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优化深部采区通风系统,超化煤矿依据矿井采掘规划和现有巷道布置情况,提出了新的通风方案,并经过安全技术、经济技术分析与比较,选择了更加合理的采区通风系统。在确定突出矿井采区通风系统时,应该分析其对矿井其它区域正常采掘活动的影响程度,合理的采区通风系统不仅需要满足该采区正常生产,还要保证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基于局部通风管理是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且不同地点热环境会对局部通风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针对矿井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研究两巷道热环境与风压的关系。根据矿井通风理论,水平巷道里的热环境会在巷道里形成热阻力,对风流产生节流效应;倾斜巷道的热环境产生的热风压会对巷道里的风流造成不同的影响,分析不同热风压引起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根据热环境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合理优化局部通风系统并结合矿山实际生产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林煤矿由于-200 m新水平延伸,-100 m水平以上采区开采相继结束,形成了许多废弃巷道,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通风区域多而散,致使通风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大,通风运营成本高。为了满足连续安全生产需要和节省通风费用,从简化通风系统、减少无效风量和降低通风阻力入手,采用封闭采后区域和无效巷道、缩短通风距离、减小巷道断面周长、增大巷道断面面积、增加回风巷道条数和避免巷道内风量过大,并结合改进矿井主要通风机,对东林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从而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降低了矿井通风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防治灾害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它的稳定受众多因素影响.详细分析了通风系统的特点、风流流动规律以及影响风流流动的因素,研究了巷道中阻力变化对风流稳定性的影响,并以巷道运输设备对风流影响为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运输设备前后形成一个风流高速区,运输设备后方静压为负值,变化幅度较大,运输设备周围风流稳定性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实例分析,对研究矿井通风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矿井通风稳定性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它的稳定受众多因素影响,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防治灾害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分析了通风系统的特点、风流流动规律以及影响风流流动的因素,研究了巷道中阻力变化对风流稳定性的影响,并以巷道运输设备对风流影响为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实例分析,对研究矿井通风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井通风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工按需要分配采区、矿块、工作面之间的新鲜风流。在矿井中,人工调节风量的必要性在于矿山巷道通风网路中存在并联或对角式联接,在没有人工调节吋,巷道中的风流会任意分配。有很多方法可用来解决该问题,其中最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矿井型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采用多井口入风、多风机排风的矿井愈来愈多。虽然多风机通风具有很多优点,但它存在着相互干扰,使局部巷道出现微风、无风甚至风流反向,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有的矿由于通风技术力量薄弱,怕新开风井后引起风流紊乱而不敢开。甚至新开风井后引起风流反向,管理不了,将其封闭。因此,很有必要对多风机通风的稳定性予以讨论,以扬长避短。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所谓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是指扇风机工作的稳定性和矿井通风系统中巷道风流的稳定性。这里仅对后者进行讨论,推导出通风系统中出现无风、风流反向以及风流正常的条件。下面列举两个典型的通风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夏店煤矿矿井通风阻力大和供风量小等通风系统改造难题,结合夏店煤矿生产衔接计划及长远规划,对北翼采区、三一采区、三二采区合理衔接与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了预测分析,对可能进行的北翼采区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进行了比较,利用夏店煤矿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最终的北翼采区通风系统改造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白庄煤矿因生产区域相对集中,采场接续紧张,通风路线长,深部采区巷道变形严重,矿井通风阻力较高,通风网络复杂,极易导致超通风能力生产而引发安全事故,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通风安全隐患。通过通风网络解算,优化矿井通风方案设计,确定了通风系统改造的最佳方案。通过更换通风机、扩修风道、施工并联回风井、调整通风系统等措施,大幅降低了通风阻力,提高了通风能力,满足了不同时期矿井通风需要,有效地解决了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红新  范涛  王前龙 《煤矿安全》2013,44(4):153-155
赵家寨煤矿现有5个采煤工作面、13个掘进工作面,由于生产采区布置集中,未实现矿井分区通风。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方案比较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是利用原有巷道和新设计巷道改变通风网络,进而实现矿井分区通风,该方案既解决了矿井分区通风问题,又缓解了11回风上山风速超限问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某金矿1~#、2~#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进行通风,3~#通风系统采用抽出式通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风量控制难度大、污风循环、通风短路等问题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基于上述问题,经研究提出1~#、2~#通风系统采用压入式通风,3~#通风系统仍采用抽出式通风,同时优化了相应的通风网络,调整了主风机布置的位置。基于优化后的通风网络,估算了各通风系统的矿井需风量及通风阻力,合理选择了通风设备,完善了该金矿的通风管理方案,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卢长远  刘军 《中州煤炭》2018,(10):15-18
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矿井规模日益增大,通风网络日益复杂,王庄矿老区处于残采阶段,西风井担负区域面临着系统调整。针对王庄矿西风井北翼封闭后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确保王庄矿老区通风系统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通风系统稳定及主要通风机的合理、稳定运转,对矿井进行通风技术测定,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数据库,提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这些措施对满足矿井各个时期用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快速、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保矿井通风运行安全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孟凡林 《中州煤炭》2019,(10):123-128
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煤矿安全的基础。随采矿技术的发展及生产能力的扩大,须改造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使其能与矿井发展需要相匹配。通过对新疆龟兹矿业西井基本现状分析,实地测得相关参数,应用三维建模建立了智能分析系统。并基于CFD计算模型对矿井通风风硐风阻进行模拟、利用VentAnaly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风硐阻力对地面主通风机效率影响等内容,对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得出:对龟兹西井通风系统全面普查,获得了矿井通风基础数据;通风对西井风硐模拟,得到回风斜井风硐主要通风阻力为局部阻力损失;根据矿井开采后期布置以及需风量、阻力分析,选用型号为FBCDZNo.20/2×200的主要通风机。  相似文献   

14.
阜山金矿61#矿脉井下作业采场与采空区贯通,漏风通道难以通过充填、密闭等措施加以控制,而抽出式通风系统主扇风机进风口侧均处于负压区,导致采空区漏风量大、系统有效风量利用率低。通过分析该矿山采空区漏风特点,从通风系统动态模型建立、通风网络优化、风量风压调节控制等方面对井下采空区漏风控制进行研究,运用风机调频技术远程调控增设在进风侧通风设备的运行频率,改变采空区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实现控制61#矿脉采空区漏风方向及漏风量大小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采空区漏风问题。研究表明:运用风压平衡以及远程集中控制技术可有效控制阜山金矿抽出式通风系统采空区漏风,保证井下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西石门铁矿北区回风斜井井筒坍塌,中区部分通风巷道被破坏,南区40 m至80 m中段原有的通风巷道全部被破坏,使得各采区通风效果逐渐变差。井下通风不畅,炮烟难以及时有效排出,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在科学测量铁矿现有通风系统的井下风压、风速、温度、湿度及其巷道参数的基础上,对铁矿通风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绘制了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进行通风参数的计算,确定出通风改造方案。改造方案立足于西石门铁矿目前的采矿生产和巷道布置的实际条件,同时充分考虑了深部开拓的规划,便于深部通风方案与现通风方案的衔接,涉及巷道布置、通风系统、通风设施及设备、开采技术条件、开拓开采方法等现状和矿井总体规划、开拓开采计划、接替计划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某大型露转井矿山通风系统实际风量远低于设计风量,并且崩落法开采塌陷区处漏风量达到90.69 m3/s,占全矿总风量的25.33%。为解决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多级机站技术对全矿通风系统进行合理分析和优化,增设西5回风井作为西采区回风路,将2#回风井地表2台风机更换为250 kW风机,在增加西采区回风量的同时加大矿井总风量;并对全矿范围内的塌陷区漏风点进行全面排查,利用通风构筑物封闭0 m水平管缆井、回采巷道和副井石门等多处漏风点,解决塌陷区漏风问题,有效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通过落实优化措施,矿井总风量提高至513.64 m3/s,矿井漏风率降低至5%以下的合理范围,有效提高了矿井通风能耗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旗山煤矿生产将逐步转入-850m水平以下区域为主的采区进行,矿井需风量将大幅度增加,势必会带来矿井通风阻力、井巷风阻的进一步增加;随之带来矿井回风不畅、部分地段风速高甚至超限、用风地点进回风路线变长、风网结构复杂化、风量调配困难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旗山煤矿通过对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科学合理的调整生产采掘布局,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大型复杂改扩建铁矿总风量不足、风流调控设施难以设置、受自然风压影响较大等问题,在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测定、分析基础上,从通风动力设备、通风网络、通风构筑物及通风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拟定了两个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并应用三维仿真通风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解算,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佳优化方案。通过创建与之相应的智能在线动态管理模型,此模型能实现工作面风量自行诊断、量化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随通风系统的变化自动及时进行更新,为事先预防和事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应用结果表明,风量得到了有效、合理分配,矿井总风量由286.3 m3/s增加到429.7 m3/s,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李春杰  张学博  张建卫  姜国周 《煤》2011,20(12):9-10,42
针对新登矿风量紧张、回风巷风速超限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技术测定,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分别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对满足矿井目前及今后用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快速、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为新风机的选型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