iba-1、CX3CR1、p 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大鼠海马IL-1β和TNF-α表达及其小胶质细胞Iba-1、CX3CR1、p NF-κB表达均显著下降,中药低剂量组IL-1β、TNF-α、CX3CR1和p NF-κB表达亦下降(P0.05或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CX3CR1及p NF-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海马炎症水平,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并下调CX3CR1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59-1062
目的:探讨督脉灸疗法(督灸)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CA3区HE染色的影响。方法:将4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督灸组、中药组和督灸+中药组各8只,其中督灸组采用督灸疗法,中药组给予六味地黄丸灌胃,实验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法进行行为学检测,HE染色法检测CA1、CA3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督灸组、督灸+中药组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降低(P0.05或P0.01),其中督灸组和督灸+中药组用时最短,与中药组比较(P0.05或P0.01),表明督灸疗法可提高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且疗效优于中药组;HE染色结果显示,相比正常组,模型小鼠CA1、CA3区细胞组织均有坏死损伤,相比模型组,督灸组和督灸+中药组CA1、CA3区细胞坏死数量最少,形态学改变最轻,中药组损伤较为明显,说明督灸疗法对SAMP8小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细胞损伤。结论:督灸疗法能提高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督灸能保护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和抑制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脑泰方对大鼠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炎性通路SIRT1/NF-κB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缺氧24 h、复氧2 h干预构建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将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药物血清组和加味脑泰方药物血清组,待缺氧24h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培养液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体积分数10%药物血清或空白血清,继续复氧共孵育培养2h;采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神经网络及树突、树突棘断裂或减少,细胞明显受损,且神经元内SIRT1、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药物血清组和加味脑泰方药物血清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神经网络、树突棘受损明显改善,且神经元内SIRT1、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加味脑泰方对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内炎性相关信号通路SIRT1/NF-κB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继而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对老年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炎性因子含量和海马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以青年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95%和99%正常值范围上限值为界,筛选认知障碍老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还脑益聪方大剂量(13.68g生药/kg)组、小剂量(6.84g生药/kg)组、阳性药物对照(盐酸多奈哌齐,0.45mg/kg)组和老年认知障碍大鼠(模型)组,并设立学习记忆正常的青年大鼠10只、正常老年大鼠10只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8周后,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与老年认知障碍大鼠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还脑益聪方组大鼠首次穿越中心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在中心区域的寻找平台时间显著加长(P<0.05)。同时,还脑益聪方可以显著降低认知障碍大鼠的IL-6、TNF-α水平(P<0.05,P<0.01),抑制脑组织NF-κB的表达(P<0.05,P<0.01)。结论:还脑益聪方可通过抑制老年认知障碍大鼠的海马组织NF-κB表达,降低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达到改善认知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洗心汤对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海马组织P-糖蛋白(P-gp)、大麻素受体1(CB1)和大麻素受体2(CB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洗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和洗心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另12只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0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伊文思蓝法检测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ELISA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gp、CB1、CB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组织P-gp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脑组织伊文思蓝渗出量明显增加,血清MMP9、TNF-α和NF-κB含量明显增加,海马组织P-gp、CB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B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洗心汤高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参蓉胶囊对老年痴呆(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KM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腹腔注射亚硝酸钠制备AD小鼠模型,实验分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片组,参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60 d。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细胞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CA_1区核转录因子кB p65(NF-кB p65)、核转录因子кB抑制蛋白α(IкB-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蓉胶囊能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缩短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5,P0.01);减轻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损伤,增加完整神经细胞数量(P0.05,P0.01);降低小鼠海马CA1区NF-κBp65、Caspase-3蛋白含量,增加IκB-α蛋白水平(P0.05,P0.01)。结论参蓉胶囊能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海马CA1区IκB-α蛋白含量,抑制NF-κBp65、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的电针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SAMP8)海马内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Bnip3的影响,探究以"肾脑相济"为治疗原则的电针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机制。方法:6只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18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及电针组。西药组采用美金刚灌胃,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百会""肾俞""太溪"。连续8周;运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比较海马CA1区蛋白LC3-Ⅱ及Bnip3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LC3-Ⅱ及Bni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质染色较深,呈棕褐色,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电针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的细胞质染色较浅,细胞层细胞数量多,排列整齐,神经元结构完整,胞质染色均匀,清晰。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西药组LC3-Ⅱ及Bnip3的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的电针疗法,能够通过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内线粒体自噬的发生,进而有助于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 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浊方治疗AD的作用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AD模型组、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选取左侧侧脑室注射聚集态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予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2.8,5.6,11.2 g·kg-1),每日灌胃1次,共灌胃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 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 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 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促进AD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 B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