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贵州省平寨煤矿I,Ⅱ,Ⅲ煤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取煤样观测煤的破坏类型、测定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及结合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综合判断该类煤层是否具有潜在突出危险性.测试结果表明:平寨煤矿I,Ⅱ,Ⅲ煤层瓦斯压力均未超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的临界值0.74MPa,但煤层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均超过了突出的临界值42.98MJ/g.综合评定该3层煤均为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层.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地预测大湾煤矿2~#煤层的突出危险,测试了该煤层的瓦斯压力、确定了该煤层的构造煤类别并测定其他煤层突出参数。测定结果显示:该矿2~#煤层的瓦斯压力和放散初速度没有超过突出指标值,构造煤类型及f值指标处于突出指标范围内。采用单项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对该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2种预测方法都预测该煤层没有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焦殿志 《煤矿安全》2011,42(5):126-128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皖北矿区五沟矿瓦斯风氧化带的界限、构造煤发育规律,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划分。以煤层瓦斯成分和瓦斯含量为指标确定煤层瓦斯风氧化带界限,煤层底板标高-200~-330 m以浅为煤层瓦斯风氧化带;构造煤分布,区域上分区分带,层域上具有分层特征。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瓦斯含量临界值定为7 m3/t,低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8 m3/t;煤层底板等高线-450 m以浅,为低瓦斯区,矿井深部,向斜轴部,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7 m3/t,具有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郭寿松 《煤炭工程》2014,46(2):89-91
在收集整理乌兰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2号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2号瓦斯地质规律;同时,对矿井2号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预测。研究表明,断裂构造引起的构造煤变化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乌兰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焦型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问题为研究目标,针对淮北金石矿132采区3#煤层天然焦为对象,采用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法和单项指标法对其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结论表明:132采区开拓前为无突出危险区,并指出了具体区域划分范围。  相似文献   

6.
马国龙  王金宝 《煤》2013,(8):47-48,57
通过对大淑村煤矿2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特征的分析,确定了煤层瓦斯和地质构造为2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层瓦斯赋存条件,揭示了大淑村煤矿2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了2号煤层瓦斯含量、地质构造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确定了2号煤层具备突出危险性的最小瓦斯含量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为大淑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天一煤业副斜井15#煤突出危险性预测、施工及综合指标测定方法,通过对副斜井15#煤瓦斯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测试,确定15#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并对下一步掘进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红菱煤矿西三采区12#煤层瓦斯含量与埋藏深度的关系,研究了矿井地质构造、围岩岩性特征以及岩浆岩侵入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为指导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数据。结果表明,西三采区12#煤层瓦斯含量主要受埋藏深度控制,采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其对瓦斯的控制作用较弱,局部煤体受岩浆岩侵入的影响,瓦斯含量增大;西三采区整体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大,在采掘活动进行前,需要采取区域消突措施来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7,(4):93-95
根据黔金煤矿生产实际,对煤的瓦斯参数、物理力学性质、矿井生产中预测预报指标情况及瓦斯涌出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该矿首采4#煤层和9#煤层的瓦斯抽采效果和突出危险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黔金煤矿调整采掘部署首采4#煤层,对于矿井的瓦斯治理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义煤矿可栗煤层为二1煤,该煤层松软破碎、透气性差,属全层构造软煤,具有突出危险性.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超限问题严重制约着矿井安全生产.瓦斯抽采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方法,新义煤矿根据先区域后局部的原则,采取了水力冲孔、水力压裂等一系列瓦斯综合治理措施,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郭建行 《中国矿业》2014,23(5):108-112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区域瓦斯治理措施,包括必要的瓦斯抽采和煤层消突措施,能够保障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本文针对原相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区域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标煤层瓦斯赋存及运移规律,提出适合原相矿采掘抽衔接的区域防突措施,优化原始煤层瓦斯预抽参数和被保护煤层卸压瓦斯抽采参数,最终形成原相煤矿区域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消除了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性,缓解了原相煤矿采掘抽接替紧张的矛盾,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前岭煤矿地质构造复杂,岩浆侵蚀严重,已发生多次煤与瓦斯突出。为有效指导该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瓦斯治理,基于矿井地质构造和岩浆岩侵蚀情况,采用实验室测试及现场调查试验研究途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点,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岩浆岩侵蚀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上覆岩浆岩热解和变质叠加作用,煤层变质程度增大,区域瓦斯突出判定指标增加;岩浆的高温热解作用,引起了煤层的二次生烃,上覆岩浆岩岩床和向斜轴部低透气性围岩共同对瓦斯的集聚起到了良好的圈闭作用,从而造成向斜轴部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增加,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3.
立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析及防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立井揭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危险性日趋增大,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深部立井施工的当务之急.采用FLAC软件模拟计算,得出了立井工作面附近的应力分布,与现场实测煤层瓦斯参数对比分析后,得出了立井工作面附近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立井揭穿突出煤层的危险性,得到了在立井揭穿煤层过程中,穿过突出危险煤层时突出危险性最大的结论,并被几次立井煤与瓦斯突出案例所验证.设计了适合立井应力分布规律的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芦岭新副井揭穿8,9号突出危险煤层工程实践所证明.这对立井揭穿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颖  曹文涛  张飞燕 《煤矿安全》2012,43(10):128-130
白羊岭煤矿15#煤层为缓倾斜突出煤层,由于受断层影响,在掘进过程中频繁面临石门揭煤。预计揭煤地点有断层发育,且均处于采掘应力叠加带。为了确保井底车场副井绕道石门揭煤过程中安全揭穿缓倾斜突出危险性煤层,提出了施工探煤孔控制煤层层位、施工瓦斯超前排放孔、排放钻孔效果检验、安全揭煤的治理模式,并进行了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施工安全,消除了石门揭煤中的动力现象,确保了安全揭煤,矿井建设速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保安煤业突出矿井瓦斯综合防治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安煤业8#、9#煤层掘进过程中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为压出型突出,经鉴定8#、9#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保安煤矿为突出矿井。把15#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15#煤层经鉴定为非突出煤层),由下行开采变为上行开采,减少煤与瓦斯突出威胁;利用顶板走向高抽巷和穿层钻孔抽放上邻近层及采空区瓦斯,解放上部8#、9#煤层,实现区域消突,把8#、9#突出煤层变为不突出煤层;利用伪倾斜高抽巷、专用排瓦斯巷和穿层钻孔抽放初采瓦斯,解决15#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提出的石门揭煤注液冻结防突方法,根据煤与瓦斯突出与煤层力学性能、煤层冻结温度之间的关系,结合人工冻结工程实践,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确定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石门揭露冻结煤层过程气固耦合数学模型。设定冻结温度下煤层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瓦斯压力等相关参数,数值模拟了不同冻结温度下龙家山煤矿-400 m水平2#石门揭露6#煤层过程。数值模拟表明:当6#煤层温度降为-10~-20℃时,该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将大为降低。综合冻结时间、能源消耗和防突效果,选定-10℃作为该石门揭露冻结煤层控制温度,可以提高突出矿井石门揭煤工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淮北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因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影响淮北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主要为区域构造、深度、围岩性质、断层、煤层厚度变化、煤层结构变化;提出了适合淮北地质条件的防突措施为地面钻孔预抽突出煤层瓦斯、开采保护层、钻孔超前卸压排放、石门多循环解突揭煤、突出煤层近距离岩巷掘进、立井揭煤等.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某煤矿开采薄及中厚近距离煤层群,该煤矿煤层瓦斯含量高,所属贵州省纳雍县是煤与瓦斯突出片区。矿井首采M2煤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涌出来源广,工作面回采前主要采用的瓦斯治理措施有布置底板穿层钻孔和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掘进工作面主要采取边掘边抽的瓦斯抽采措施,确保达到消突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矿井瓦斯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遏制煤矿瓦斯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因此有必要对煤矿瓦斯的赋存规律和突出危险性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为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分析出2号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顶板岩性特征、地质构造、水动力条件、油型气等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6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5条有关生产矿井突出矿井、煤层鉴定的规定,确定煤层是否为突出煤层。双龙煤矿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双龙镇,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共含煤2层,属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地势西高东低,沮水河为地表最大河流,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连续的向斜-背斜-向斜构造,瓦斯含量总体较低,瓦斯分布不是某一单一因素主导,而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矿井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  相似文献   

20.
周少玺 《中州煤炭》2018,(7):81-84,89
瓦斯抽采是消除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有效方法,能否高效地将瓦斯从煤层中抽出存在极强的技术性,这与煤层的特性和抽采手段都有很大的关系,根本原因是由煤层的透气性大小所决定的。针对矿井瓦斯抽采浓度低、流量小、效果差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若能得出煤层的透气性系数,就能从根本上找出瓦斯抽采效果偏低的原因。运用周世宁院士提出的径向不稳定流动理论原理在杨河煤业31131工作面底抽巷进行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流量测定,采取试算法最后测定出了矿井的煤层透气性系数。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对于瓦斯抽采设计、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抽采效果评价等具有重要作用,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