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海洋  刘铁川  黄春芳 《油气储运》2012,31(9):701-702,5,6
针对南帕斯凝析油接卸作业过程中易产生较高含量有毒气体的问题,分析了凝析油的基本性质和硫化物分布情况,以识别其有毒气体成分.描述了接卸作业前和码头接卸作业两个阶段的注意事项:接卸作业前应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制定应急方案,并确保设备完整;码头接卸作业前先进行作业准备,划定作业警戒区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接卸作业时,持续进行硫化氢检测,接卸作业后,及时对管道进行置换.最后,指出检尺口和卸船舱口为主要泄漏风险部位,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蔡惠平 《油气储运》2002,21(5):41-49
根据码头库区多年来接卸海上原油的实际情况,对海上原油途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海上原油途耗的对策及预防措施,就码头库区接卸计量原油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含硫原油接卸过程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车间首次接卸高含硫原油的实例,分析了硫化氢在高含硫原油接卸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和专项安全作业措施,为安全快速地接卸高含硫原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进口含硫原油数量的逐年递增,含硫原油接卸、储运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硫化氢腐蚀、含硫原油储罐自燃、硫化氢中毒等含硫原油接卸和储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含硫原油接卸、储运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预案,编制相关标准及培训规程、安防规程、操作规程等程序文件;开展含硫原油溢漏及扩散规律研究,确定溢漏危险点和危害隐患;加强含硫原油接卸、储运作业的环境监测和人员防护;开展高含硫和硫化氢原油腐蚀规律研究;研究建立含硫原油废气回收处理技术,保证含硫原油全密闭处理。上述建议可以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含硫原油接卸和储运危害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孙伟鹏 《油气储运》1990,9(3):24-31
本文对某炼油厂海滨码头工程设计作了技术总结。详细介绍了该项设计中码头、油库、中距离输油管线三部分的设计特点。在吸取国内已建码头经验的基础上,本设计具有如下特点:(1)码头型式为引桥岛式码头,外侧靠船,引桥宽度在既满足车辆通行又考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定为4m;(2)原油和汽油装卸采用输油臂;(3)在分析码头、引桥、油轮火灾起因、火源机率及燃烧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确定码头和引桥以泡沫瓶,手推泡沫车及空气泡沫炮组为主,油轮以自救为主;(4)正确处理了码头、油库、炼油厂三者之间的关系,设施合理。  相似文献   

6.
大型油轮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将会对事故周边的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大型油轮溢油风险等级的准确评价显得极为重要.以非洲好望角水域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人为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方面建立了好望角水域通航的大型油轮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收集到该水域通航大型油轮的相关数据,对其溢...  相似文献   

7.
蒋瑞源  卢烨强 《油气储运》2012,31(7):541-544,547,97,98
梳理了石油销售行业中油库接卸油作业环节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介绍了速差防坠安全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安装步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从个别部件的材质选择、防坠器和安全带等产品的选购、防坠器的安装位置及其与铁路栈桥和付油罩棚进行一体化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速差防坠安全器具有结构轻巧、安装简便、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在油库接卸油高空作业环节中正确安装、使用防坠安全器,可以有效预防接卸油过程中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世岭 《油气储运》1990,9(2):63-64
在港口装卸原油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石油气。这些石油气与大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遇有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近年来这类事故在油码头和油轮上屡有发生,其破坏性和造成的损失令人怵目惊心。为了避免发生这类事故,就必须杜绝一切火源。  相似文献   

9.
简讯     
台湾石油公司在高雄市西南离海岸9km建成一座单点系泊卸油码头。这是台湾的四个单点系泊码头中的第三个,能停靠10万~30万吨级油轮。第一个建于1969年,能停靠10万吨油轮;第二个建于1971年,能停靠20万吨级油轮;第四个去年开始施工,能够停靠2万~10万吨油轮,用做进口石脑油和柴油。第三个单点系泊码头与直径1442mm和406mm两条海底管道连接。大管道用于卸原油,卸油能力可达51000m~3/h,小管道用于向油轮装燃料油。单点系泊的浮筒和旋转台由美国  相似文献   

10.
惠州港广州石化码头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建设,已经胜利竣工投用。至1997年3月中旬止,码头首站已先后靠泊外轮两艘并接卸进口原油15×10~4t。3月26日22时,广州石化总厂厂长洪志铭启动了码头首站的输油泵后,滚滚油龙沿着173 km的输油管道从惠州大严湾流经惠阳、博罗、增城等地,于3月29日上午10时输至广州石化总厂。  相似文献   

11.
陈文莹 《油气储运》2003,22(3):53-54
原油途耗是石油化工行业经济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途耗的产生主要与装贷港、载货船、采样方法、罐内明水、密度、油温等因素有关。针对一些石化企业原油需要油船运输的特点来分析途耗形成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计量误差,降低途耗,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李祥宾  魏洁  王凯濛 《油气储运》2013,(12):1376-1378
目前,铁路罐车装卸油品方式主要以上装上卸为主,采用上卸方式易产生气阻,卸车效率低,且损耗大,易产生静电。已经成熟的汽车下装下卸技术,特别是无残油留存新型阀门技术的发展为铁路轻油罐车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无残油留存新型阀门技术的工作原理,论述了铁路罐车实施下装下卸的可行性。同时,在底卸方面成熟的安全措施经验和管理规定可为铁路罐车下装下卸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铁路罐车下装下卸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气阻、静电等问题,降低损耗,节约投资,产生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图3,参6)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试试验分析了油罐车在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油品自身产生的静电特性,油罐车油面电位检测,是在油罐车装油及行驶过程中,将油面电位测量仪放置在油面中间,实时检测油罐车内油品的油面电位;油罐车对地电阻检测,是使用兆欧表直接测量油罐车罐体与接地体之间的电阻;油罐车底部采样及控油根过程油品电荷密度检测,是使用法拉第筒及数字电荷量表,测量油品的电荷密度。在检测过程中,油面电位最高4210V,低于国标GB6951规定的12000V;油罐车对地电阻基本满足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中关于静电导体泄漏电阻的要求(小于10^6Ω);油品电荷密度最大15μC/m^3,油品带电量较小。结果表明:在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油品自身产生的静电较少,由油品静电引发的静电放电概率较低,静电风险主要由人体静电产生。  相似文献   

14.
昌吉油田所辖区块油藏具有原油黏度高,储层中低渗的特点,采取管网远距离集输工艺,存在井口高回压甚至凝管等问题,而采取井口单罐生产收油车倒油至集中处理站的集输方式,存在收油车卸油困难、单罐电伴热能耗高、收倒油运费高、巡检管理不便、影响原油连续生产等问题。为此,采用回掺热水降黏集输工艺,使昌吉油田实现了稠油的管网集输,吨油运行成本降低46%。探讨了该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停加降黏剂、在各回掺水配水站增加燃气水浴炉、使用伴生气代替CNG作为相变加热炉燃料等解决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15.
陈茂庆  吴荣明 《油气储运》2002,21(12):40-43
在与各类泵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滑片自吸泵的吸入条件,指出滑片自吸泵吸入装置必须满足吸入能力的要求。对火车卸槽,码头卸油等常用工况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无气阻,无汽蚀时泵的安装条件,为泵的选用与吸入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6.
从船岸跨接电缆、紧急脱离系统、内外臂失灵及预防措施四个方面对大型码头输油臂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对大型码头输油臂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徐宏斌 《油气储运》1999,18(9):7-10
结合冷冻液化石油气(LPG)的储运特性及全制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舶货物装卸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冷冻LPG码头软接设施、冷冻LPG的低温维护措施和冷冻LPG装卸管道管材的选择,在卸船流程、扫线流程以及循环冷却流程方面对冷冻LPG装卸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原油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周斌 《油气储运》2002,21(1):56-59
原油损耗直接影响着炼油厂的经济效益,针对兰州石化公司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原油储运过程中产生损耗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针对原油卸车损耗,储存脱水损耗,交付装置损耗等主要损耗,提出了相应的降低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